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构筑商业AI帝国

2018-05-30 14:47程建兰
科学大观园 2018年2期
关键词:商业领域人工智能

程建兰

2017年,IBM确立了商业AI的战略,希望帮助其他企业解决经营中

生存和制胜的关键问题。那商业AI能帮助IBM自身脱离困境吗?

有一个故事被IBM在多个平台讲述:2016年8月,一名66岁的日本患者出现了身体不适,医生诊断其患上了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使用药物治疗的几个月后,患者的病情非但没有缓解,还突然发生了恶化,致其意识不清。Watson仅用了10分钟的时间,就做出了正确的诊断——她患有另一种罕见的白血病,所以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药物对她没有效果。Watson还向患者就医的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提出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为患者的康复出了一份力。

Watson——IBM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平台,也是IBM商业AI的主角。

Watson的成就与梦想

Watson的第一次公开亮相是2011年。那时它的身份还是超级计算机,在美国最受欢迎的智力问答电视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中一举打败人类,成为人类智力竞赛的冠军,完成了首次惊艳亮相。

随着IBM的默默耕耘,这个以创始人Thomas J. Watson(托马斯·约翰·沃森)命名的超级计算机,如今已经是可以用一堆数字来描述的商业人工智能平台:覆盖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医疗、环保、能源、金融、制造、教育等 20 个行业,应用案例达到了200多个。

说起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进展,Watson是目前举足轻重的角色。“将世界级医疗护理带向全球的各个角落。”这是IBM Watson Health团队的“登月计划”,看起来雄心勃勃且大而无当,Watson却让它有了实现的可能。

能够理解、推理、学习,还能通过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互的Watson,让巨量的医学文献得到了充分利用,而庞大的数据又赋予了它极强的专业能力:仅仅需要17秒,Watson就可以阅读3469本医学专著、248000篇论文、69种治疗方案、61540次实验数据以及106000份临床报告,并最终提出3个最优选的治疗方案;在诊断皮肤癌方面,人类专家的水平是 75%-84%,而 Watson 的准确率已经上升到 97%……

IBM的人工智能也已深入中国市场。在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子宫颈癌等高发癌症专业治疗领域,Watson协助医生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治疗建议;IBM中国实验室联合辉瑞及著名专科医院将预测中风发生的准确率显著提高60%;而在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Watson能实时监测老人身体状况,及时预警健康风险……

IBM在金融领域根基深厚,这也赋予了Watson在金融领域的抢眼表现:IBM 认知安全支付系统协助法国国家交换中心每年处理55亿笔支付交易,为全法交易量的75%,每笔交易的平均处理时间少于5毫秒,误判率为3:1-1:1,每年降低1.85亿欧元的损失……

很少有人知道,北京的“APEC蓝”以及“阅兵蓝”中,IBM的人工智能项目“绿色地平面”也有功劳。它提供了精准的天气预报和污染控制方案。“在预测PM2.5时,认知计算用到了地面站的数据和卫星的遥感数据,还包括工业排污的数据、交通信息,甚至是社交媒体上的相关信息。”IBM中国研究院认知交互技术总监秦勇介绍。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将雾霾的预报时间从之前的24小时提升到72小时,精度从之前的100平方公里提升到1平方公里,将能够为首都地区最终应对雾霾挑战提供重要支持。该项目还被应用在了监测土壤、水源污染以及能源和公共卫生领域。Watson 在其中也有应用。

此外,在教育、零售行业、制造业和物流行业,Watson已经和正在带给人类更多的惊喜。这个致力于成为全球最领先的商业AI平台,以惊人的速度覆盖全球商业领域。“到今年年底,超过10亿人将应用到Watson相关的服务。”IBM董事长罗睿兰2017年在接受《哈佛商业评论》专访时表示。

独辟蹊径

但与谷歌的Google Home、亚马逊的Echo以及靠写诗和聊天被全世界消费者认知的微软小冰相比,Watson的知名度稍显逊色。IBM的内心估计在呐喊:这些,Watson也会啊!

确实,论起机器与人类下棋,IBM是始创者:1997年有打败了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深蓝”,2011年有夺得人类智力竞赛的冠军“Watson”,其时也备受关注;Watson也会写诗写对联,还曾登上央视春晚写对联送祝福……Watson还很具备生活情趣:它会调鸡尾酒、创作菜谱,而且味道还不错。但这些都不是IBM在人工智能领域要走的路。

作为一个始终着眼于服务大中型政企客户的公司,基因决定了谷歌、亚马逊、微软等企业在人工智能消费领域的拓展与IBM无关。“AI贵在行业应用。如果不能发揮作用,就是不可持续的,没有生命力的。”IBM中国区董事长陈黎明的评价或许部分解释了IBM摒弃了竞技类人工智能的原因,也反映了IBM对于AI的态度。据了解,IBM内部更倾向于将AI称为“Augmented Intelligence”,即“增强型智能”。

在IBM看来,AI与人是携手发展的。“认知系统的‘智能来自于人类的经验总结,以及专家观点的汇总整理。”而商业的未来将是人机同行。“人工智能通过融合数据、分析和认知服务,增强、扩展和加速人类的专业技能,使专业人士能够做出更精准的决策。”IBM阐述。

经历了“智慧地球”到“认知商业”的进化,IBM在2017年明晰了自己要走的路——商业AI(AI for business)。用IBM自身的话解释,商业AI针对的是专业垂直行业的业务需求,完成的是“更多更专业更复杂”的任务,核心是“解决关乎企业经营中生存和制胜的关键问题”,倡导的是让人看好病、吃好饭、呼吸好空气、发展个性化教育、助力时尚创新、更安全地做出聪明的金融决策的AI。

专业领域、企业经营……这些关键词决定了IBM的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下棋、开车、游戏等便利和娱乐生活,而是注重提供垂直领域内的专业知识。不过,这也是IBM的长期优势所在。与互联网搜索产品不同,Watson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是通过引擎搜索公开的数据,而是努力解锁尚未公开的80%私有数据。IBM董事长罗睿兰将这隐藏的数据看作是“真正的价值源泉”。“每个人都拥有大量数据,只是苦于无法充分利用,而数据即将成为一种自然资源,是奠定未来竞争优势的基础。”罗睿兰认为,“通过解锁这些数据,人们势必能够更有效地做出决策;而改善决策将会衍生价值高达2万亿美元的市场。”而这正是IBM所追逐的市场。

这与IBM开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初衷达成了一致——“通过增强人类智能,协助人解决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商业问题。”

借助AI的一场鏖战

在人工智能竞争中,与诸多科技公司相比,IBM的这条路相对比较艰难。

如果按照人类智能进行类比,人工智能也可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小孩子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能力、成人根据外界信息进行判断的决策能力、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发现能力。Watson的使命是通过“认知技术”协助人来解决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它被要求有认知能力,搜索并发现最优解或者创造性的方案,并协助人做出决策。而据了解,认知计算建立在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之上,是一个运用认知科学中的知识,达到构建并模拟人类思维过程的系统。它覆盖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视觉以及人机交互等多个学科,而不仅仅是聚焦于某个单独的技术。在业界大部分做的工作还是第一层次的感知智能时,IBM却要实现第二层次的协助决策,这无疑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尽管IBM在AI领域的布局很全面,包含感知、推理、交互以及软件工程和数据工程、认知计算平台和信息安全的系统层面。“既有底层的神经元芯片,也有服务AI的Power服务器,也包括Watson的API等,是一个AI整体架构的一部分。”秦勇同时坦承,在决策端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何况IBM如今仍在困境之中。股神巴菲特公开表示不看好,并抛售IBM股票,2017年年中财报显示,IBM营收已经连续21个月下滑。虽然有量子计算和区块链优势,这样的形势还是让人对其转型产生怀疑:Watson在拯救IBM的过程中到底能扮演什么角色?

IBM有其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IBM已深耕超过60年的时间,“深蓝”和“Watson”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成就,底蕴深厚。如今,Watson的目标是打造成世界上最领先的商业AI平台。

“Watson 就是為商业人工智能而设计的。”IBM方面表示。Watson 已经超越了语言和语音的范畴,深入到视觉、情绪和发现领域,而后两者是Watson特有的。这种特性让Watson可以完全读懂并分析世界上无法被传统计算机识别的非结构化数据,得以深入行业。而长期服务于政企的IBM,在垂直行业领域积累的专业数据以及其为大型客户持续提供行业咨询服务的经验,成为Watson的天然养料,这使得Watson能够深入学习垂直领域,支持客户开发并维持其自己的洞察力和模式。

IBM云则被视为Watson的一大坚硬基石。Watson 为企业提供的功能和服务,都将通过接入云服务的方式来完成。“能持久地保证高可靠和高可用性”——作为支持商业级应用的基石,IBM云也是商业AI应用和互联网应用的区别之一。在这个生态系统和多云管理平台上,开发者能在不同情境下运用相同高效工具进行开发、测试和部署,并精确了解数据中心和架构,让工作负载保持最佳状态。作为专门为企业而建的云平台,云业务已经成为IBM 成长最快的业务之一,被 IBM看作新兴战略业务的重要驱动力。

在IBM的努力下,Watson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化优势。罗睿兰介绍,Watson 能够处理垂直领域业务,可以理解医药、金融服务、保险等专业领域的语言是非常不容易实现的,绝对是IBM的差异化优势。在业务模式上,IBM会确保Watson有能力保护客户的洞察——来自客户数据产生的洞察只应属于这个客户。

目前,Watson已经形成聚众效应,作为商业人工智能平台,它已覆盖45个国家和地区, 与西门子、GM、惠而浦等领先企业一起,在医疗、环保、能源、金融、制造、教育等 20 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商业应用。作为创新平台,Watson已经启动包括语言类、语音类、图像类、数据类等 50项 API 服务,吸引了超过100万个开发者、风投公司和初创公司。

但Watson依然面临着质疑。《科学》等媒体报道,全额支付了6210万美元研发费用后,全球顶级癌症研究与临床诊疗机构MD安德森肿瘤中心中止了与IBM Watson的人工智能合作项目。对此,IBM回应:“ Watson与Anderson的合作在尤其是肺癌和白血病领域取得了非常积极的结果。Watson已经在解决重大的复杂问题,但这只是刚刚起步,我们在许多行业都看到了积极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Watson 会逐步发挥其全部潜能。”还有相关研究报告认为,与竞争对手相比,IBM并没有在人才领域付出足够的重视,人才招募相对落后。

即便如此,数据体现了IBM人工智能的商业价值。罗睿兰公布的数据显示,IBM从云、数据和安全等新业务获得的总收入合计近 340 亿美元,还在以每年13%到14%的速度增长,已经占到公司总收入的 42%。截至2017年年底,Watson人工智能平台服务的人数突破 10 亿。罗睿兰表示,计划仍在按预期进行,增长的新业务已接近于IBM的传统核心业务。“在我看来,这些数字表明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IBM目前的发展态势,罗睿兰显然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商业领域人工智能
领域·对峙
2019:人工智能
商业前沿
人工智能与就业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