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民国档案整理与编纂研究

2018-05-30 06:08赵彦昌苏亚云
档案与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满铁案卷东北地区

赵彦昌 苏亚云

[摘要]东北地区民国档案是真实反映民国时期东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内容的原始记录,内容丰富,价值较高。东北地区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整理和编纂,基本上完成了民国档案的整理工作,并出版了多部优秀的档案汇编,为东北地区民国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但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编纂成果很少收集到境外所藏的民国档案,且东北地区各馆藏机构编纂民国档案的力度也不均衡,编纂内容也不够丰富,需要再接再厉。

[关键词]东北地区民国档案整理编纂

[分类号]G270

Research on the Archives and Compilation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Northeast China

Zhao Yanchang, Su Yayun

(History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136)

Abstract: The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northeast China are original records, which reflects the political, military, economic, cultural, education and other content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it is rich in content and high in value.The academic circles in Northeast China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sorting and compilation, basically complete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published a number of excellent archives compilations, which provided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Northeast. However,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rchives compila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rarely collect from the archives out of the country.Moreove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archive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y various collection organizations in the Northeast is not balanced, and the content of compilation is not rich enough, so we need to make persistent efforts.

Keywords: Northeast China; Republic of China Archives; Collation; Compilation

東北地区民国档案主要是指自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东北地区各政权、政党、社会团体、组织、机构(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组织、机构、团体等)及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该档案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伪满政权档案、奉系军阀档案、日本侵华档案、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档案等,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东北人民英勇抵抗日本侵略的全过程。自建国以来,尤其是1999年《全国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采集方案》下发后,东北地区各馆藏机构及学者积极投身民国档案整理和编纂工作,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和黑龙江省档案馆在该项工作中起到了模范作用,出版了多部民国档案汇编。

1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的整理

1999年9月,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下发的《全国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采集方案》要求“全国各省档案馆均以省馆为单位采集各省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并将该数据报送至全国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1],东北地区三个省级档案馆积极推进该项工作,并在2003年左右完成,且建立了多个民国档案目录中心。同时,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实现了部分民国档案数字化。东北地区档案馆在整理民国档案过程中,拟制案卷题名、档案著录和档案分类标引的方法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1.1拟制案卷题名

案卷题名是展示该案卷全部档案内容的简洁概括,是制作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的基础,其科学与否从根本上影响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质量的高低。在整理民国档案前,东北地区档案馆普遍存在着民国档案案卷题名不明确或案卷题名缺失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这些档案馆严格按照《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民国档案目录中心数据采集标准》相关要求,并聘请一些技术人员拟制科学的案卷题名。还有一些档案馆规定了拟制案卷题名的形式,如黑龙江省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在拟制案卷题名时,总结了所拟制的案卷题名可采用的形式并规定所拟制的案卷题名要全面、科学、简练”[2]。

1.2档案著录

档案著录是档案整理工作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与档案目录的质量紧密相关。东北地区档案馆在对民国档案进行著录时,除严格遵循《民国档案著录细则》外,有的还专门制定相关的准则指导其工作。如黑龙江省档案馆制定的《黑龙江省民国档案著录细则》规定了“著录项目、著录格式、著录用文及著录标识等,严格规范其档案著录工作”[3]。

1.3档案分类标引

优秀的档案分类标引能够直接提高档案检索效率。东北地区档案馆细致参照《民国档案分类表》和《民国档案分类标引细则》对民国档案进行分类标引。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分类标引民国档案时存在的问题,东北地区档案馆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如“吉林省档案馆专门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激励工作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工作”[4]。

2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的编纂

东北地区档案馆不仅整理其档案实体,还编纂其档案内容,是编纂民国档案的主要阵地。

2.1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编纂的主要主题

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的编纂工作主要围绕伪满档案、张学良档案、东北人民抗战档案、奉系军阀档案、日本侵华罪行档案、九一八事变档案等编纂主题而展开。

(1)伪满档案

伪满档案主要是伪满洲国(1932—1945)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档案。吉林省档案馆等编制的《伪满傀儡政权》(中华书局,1994)和《伪满警宪统治》(中华书局1993)、辽宁省档案馆编的《溥仪私藏伪满秘档》(档案出版社,1990)也是十分重要的伪满档案编纂成果。伪满档案的编纂成果,其主题极为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基本上展现了伪满档案的所有重要内容,但仍有一些编纂主题需要进一步丰富。

(2)日本侵华罪行档案

日本侵华罪行档案范围较广,一切反映日本侵华行径的档案均可归入其中。以“日本侵华罪行”为主题的档案汇编,如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等编的《东北经济掠夺》(中华书局,1991)、辽宁省档案馆编的《日本侵华罪行档案新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和吉林省档案馆编的《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丛书等。日本侵华罪行档案是真实反映日本罪恶行径的真实写照,也是警醒和鞭策国人时刻奋发图强的最佳事例。

满铁档案。满铁,全称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06—1947),是日本在满洲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侵略的指挥中心。满铁档案编纂成果多是由辽宁省档案馆组织编纂而成,主要有《满铁的设立——满铁档案选编》(辽海出版社,1998)、《满铁密档:满铁与移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满铁档案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满铁调查(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等。还有《满铁调查报告》从2005~2016年连续出版8辑,按照时间顺序影印出版了满铁各调查机构产生的千余种调查报告。对于满铁档案的编纂,多是对该档案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种类档案进行编纂,主题较小,方向性较强。在东北地区民国档案汇编中,主题为满铁档案的汇编数量最多。

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日本关东宪兵队是日本侵华的利器,我国现存了大量有关日本关东宪兵队的档案。吉林省档案馆编纂了4辑《日本关东宪兵队报告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影印了大量日本各级关东宪兵队形成的并最终上报给关东军司令部的工作报告。“七三一”部队和“一〇〇”部队是日本关东宪兵队中最凶蛮、最出名的两大部队。辽宁省档案馆编的《罪恶的“七三一”“一〇〇”:侵华日军细菌部队档案史料选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黑龙江省档案馆编的《“七三一”部队罪行铁证:关东宪兵队“特殊输送”档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和《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罪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金成民主编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实录》(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均收录了大量有关“七三一”部队罪行的档案。可见,对于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的编纂,尤其是对“七三一”部队档案的編纂,东北地区众学者是极为重视的,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日本开拓团档案。日本开拓团是日本为占领中国特意向中国输送的军队和移民,意图从改变东北地区的民族构成以利于侵略中国,该项举措产生了大量日本开拓团档案,其中大多是日本移民档案。赵焕林主编的《日本开拓团档案史料》(线装书局,2015)公布了一批反映“日本移民计划、移民构成及移民政策等内容的档案”[5]。吉林省档案馆编的《东北日本移民档案·吉林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公布了一批1931~1945年间日本在东北地区推行移民侵略的移民档案。黑龙江省档案馆编的《东北日本移民档案·黑龙江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和《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也公布了大批日本移民至黑龙江省并实施侵略的档案。可见,日本开拓团档案是真实反映日本移民侵华和近现代东北地区民族构成的珍贵史料。

日军宣抚班档案。日本宣抚班是日军侵华心战特务组织,主要为削弱我国军民的抵抗意志。赵焕林主编的《日军宣抚班档案史料》(线装书局,2015)主要选录了“承德、晋北地区、松江、嘉兴、南京等13个日军宣抚班的18份工作报告”[6]。日军宣抚班档案的编纂成果并不多,仅有上述这一部汇编,在未来的伪满档案编纂工作中,要注重填补该方面的空缺。

(3)张学良档案

张学良是东北地区的风云人物,“由于政治原因,关于张学良的档案鲜有存世”[7],对张学良档案的编纂也相对较少。其编纂成果共两部,分别是辽宁省档案馆编的《辽宁省档案馆珍藏张学良档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和赵杰编著的《留住张学良:赴美采访实录》(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虽然编纂成果数量不多,但也基本上把张学良相关的重要档案公布于世。在未来的张学良档案编纂工作中,要逐渐丰富其编纂成果,完成民国时期张学良所有档案的公布工作。

(4)东北人民抗战档案

东北人民抗战档案多是东北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各种文献、图表、照片等”[8]。东北地区众学者编纂了多部反映东北人民英勇抗战的档案汇编,生动展示了东北人民的英勇形象。如《东北大讨伐》(中华书局,1991)、《国难国耻国愤国魂——东北沦陷及抗日斗争史实图片资料选编》(万卷出版公司,2005)、《雄狮之醒:东北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文献图集》(线装书局,2016)等,还有赵焕林主编的《东北抗日义勇军档案史料》(线装书局,2015)收录了2000件展示“东北义勇军分布情况、人员构成及重要行动的档案”[9]。对东北人民抗战档案进行编纂不仅可以扩大其利用范围,也能向世人传递东北人民的爱国决心。

(5)奉系军阀档案

奉系军阀档案“多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约100多万卷,还有一些保存于吉林省档案馆和黑龙江省档案馆”[10]。东北地区学术界编纂出版的奉系军阀档案汇编主要有《奉系军阀档案史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香港地平线出版社,1990)、《奉系军阀密信选辑》(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奉系军阀密电》和《民国奉系军阀档案》。其中,赵焕林主编的《民国奉系军阀档案》于2016~2017年连续出版,该汇编“采用编年体,按年代独立出版,各卷名称为《民国奉系军阀档案》××年卷”[11],其年限为1912~ 1924年。可见,东北地区学术界对于奉系军阀档案的编纂也是极为重视的,出版了多部档案汇编以供世人利用。

(6)“九·一八”事变档案

“九·一八”事变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伊始,东北地区保存了大量与该事件相关的档案,并对这些档案进行了编纂。如《九一八事变》(中华书局,1988)、《“九·一八”事变档案史料精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九·一八事变》(档案出版社,1991)、《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奉天的侵略活动档案汇编》(沈阳出版社,2018)等均收录了大量与“九·一八”事变相关的档案。“九·一八”事变档案编纂成果真实还原了“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人和物,也揭露出日本强烈的侵华野心和罪恶的侵华行径。

除上述编纂主题外,东北地区学术界也编纂了一些其它主题的民国档案,如《皇姑屯事件始末——张作霖被炸的档案资料汇编》(香港同泽出版社,1998)、《辽宁省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东北讲武堂同学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等,这些档案汇编汇集了部分东北地区档案馆重点保存的民国档案。同时,还有一些公布于学术期刊、报纸、论文集等载体上的民国档案编纂成果,因为它们多是就某一份档案或某一小主题档案进行编纂,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在此不予列举,仅列举较具有代表性且内容系统完整的民国档案汇编。

2.2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编纂的主要特点

(1)编纂主题多具事件性或地域性

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编纂成果多是围绕伪满档案、“九·一八”事变档案、奉系军阀档案、张学良档案等展开编纂,这些档案是东北地区极具特色的民国档案,且记载的历史事件在民国时期均占据重要的地位。虽然也有其他主题的民国档案汇编,但仍可窥探到,当前东北地区档案館和其他档案编纂机构及个人较为偏爱编纂具有历史代表性和地域性的民国档案。

(2)辽宁省档案馆编纂的成果居多

当前,东北地区编纂的民国档案汇编多由辽宁省档案馆组织编纂而成,而吉林省档案馆、黑龙江省档案馆和其他市级档案馆编纂的民国档案汇编较少,且多是从21世纪开始,编纂成果多出自2015年左右。虽然也有其他机构和个人编纂民国档案,如金成民主编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实录》,但这些编纂成果较少。希望在未来的民国档案编纂工作中,有更多的档案馆、其他机构和个人参与到该项工作中,公布更多宝贵的民国档案。

(3)档案编排多以“主题+时间”为序

通过翻阅民国档案汇编发现,编纂者在编纂民国档案时,多是根据档案内容分为若干主题,在每一主题下以时间为序进行编排。如《满铁密档:满铁与劳工》[12]《日军宣抚班档案史料》[13]《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14]等均是按照“主题+时间”顺序排列。同时,在排列过程中,“有些文件为兼顾问题的相对集中,适当编为若干文件组,排列于相应位置”[15]。当然,也不完全都是按“主题+时间”顺序编排的,如《铁证如山——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16]按机构、时间排序。也有完全按照时间排列的,如《奉系军阀档案史料选编》[17]。但无可否认的是,时间是档案编排的重要基准。编纂者在编排民国档案时极为注重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以此清晰展示所编纂主题发生的全过程。

除此之外,当前出版的东北地区民国档案汇编多是影印出版的,即使是文字著录版的档案汇编,也多是全文著录,只有少数内容不符或内容冗长的档案被裁剪,最大程度保证档案原文的原始性。

3未尽问题

虽然东北地区档案馆基本完成了民国档案的整理工作,并出版了多部优秀的档案汇编,但其编纂事业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境外档案难以收集

民国时期东北地区产生的档案一部分流存于境外,尤其是日本存有大量反映日军侵略东北的档案。在编纂某些主题时,编纂者需要广泛收集境外保存的相关档案,但这些档案难收集。虽然辽宁省档案馆与日本学者小林英夫联合编纂了《满铁与卢沟桥事件》(东京:柏书房,1998)和《满铁经济调查会档案史料》(东京:柏书房,1999),但其所选档案基本出自辽宁省档案馆。可以说,当前东北地区民国档案编纂的选材主要来自自己所藏档案,境外所藏档案基本上没有。在编纂东北地区民国档案时,如何广泛收集到境外保存的相关档案是一大难题。

3.2编纂内容不够丰富

民国时期的东北地区势力众多,伪满政权、奉系军阀、国民党政权、日本满铁机构等盘根错节,相互竟演,而且东北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发源地,诞生了大量爱国人士,该地区所藏的民国档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但是,当前出版的编纂成果多是对政治和军事方面档案的编纂,如伪满政权档案、奉系军阀档案和“九·一八”事变档案、日本侵华档案等,对一些反映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档案编纂较少。

3.3编纂力度不均衡

东北地区所藏的民国档案主要保存于辽宁省档案馆、吉林省档案馆和黑龙江省档案馆,且多由这三大省级档案馆组织民国档案编纂工作,辽宁省档案馆的编纂力度最大,吉林省档案馆和黑龙江省档案馆编纂力度相对较小。同时,东北地区的市县级档案馆也保存有一些民国档案,但其编纂力度更小,甚至从无成果形成,即使出版也是一些普通的读物,使得东北地区学术界编纂民国档案的力度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时期档案管理思想研究”(项目号:17BTQ07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乃伟.辽宁省民国档案目录中心的建立与实施[J].兰台世界,2000(11):19-20.

[2]黑龙江省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关于民国档案案卷题名拟制问题的说明[J].黑龙江档案,2002(5):17-19.

[3]葛艳琴,德淑霞,燕祥君.黑龙江省民国档案著录细则[J].黑龙江档案,2002(5):9-12.

[4]周桂芬,李海峰,高瑛.民国档案分类标引中几个问题的处理[J].兰台内外,2003(4):32-33.

[5]赵焕林.日本开拓团档案史料[M].北京:线装书局,2015.

[6][13]赵焕林.日军宣抚班档案史料[M].北京:线装书局,2015.

[7]赵彦昌,卢芳.论张学良口述档案编纂的历史沿革[J].东北史地,2013(5):70-74.

[8]赵彦昌,梁爽.近三十年来抗战档案编纂研究[J].山西档案,2018(1):34-40.

[9]赵焕林.东北抗日义勇军档案史料[M].北京:线装书局,2015.

[10]赵彦昌,朱雅芳.奉系军阀档案研究[J].东北史地,2010(1):52-54.

[11]赵焕林.民国奉系军阀档案(1912年卷)[M].北京:线装书局,2016.

[12]辽宁省档案馆.满铁密档:满铁与劳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黑龙江省档案馆.日本移民侵略黑龙江[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5]辽宁省档案馆.满铁密档选编——“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日本与中国东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16]尹怀.铁证如山2(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①)[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17]辽宁省档案馆.奉系军阀档案史料选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香港:香港地平线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满铁案卷东北地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 认真开展案卷评查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山西省开展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
工作广角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关于兽药监督执法案卷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