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书院德育思想的大学文化创新研究

2018-05-30 10:48苏立红杨济源朱月秋
辽宁经济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

苏立红 杨济源 朱月秋

〔内容提要〕 古代书院文化注重德育教化、道德培养,为我们从传统中寻求精神家园提供了历史依据。书院教育蕴含的核心内容是“修身明理”,其“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文素质的养成、严谨求真学风影响至今,并值得我们传承。沈阳建筑大学“八王书院”以其建筑保护的专业情怀、严谨治学的学府风范、崇德尚学的的状元文化打造了一个大学文化创新和德育教育的新式样。

〔关键词〕 古代书院 德育思想 大学文化创新

书院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一方面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精髓,另一方面则积累了诸多可以影响至今的、在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古代书院文化注重品德教育和道德养成,为我们从传统中寻求精神家园提供了历史依据。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八王书院”是由有着600年历史的八王寺大殿复建而成,后期又收集了自隋唐至太平天国期间的状元头像598幅,在室内进行壁画创作,八王书院的复建成功及后期的“状元文化”的打造,成为了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告诉同学们在保护中国古建筑的同时,更要传承和发扬华夏五千年所遗留下的经典文化与艺术精髓,秉承“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永不停息地创新和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从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高度通过挖掘书院文化的道德基因,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特色大学发展寻求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一、古代书院文化所蕴含的德育思想

重视道德品质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根基,古代书院教育则是通过生动的道德教化、增强道德培养的实践性使之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深受儒家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道德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地成为书院教育首要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方面自然也紧紧围绕德育这一重心。通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和积淀,书院教育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强烈的道德诉求,淡泊明志、修身养性、砥砺品节,这是书院教育的宗旨所在,其中蕴含的核心内容则是“修身明理”,立志、勤俭、笃学、慎独、孝悌、持节、诚信等德育思想影响至今。

二、古代书院德育思想对当今大学文化创新的启迪

1.以人为本思想的传承。通过研究古代书院的环境文化,当代大学校园从其环境审美、建筑选址、景观规划等方面加以继承,无处不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现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体现。在校园景观中,通过山水、植物的审美影响,使学生受到人格美的感染。通过古代名人名句、名家书法绘画及古代艺术作品的巧妙布置,既具有文化特征,也富含人生哲理,把环境美、景观美与人文理念有机结合,使学生从自然欣赏的角度自然而然地起到了道德教育的作用。这种寓情于景、寓教于景的人文景观功能,都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的体现,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道德熏陶和心灵启迪。

2.人文素质教育的传承。古代书院中生动的教育形式,得到当今很多高校的借鉴,通过开展历史文化、国学政治、科技创新等素质教育活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在参与中得到生动启发和深刻的体验。党的十九报告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更要求我们高等教育要坚持德育至上,要培养出素质全面、专业过硬、特长突出的新时代大学生,就要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一是要求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教育紧密结合。三是以高尚的德行感染学生,注重加强教师的道德示范和言传身教。四是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思想自觉和道德自觉,特别是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及学习成功者经验提升道德境界。

3.严谨求真学风的传承。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要求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习能力、就业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学习缺乏方向目标、自主学习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创新创造能力匮乏等,这对当前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新任务。古代书院教育观念中所提倡的躬行实践、严谨务实、孜孜以求的学术精神,这都是可引以为鉴的宝贵财富,在今天的高等学府得以继承,比如精英讲坛、学术论坛,以及研讨争论、质疑问难的学术精神,提倡学术诚信与学术道德等等,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严谨求真的学风。

三、沈阳建筑大学“八王书院”的特点及德育教育创新思考

1.“八王书院”的由来和特点。沈阳建筑大学“八王书院”是由曾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八王寺的大雄宝殿原型复建而来。八王寺原名“大法寺”,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先后经历了由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英亲王阿济格扩建、乾隆和同治年间两次修建,后改名为“八王寺”。清代兴盛时期,曾有僧众百余,成为沈阳佛教界的重要禅林之一。后来老八王寺在经历日俄战乱、列强占据等各种的破坏后仅存大雄宝殿,且该殿于2003年发生倒塌,面临废弃。2005年,沈阳建筑大学本着古建筑保护的目的将该建筑拆除后的残余构件购入学校,并收集所有大雄宝殿的材料,组织人员进行复建。有着600年历史的八王寺大殿在我校被复建成“八王书院”,后期又收集了自隋唐至太平天国期间的状元头像598幅,在室内进行壁画创作,目前成为了典型的古建筑教学科研示范基地及艺术教育实践基地。

2.“八王书院”德育教育模式的創新思考。我校“八王书院”模式目前在辽宁堪为首创,其在古建筑教学基地的打造、古代书院人文精神和德育思想的传承、以“状元文化”为标志性特征的教育理念及社会效应都是很好的范式,今后在德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大学文化特色及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中,将为辽宁的教育改革提供宝贵的素材。一是立足古建筑保护的专业情怀。“八王书院”复建成功,代表了沈阳建筑大学以“土木建筑”为优势的专业能力和独特的学府文化品位,它不仅是完成了一项文化保护工作和古建筑复建工作,更体现了建大人特有的专业精神和文化保护情怀,这将是沈阳建筑大学最为难能可贵的精神文化传统,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和发扬,成为一种道德魅力。二是立足严谨治学的学府风范。复建是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尊重,“八王”的命名是对历史痕迹的纪念和再现,“书院”则是把历史继承与文化再造在大学校园中进行巧妙的结合,把建筑文化的内涵与书院文化的内涵形成最有效的结合。把建筑文化的内涵与书院文化的内涵形成最有效的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严谨治学、追求卓越。“八王书院”的建设,恰如其分地代表和体现了这种特有的学府精神,在人文环境上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对广大师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激励力量。三是立足崇德尚学的状元文化。徐文教授绘制的598幅状元头像壁画,使“状元文化”成为“八王书院”的显著特色,也成为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文化的亮点。“状元文化”的价值内核具有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自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的实施,便衍生了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状元文化时代,诞生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经天纬地的民族栋梁。现在,中国好多地方都留有“状元文化”遗迹,如状元街、状元村、状元路等,这些现象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这种崇德尚学、胸怀天下、自由公平、积极争先等精神传统都是值得今天发扬和传承的。我校八王书院吸收“状元文化”精髓,把“博学善建,厚德大成”的校训精妙运用,对广大学子是一种积极的影响和激励。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责任编辑:宋 爽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策略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
浅议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