光州漫忆系列之二
——苏轼、黄庭坚与光州

2018-05-30 03:50杨峰
协商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新息光州方山

┃杨峰

(作者系信阳市政协委员、潢川县政协文史委委员)

苏轼书《致主簿曹君》

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儒学得到复兴,科技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其时,潢川城市由南城逐步扩展至小潢河以北,被称为豫南小苏州。

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必然带动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今天,我们说起“宋四家”中的苏轼与黄庭坚,不知道的估计不多,这两位在文学及书法上的造诣领时代之先锋。而更难得的是,这二位大家之间以及与光州之间,都有着不解之缘。

苏轼与黄庭坚

翻开史书,就能发现黄庭坚的人生与苏轼共沉浮。

苏轼第一次在孙觉(黄的外舅)座上见到黄庭坚的诗文,惊其超逸绝尘,孙觉便请苏轼为其扬名,苏轼大笑:“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去接近别人,别人也会主动接近他,逃名而不可得,何须扬名?”黄庭坚34岁时,写了两首诗寄给苏轼,苏轼回书《答黄鲁直》:“我一直诚恐不能与君结交,而君今日不惜辱没才华,如此礼待我,喜愧之怀,几乎难以承受。”当时,苏轼已经名动四海,黄庭坚不过是崭露头角,可见苏轼何等赏识黄庭坚,自此二人惺惺相惜。也正因为苏轼的赏识,带累黄庭坚一生坎坷。

一年后,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差点被杀头,政敌王安石抛开宿怨上书:“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因太祖有约不杀士大夫,神宗又惜苏轼才华,苏轼总算逃脱一死,黄庭坚虽然与苏轼未曾谋面,但因与其酬来唱往,被罚了20斤铜。

又过了7年,黄庭坚42岁,新皇帝登基,新法废除,苏轼与黄庭坚同被招回京师,两人神交已久,这时才初次相见。在司马光的推荐下,黄庭坚校定《资治通鉴》。然而,司马光上台后,废尽新法,苏轼这时对新法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之力争,最后不堪纷争去了杭州。第二年,黄庭坚又陷入政治纷争,干了5年,便辞了职,乞一宫观居住。一年后,章敦为相,以黄庭坚修订的《神宗实录》又兴文字狱,黄庭坚被贬亳州。此时苏东坡也因为“讥刺先朝”被贬,苏东坡临行前约黄庭坚在鄱阳湖相会三日,这一会竟成诀别。

苏轼与光州

苏轼与光州的关系缘于他因“乌台诗案(公元1079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以及其与光州三任知州之间的友谊,更得益于他“光、黄间多异人”的认识。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正月初一,苏轼从京城汴梁出发,正月十八到距陈260里的蔡州(今河南汝南),过蔡州向东南走150公里,两天后到达新息(今河南息县)。

苏轼至新息,先拜访乡人新息县令任师中故居。任师中,讳汲,世家眉山,苏洵之友人。曾作新息县令,“知其民爱之,买田而居新息,后知泸州”。元丰二年泸州纳溪砦互市,发生一起群殴致夷人死亡的群体性事件,任师中亲临现场,以祸福晓之,事件遂得以平息,后遭诬被免,事件未具结却卒。苏轼作《过新息留示乡人任师中》诗,并在题下自注:“任时知泸州,亦坐事对狱。”

昔年尝羡任夫子,卜居新息临淮水。

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为黑,桐柏烟横山半紫。

知君坐受儿女困,悔不先归弄清泚。

尘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

寄食方将依白足,附书未免烦黄耳。

往虽不及来有年,诏恩倘许归田里。

却下关山入蔡州,为买乌犍三百尾。

新息属蔡州下辖,故有“却下关山入蔡州,为买乌犍三百尾”之句。王文诰云“结到任(师中)居,仍是过新息口吻,至其敦厚之旨,则蔼然言外矣”,纪昀评曰“结语得体”,此诗流露苏轼远离烂糟官场归耕田园的心绪。

苏轼第二天早晨离开新息县城,在距县城五里多处渡过淮河,到达光州境内,在淮南村留宿。淮河,是京西北路与淮河南路的界河。“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苏轼为前段之行作结,遂有《过淮》诗一首:

朝离新息县,初乱一水碧。

暮宿淮南村,已渡千山赤。

麏鼯号古戍,雾雨暗破驿。

回头梁楚郊,永与中原隔。

黄州在何许,想像云梦泽。

吾生如寄耳,初不择所适。

但存鱼与稻,生理已自毕。

独喜小儿子,少小事安逸。

相从艰难中,肝肺如铁石。

便应与晤语,何止寄衰疾。

(时家在子由处,独与儿子迈南来。)

自古文人多雅兴,用在苏轼身上可以说再恰当不过了。据《河南通志》记载,被贬黄州,路经息县南下过淮的苏轼,路过淮河南岸的濮公山,不忘到此一游,其见濮公山优美秀丽,独立挺拔,与周边环境迥异,便挥毫写下了“东南第一峰”传于后世。更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政敌王安石南巡时,途经息县过淮,亦游此山,题书“太阳碑”并立碑纪念。

被贬黄州的苏轼,与三任光州知州相交颇深。这三位是元丰中知光州的曹九章、元符元年知光州的赵令铄、绍圣四年知光州的叶涛。

三任知州中,苏轼与曹九章往来频繁,原因有二:第一,苏轼贬黄州时“曹九章正守光州”;第二,他们两个家族“结姻之事”。据弋阳翁汪可先生的《唐宋光州刺史》书稿可知:

曹九章,字演甫。元丰中知光州。曹九章子曹焕娶苏辙第三女。苏轼与其多有诗词赠和。苏轼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至七年谪居黄州期间,曹九章正守光州,因光、黄接壤,故往还密熟。二苏文集多见曹公。

东坡在元丰五年初,《吊李台卿》叙里道:“李台卿,字明仲,庐州人。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学强记,罕见其比。好《左氏》,有《史学考正同异》,多所发明。知天文律历,千载之日可坐数也。轼谪居黄州,台卿为麻城主簿,始识之。既罢居于庐,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台卿,光州之妻党也。”轼作《吊李台卿》诗后又作《曹既见和复次韵》一首:

造物本儿戏,风噫雷电笑。谁令妄惊怪,失匕号万窍。

人人走江湖,一一操网钓。偶然连六鳌,便谓此手妙。

空令任公子,三岁蹲海徼。长贫固不辞,一死实未料。

难将蓍草算,除用佛眼照。何人嗣家学,恨子儿尚少。

嗟我与曹君,衰老世不要。空言今无救,奇志后必耀。

吟公五字诗,义重千金吊。收藏慎勿出,免使群儿谯。

苏轼诗词书文皆称绝妙,书列苏黄米蔡宋四家。其传世书法中,有二帖均与九章相关。其一为元丰六年八月,九章至黄州访苏轼,苏轼作《致主簿曹君》:

“轼启。衮衮职事,日不暇给,竟不获款奉,愧负不可言。特辱访别,惋怅不已。信宿起居佳胜。明日成行否?不克诣违,千万保重、保重!新酒两壶,辄持上,不罪浼渎。不一一。轼再拜主簿曹君亲家阁下。八月十九日。”

此尺牍又名《职事帖》。“曹君亲家”正是元丰中知光州的曹演甫(九章)。“主簿”乃九章京中御史台时之职。依规,东坡乃贬谪之人,不可离界。九章却可离光至黄看望东坡。故此札谓“特辱访别”,与“明日成行否?”帖中所云:“衮衮职事,日不暇给,竟不获款奉,愧负不可言。”乃东坡居黄时,难以盛情待客之窘况。

《一夜帖》释文: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榻,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才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轼白,季常。廿三日。

此中述及曹光州借画之事,即九章。此尺牍所白之季常(陈慥,陈希亮第四子),则后文之方山子。

《苏轼佚文汇编卷六·孟仰止》云,元丰六年十一月七日“光州太守曹九章以书遗予”,苏轼遂作《次韵曹九章见寄》,表达欲以亲家“同社结邻”为约,九章此后不久即卒: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

正平独肯従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

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和诗。

苏轼在《赠曹光州调寄渔家傲》上片中,从时光的易逝来看官场游戏生活,与曹九章相互安慰。在下片里,苏轼又从自身的官场沉浮、世事变迁的体验来谈看穿人生。全词名为赠词实是慰语,反映了官场生活原本是一场游戏,从而体现出苏轼淡然恬静的人生观。

苏轼谪黄期间,对光、黄大地印象最深的就是“光、黄间多异人”,在黄氏文化网《黄氏显祖:黄歇》一文中,就引用了苏东坡称赞潢川人春申君曰:“宏才伟略,大度深思,三千朱履,百万雄师,名列四杰,声振华夏。”

这时期的苏轼也为另外两位“光、黄间异人”留下了文字。一为《方山子传》,二为光黄间狂僧黁公所做诗并序。

苏轼书《一夜帖》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倘见之欤?

《书黁公诗后(并叙)》

过加禄镇南二十五里大许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瞋余踏破苍苔色。”其后题云滏水僧宝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宗祥言其异事甚多。作是诗以识之。黁公本名清戒,俗谓之戒和尚云。

黁公昔未化,来往淮山曲。

寿逾两甲子,气压诸尊宿。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我来不及见,怅望空遗躅。

霜颅隐白毫,锁骨埋青玉。

皆云似达摩,只履还天竺。

壁间余清诗,字势颇拔俗。

为吟五字偈,一洗凡眼肉。

有关这位宝黁,顺治《光州志·卷十二·仙释》有宝黁传:

“宋,宝黁,苏东坡过嘉禄岭南二十五里休马逆旅,见壁间诗云:‘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门不应,嗔予踏破苍苔色。’末题云:‘滏水僧宝黁书。’宗祥谓曰:‘此光黄间狂僧也。’既死,人有见之者。”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后转常州居住,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苏轼被召还朝。后来,苏轼的朋友叶涛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知光州、赵令铄元符元年(公元1098年)十月知光州。叶涛,字致远,处州龙泉人。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4年)进士。著名诗人。与苏东坡交谊甚厚,常以诗唱和。神宗赞其才思过人,于御屏上书:“政事何琬,文章叶涛”。《宋会要》记载有: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闰二月十七日,叶涛可罢中书舍人,依前官知光州,以不草安涛降授资政殿学士诰词也。叶涛后据理申诉,复为给事中。居数月而病,以龙图阁待制提举崇禧观。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1年)卒。赵令铄与苏轼私交亦甚笃。苏轼与其唱和留下有《次韵赵令铄》《次韵赵令铄惠酒》二诗。

黄庭坚与光州

据弋阳翁汪可先生的《唐宋光州刺史》书稿记载可知,黄庭坚妻叔孙览元符二年(公元1100年)知光州:

“孙览,字传师,孙觉弟,黄庭坚妻叔。英宗治平中举进士,为河南县主簿,迁秘书省著作郎。神宗时为右司员外郎。哲宗即位,累迁为边帅,后入为户部侍郎,知开封府。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至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任河东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败西夏,固边防。《宋会要辑稿》载:元符二年八月二十五日,端明殿学士、中大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林希为太中大夫、资政殿学士,以进筑太和等八堡寨毕工也。朝奉大夫,提举江宁府崇禧观孙览为宝文阁待制、知光州,以前知太原进筑乌龙、神泉寨毕工也。元符二年十一月,壬辰,又以宝文阁待制、知光州孙览知瀛州。可知孙览知光州,历时甚短。览精于吏事,治边有功,又长于文辞,今存《孙传师先生奏议事略》一卷。”

黄庭坚妻叔知光州在后,相信黄庭坚通过与苏轼的交往,已经更早就了解了光州。而比通过苏轼让他了解光州更早的,应该是作为读书人,作为黄氏子孙,或许他早就知道光州这个黄姓祖地了。因为《禹贡》(“书经”《尚书》中的一篇)中就有记载:“光州为扬州之域,春秋为黄、弦、蒋三国,战国郡属楚,秦属九江。”读书人在那个时代怎能不读“书经”呢?

事实上,黄庭坚与光州之间的联系要更丰富。

据黄氏族谱称,黄庭坚家族人丁兴旺,子孙繁昌,由分宁黄氏分派出来的支系有一支经多次辗转又回到了黄国故地——潢川。据潢川双柳黄氏族人珍藏至今的一部全套为七十一卷的德心堂《黄氏族谱》载,黄庭坚之孙黄,官拜吏部侍郎、文渊阁学士、端明殿大学士,家族为之显荣兴旺,便由江西分宁双井分迁到江西饶州鄱阳沙溪港。公的八世裔孙黄万七,宋末由进士而礼部郎中,于元武宗至大元年又进取一方,携族发展于安徽六安西乡(今安徽金寨县),为当地望族。万七有三子:显国、显七、显三。显国任江西德化县令,门庭纳福,子孙昌盛。其曾孙和卿、和道、和安进取心强,兄弟三人同选山清水秀之地再辟新天地,于是同迁河南光州的商城,各创下一片新基业。老三和安一支人丁兴旺,其裔孙黄尚泰于明万历年间由进士而出任重庆知事。他于弘治、正德年间又由商城迁至光州南乡安壁城(今潢川县双柳镇天桥村)。其家族锦衣还乡,一派显赫,子孙如林,迅速繁衍,于是由双柳而光州的江集、传流店、仁和集、桃林铺、春申镇及光州城西一带。到了清代便在今潢川近半数地区布满了族人,与早年留居故地的黄国遗民后裔融合一起,成为光州名门望族之一,这支家族先后出进士26人,治学有成和为官有绩者更是代皆有人。

至于黄庭坚是不是来过光州,这个应该是没有任何异议的。过去的光州,是十分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三条古驿道的交汇处:即光州—息县—汝宁—开封的开光官道、信阳—罗山—光山—固始的淮南西路、光州—商城的州南官路。乾隆《光州志》卷33《邮传志》记载:“息与光山为自都入楚孔道”“固始南达湖湘,东联吴会”。可以说,黄庭坚无论是青年时“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加礼部考试”,还是后来“走向仕途”往来与家乡与汴京,抑或是他仰慕尊敬的“司马光和苏轼”,他都是必路过光州的。在乾隆《光州志·附余卷之九》中,就收录了黄庭坚两首过淮河诗篇,这是开光官道开封经息县到光州的必经之地:

新息渡淮

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生厌别离。

落日江南采蘋去,长歌柳恽洞庭诗。

初望淮山

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

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

劳生逆旅何休息,病眼看山力不禁。

想见夕阳三径里,乱蝉嘶罢柳阴阴。

猜你喜欢
新息光州方山
基于电流比的单相断线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传递函数辨识(23):线性回归系统的变间隔递阶递推参数估计
传递函数辨识(21):线性回归系统的递阶递推参数估计
年味儿
学礼仪
光州街头雕塑见闻
基于新息正交性自适应滤波的惯性/地磁组合导航方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 方山紫雾茶
方山大鼓 民间艺术奇葩
一方水土养一方好茶 方山紫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