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
——实现绿色发展的途径——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在北京举行

2018-05-31 05:28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人工林大会林业

文|摄 本刊记者 耿国彪

1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

2 国际林联执行主任亚历山大·巴克

10月23日至25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林联联合主办,中国林科院具体承办的第四届世界人工林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世界人工林大会系首次在亚洲举办,也是我国首次在人工林领域举办的大型国际学术性会议。

本届大会围绕主题“人工林——实现绿色发展的途径”,就人工林遗传资源与林木育种、多目标经营管理、病虫害防治、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环境压力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退化与生态景观恢复、木质纤维与非木质林产品、产业创新与生物技术和生物经济、“一带一路”、碳市场与管理、林业政策与治理等领域开展了专题研讨。同时还有四个议题分别是:遗传资源和育种,人工林多目标经营管理,木材、纤维和非木质林产品,与人工林有关的林业政策和社会经济学。此外,大会设有1个全体学术大会,4个主题领域的亚全体大会,43个学术分会和4个特别活动,共55个并行时间段会议。大会汇聚了全球涉林国际组织、科研教学机构的知名专家,共同研讨世界人工林科技发展的最新进展,并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大会共有来自全世界66个国家的近700位林业科研和管理工作者注册,其中国外代表270多人、国内代表400多人。

作为全球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林不仅是缓解采伐天然林资源提供木材供给的有效补充,同时还在生态修复、景观重建和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十年来,世界各国通过人工造林或再造林,发展工业用材林、生态公益林等各种不同用途的人工林。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并已成为世界上最为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在此背景下,人工林建设的目标也从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渐转向木材生产和充分发挥生态功能并重,人工林建设及其可持续经营,也成为全球气候变化公约框架下固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全力支持、全国林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及林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研发,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森林面积达到了2.08亿公顷,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在23日的开幕式上,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联合国防止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国际林联执行主任亚历山大⋅巴克,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驻中国代表马文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主持开幕式。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致辞说,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工林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培育人工速生丰产林,培育工业用材林,建设生态公益林。进入21世纪,中国林业开始由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向以生态建设为主,人工林建设更加强调发挥在植被恢复、退化土地与景观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注重提升人工林的质量与效益,既提高木材生产能力,又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他提出,为培育更多的优质高效稳定可持续的多功能人工林,要尊重自然规律,提升人工林质量。改善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提高人工林物种多样性,增强人工林固碳增汇能力与稳定性,提升人工林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要科学规划布局,转变经营方式。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地形复杂的区域,最大限度发挥人工林生态效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要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研攻关,完善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总结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新的人工林建设模式。要深化国际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利用各种国际合作机制,分享与传播各国人工林建设的经验、技术和模式。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说,中国人工林的规模已近7000万公顷。特别是三北工程建设40年来,这条“绿色长城”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防护林项目,在保持水土、稳定气候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还与世界各国合作开展不同的活动,希望通过森林可持续经营,加大努力防止森林退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目标作出贡献。

据了解,世界人工林大会是由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发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人工林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旨在推进人工林同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多维度协调发展,共同应对21世纪社会与环境面临的挑战。迄今已召开了三届。第一、二届世界人工林大会分别于1999年、2003年在智利、新西兰召开,第三届世界人工林大会于2013年在欧洲召开。

3 开幕式会场

猜你喜欢
人工林大会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桉树人工林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WAIC与WIC大会简介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汤原县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的特点与分析
land produces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