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下一步:侧重人工智能的情感计算

2018-05-30 14:47
科学大观园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冰研究院领域

微软曾是互联网时代毫无争议的霸主,但不幸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搜索、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等重要机会,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微软再度崛起,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微软现任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指出,微软不会再错过人工智能时代。

微软曾是互联网时代毫无争议的霸主,但是因为大公司病等原因,不幸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搜索、移动互联、社交媒体等重要机会,但在人工智能时代,微软再度崛起,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微软现任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指出,微软不会再错过人工智能时代。

时间往前翻到人工智能破土萌芽的60多年前,当时的人们根本不曾想到,人工智能会如此深入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微软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近30年,目前在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领域均有突破。时至今日,从Xbox到Windows,从必应搜索到Office,微软的每一件产品和服务都在融入人工智能。

微软是如何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发展重点是什么?网红微软小冰厉害在何处?微软研究院成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是怎么回事?本文试图揭开微软人工智能发展的面纱。

布局:

核心领域加大投资

“我们生活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黄金时代。”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远景,沈向洋在公开场合的表态一直很笃定。1996年作为研究员加入美国微软研究院, 2013年升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现在是微软公司级别最高的华人高管。

去年12月4日,在乌镇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沈向洋以《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定义未来》为题发表演讲,介绍了微软在AI领域的布局。

沈向洋介绍,微软首先会继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领域进行大量投资,保证在技术上持续领先全球。此外,微软还会在人工智能的产品线下力气,特别是基于人工对话的产品布局,包括智能搜索Bing、个人智能助理小娜和智能机器人小冰。

沈向洋还在大会上透露,微软会将人工智能和微软所有产品进行融合,包括微软的Office办公软件,这些将借助微软图谱技术打造全新的体验,而同时微软的图谱也可以为其他的开发者应用。

在人工智能道路发展的过程中,重点是要打造人工智能的平台,让开发商、第三方、合作伙伴在人工智能平台上进行开发。沈向洋认为,这样的平台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语音和人工智能要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深入,微软也更加重视中国市场,不断加大对中国研发技术和市场的投入。沈向洋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宣布,正式面向中国客户推出Bing国际搜索引擎,用户登录网页版和手机端,就可以享受微软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搜索体验。Bing国际版搭载了情商为导向的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微软小冰,将为国内从事科研的专家、学生和其他的英文搜索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智能的英文搜索体验。

沈向洋还特别指出,在微软的AI布局方面,他们也在考虑如何将其真正落地,人工智能可以颠覆诸如电商、交通、医疗等垂直领域,同时如招聘、销售、市场这些行业也会被AI影响,“所以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机会”,沈向洋预测未来3到5年垂直领域AI将有所发展,未来将有希望看到更多垂直领域和AI的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很多我们过去无法想像的创新即将变为现实”。

未来:

侧重发展AI的情感计算

与其他公司相比,微软在人工智能方面布局的侧重是什么?沈向洋表示,今后微软的产品研发中将会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情感计算,即来源于情感或能够对情感施加影响的计算。

当今,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轮技术变革中的核心,以及数据、服务、产品接入人类生活的重要入口。微软人工智能小冰和小娜成为微软在情感计算领域的代表作品。

为何微软选择在情感计算领域下大功夫?沈向洋表示,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许多事情是没法用 IQ来衡量的,比如人们在交谈时会留意语调和手势,能理解幽默、讽刺、嘲笑或夸张这些非常微妙的细节,但这些能力仅靠智商是无法实现的。

传统人工智能更注重机器人的IQ,沈向洋认为,但在可见的未来,只有通过情感计算,实现人工智能的EQ,才能与人类建立信赖与信任,并最终实现融入人类世界。

微软提出了情感计算框架。一开始,微软认为这个框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人工智能产品,而不仅仅是小冰,都应当考虑在IQ之外,引入EQ这个新的维度。后来,随着不断深入,微软发现,“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这件事,几乎渗透在人们今天生活与工作的每个方面。无论你是在一个电商APP里买东西,还是在一个社交平台里互动,都不再仅仅是功能实现,而是要体现出温度,体现出EQ的特点,这个维度越强大,这个平台的表现就越好。微软的研发团队认为,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產品和技术研发,把情感计算视为一种基本框架,把EQ+IQ当作基本维度。

微软认识到打造人工智能的EQ 与 IQ 同样重要,只有同时具备智商和情商,人工智能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化。设想未来,沈向洋认为人工智能的技术会愈加完善,“人工智能在情感领域也将取得相应的突破,复制人类的情感和创造力会有极大的可能性。”

成就:

微软小冰能写诗

微软的网红产品小冰,是全球第一个以培养情商为目标的人工智能系统,2014年诞生于中国,今天已经成为科技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框架系统。它不仅是个聊天机器人,也是一个“诗人”。

“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要先做一场梦”。这首诗的作者不是人类,而是微软小冰。

甚至在2017年5月底,号称“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机器人写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微软小冰就是作者。此外小冰还开放了工具,让人类和小冰一起创作诗集,并且在去年8月份,发布了第五代小冰。

沈向洋介绍,微软小冰团队部署于4个国家,在14个平台上与用户进行交互,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微信、QQ、微博,美国地区的Facebook、Messenger等。除上述第三方平台外,微软小冰亦已全面内置于中文版Windows 10操作系统中。

作为微软研发的第四代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成为诗人是经过大量的学习和反复的练习。它的老师是1920年之后的519位中国现代诗人,包括胡适、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等人,学习这些诗人的上千首诗,在反复学习10000次后写成诗歌。

与人类相比,小冰有超乎寻常的学习能力,一次学习时间大约是0.6分钟,10000次需要100个小时,而人类则大约需要100年。在10000次的训练后,这本诗集就出现了。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及小冰项目负责人李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小冰的创造并非是基于模板,在人类已有作品上的简单叠加和表面性的模仿,而是具备独创性,能够真正形成人工智能的知识产权。

投入:

建立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1991年,位于美国微软总部的雷蒙德研究院成立,这是微软第一所研究院。微软研究院称其坚持的一个目标为“支持长期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而不受产品周期所限”。现在全球共有包括微软雷德蒙研究院、微软剑桥研究院和位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多个研究院。微软也用难以计数的支出建起了庞大的优秀人才库,网罗住超过1000名计算机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包括大量图灵奖、麦克阿瑟奖、菲尔兹奖得主。

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和研究是长期而深远的,其中微软亚洲研究院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近些年微软人才开始在国内其他公司开枝散叶。

沈向洋参与创办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他回忆起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初期就设立了语音、多媒体、图形图像等如今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的研究组。近些年微软研究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就计算机视觉而言,微软的视觉算法正接近人类的水平,并在诸如 ImageNet 1K 这样的图像识别比赛中屡次斩获大奖;微软的语音识别技术在行业标准 Switchboard 测试中首次达到了人类同等水平;Microsoft Translator 取得了巨大的飞跃,能实现包括中文普通话在内9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实时语音翻译,最多允许100人同时进行群组交流。

去年《福布斯》刊登了一篇文章,内容是AI领域知名科技媒体TOPBOTS评选出了20位驱动中国人工智能改革的科技领导者,其中李开复、陆奇(现任百度集团总裁兼COO)、周靖人(现任阿里云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裁)、景鲲(现任百度度秘事业部总经理)、俞栋(现任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等5人之前均有过微软任职经历。

微软亚洲研究院优秀人才也遭到其他公司的争抢,甚至在2017年4月底2017年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沈向洋也曾当众吐槽BAT总从微软挖人,微软人工智能事业部总共有7000多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我们还在继续招人,但Pony(马化腾)和Robin(李彦宏)经常来挖我们的人,Jack(马云)也挖。”

微软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8年微软在中国设立亚洲研究院至今,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从这里走出的院友已超过5000名,其中有150多位院友在世界各地的顶尖高校执教,范围几乎覆盖所有中国最顶尖的互联网企业;80多位院友在创业大潮中开拓创新,他们有人是创业企业的创始人,有人是技术领导者。

“ 一直以来微软不仅是人才的储备平台,更是人才的培养、输送平台,中国IT界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许许多大拿都曾供职微软”,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沈向洋表示事实上微软仍然拥有非常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人才。他同时表示,对于离职的同事希望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整个人工智能产业做出贡献。

愿景:

解决最复杂的人工智能挑战

2017年7月12日,英国伦敦,在庆祝微软剑桥研究院成立20周年的活动上,微软公布成立微软研究院人工智能中心的消息。

对于这个人工智能中心,沈向洋解释为:“这是一个隶属于微软研究体系内的科研和孵化中心,将聚焦于解决最复杂的人工智能挑战。”这支由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与微软全球各地的研究院和产品部门的同事展开密切合作,在迎战技术难题的同时,致力于加速将最新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与服务,让技术尽快为客户和社会造福。

微软研究院人工智能中心的另一项核心任务,是对人工智能研究涉及的各項工作进行整合,将机器学习、感知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曾经在不同领域发展的技术整合起来。这样的整合将让微软能够更全面地加深理解并开发工具,以帮助解决涉及更多层面的更复杂的任务。

为创造一个人工智能集群,早在2016年9月底微软就宣布,将把“技术与研发部门”和“人工智能(AI)研究部门”相合并,组建新的“微软人工智能与研究事业部”,而沈向洋正是该事业部的负责人。

沈向洋透露,这个部门汇集了总共约7500名计算机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他们来自于微软全球各地的研究实验室以及必应、Cortana、Azure机器学习等产品部门。

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曾表态,当前,数字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各项业务,乃至整个世界。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海量且仍在继续增长的数据和信息,而微软将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来武装企业和个人,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最迫切的挑战,“为此,我们要把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到微软提供的所有产品和服务中。”

猜你喜欢
小冰研究院领域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领域·对峙
第六代微软“小冰”正式发布
第六代微软小冰正式发布
小冰在“浙江24 小时”干了些什么活
钱江晚报来了“小冰”——一张都市报在“Al+新闻”上的探索和突破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