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祥华 “半路出家”的“爆破王”

2018-05-30 01:06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0期
关键词:拉林木工工友

作为中铁二局二公司的一名人尽皆知的“爆破王”,彭祥华实际上是“半路出家”,做过3年木工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爆破技术,尝试着去做了做,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0年。

“5、4、3、2、1,引爆。”随着口令的落下,爆炸声从远处传来,这是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到的爆破场景,但对于彭祥华来说,这是他每天工作中不断重复的场面。

“其实没有电视中看的那么轻松,真正爆破中,一分一毫都不能有差错。”作为中铁二局二公司的一名人尽皆知的“爆破王”,彭祥华实际上是“半路出家”,做过了三年木工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爆破技术,尝试着去做了做,没想到这一做就是20年。

“是有一定风险,但总得有人来做,就我吧。”

“我来!”这是在工作中彭祥华常说的一句话。

测量、设计炮眼位置、安装炸药和引爆的装置,在山区的隧道施工中,爆破工作远不是按下按钮那么简单。

“炸药要多少量、炮眼要多深,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这些都是精细活。”操着一口四川口音,彭祥华介绍了爆破前的详细流程,用他的话说,虽然他们的团队都是一群“大老爷儿们”,但是粗中有细,多少年来从未在这上面出过半点疏漏。2015年参建拉林铁路,彭祥华所在项目标段是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路段地质复杂,生态脆弱,施工要求高,难度大。“这就要看彭祥华的了。”工友们对他很是信任。

然而爆破成功后,彭祥华和他所在的团队也无法松懈,对于他们来说,工作还只进行了一半。

“爆破后我们需要有人进去排查,检查一下爆破的效果,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看有没有哑炮(没能成功起爆的爆炸物)。”尽管对那场面轻描淡写,但是毫无疑问,这是整个爆破过程中最危险的环节。

“我一个人就够了。”一个手电,一个背影,逐渐隐没在黑黢黢的隧道口中,工友们的心也都始终提着,直到洞口再一次亮起手电的灯光,他们的心才会放下。

“怕吗?虽然习惯了,但是说一点没感觉终归不可能,人又不是机器。”就是在怕和不怕间,彭祥华选择了不怕,将风险担在了自己肩上,“这么多年不是都好好的嘛,习惯了,习惯了。”

虽然彭祥华总说“习惯了”,但他的家人起初对这种说辞并不“买账”。

“干着木工好好的,怎么就想着去爆破了,这多危险呀。”1997年,彭祥华毅然选择从木工转行成为爆破工的时候,他的爱人没少为这个跟他吵架。“当时都觉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就好,也难为让她整天担惊受怕的了。”彭祥华虽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但是终归还是对家人有所歉疚。

对家人的歉疚彭祥华觉得只能好好工作来弥补,“干出点成绩,他们就会高兴了吧。”彭祥华想着。刚开始做爆破工的那段日子,彭祥华其实是忐忑的,从一个熟悉3年的工作岗位上突然来到一个“跨界”这么大的行业中,难免会有“我能做好吗?”彭祥华有时候会这样问自己。

于是工友们看到,彭祥华在休息的时候总是捧着各种各样的专业书,一本《实用爆破技术》被他翻得封面都快掉了。“在野外施工的日子其实是很枯燥的,很多人休息的时候都会喝喝酒打打牌。”彭祥华笑着说,他之前也有时候会这样,但转做爆破工之后,他才发现他想象中的“简单装上炸药就好”的工作竟然有这么多“门道”,不学习很难跟得上技术的发展。

这样的学习习惯,彭祥华一直保持到现在,也正是这个习惯,让他在日后的一个个重要工程中“大放异彩”。

虽然建设中彭祥华和他的工友们精细到毫米级,但是各地复杂的地质状况还是会时不时给他们“制造”一些难题。拉林铁路建设中,在一次精准爆破后,青藏高原充沛的山体内蓄水大量地涌流出来。

“涌水了!”这是隧道爆破最怕出现的情况。一旦水势过大,泡软岩体,很可能就会出现塌方,这将导致隧道爆破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完全报废,影响到整个线路的工期。业主、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紧急召开多方研讨会,各方都提出了不少方案,但最后,被采纳的是彭祥华“再爆一炮”的建议。

“这是我们讨论过后认为最迅捷也最方便的解决办法。”而这个方案是彭祥華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爆破工人提出的,无疑令在场的人对他刮目相看。解决方案制定了,如何执行、谁去执行又让众人犯了难。

这时候大面积岩层已经浸湿软化,隧道爆破面上围岩部分非常差,隧道崩塌很可能发生,那样的话,彭祥华将很难走出隧道。一如既往,彭祥华没有让其他工人来一起装炸药填雷管,他选择独自操作。

“走入——手电光从隧道亮起——走出。”爆破最终成功。

“现在设备更先进了,很多时候都可以用机器作业了,但是遇到复杂的地形状况,还是得靠人,所以这门手艺什么时候都丢不得。”彭祥华一直觉得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所有人的参与,比起自己业务能力提高,他更愿意看着大伙整体业务能力上升。不管是当工班长、工区长还是架子队队长,他都会利用交接班的时间和现场施工的机会对班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如今,彭祥华手下有不少徒弟,而他们已经能在项目从事隧道开挖、衬砌、爆破等工作,成为隧道施工队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当然最让彭祥华欣慰的是家人也终于理解了他的工作,这么多年下来,他的爱人一直跟着他东奔西走,再无怨言,而他的儿子在毕业后也进了中铁二局搞工程建设。

“他是修桥的,我修隧道的,我们父子俩一个地上,一个地下,好得很。”彭祥华很是开心。

“对于我们爆破工来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隧道贯通的那一刻。以前听老爆破工人说隧道贯通是爆破工人必须要看到的。贯通的时候,隧道外面的阳光照进来,那个时候大家心里都非常开心。”彭祥华参与建设的拉林铁路有两段隧道工程,其中800多米的那段隧道已经贯通,还有一段3744米的隧道正在进行最后一部分的施工建设。

“他们说到最后可能要找我过去看看,其实就算不找我也想找个机会过去,亲眼看看贯通的那一刻,看看自己建设的隧道的另一面。”

猜你喜欢
拉林木工工友
拉林铁路开通一年幸福歌声传唱四方
陈泉辛
工友艺苑
拉林铁路上,幸福歌声传唱四方
基于特征参数化的木工CAD/CAM系统
工友艺苑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工友艺苑
川藏铁路拉林段全线47座隧道全部贯通 预计2021年建成通车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