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烽火燃沾尚

2018-05-31 09:14王悦
党史文汇 2018年5期
关键词:广阳八路军日军

王悦

沾尚镇位于山西省昔阳县西部,与寿阳县、平定县接壤,下辖26个行政村。這里属于太行山区,四面环山,连绵的山峰上点缀着一个个安静祥和的村落。汾河支流——潇河从沾尚穿行而过,串联起一个个分散的村庄,灌溉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小时候常常坐在院子里的磨盘旁听祖父母讲他们年幼时的经历。敌人的飞机盘旋在村庄的上空,年幼的他们随着父母急匆匆的赶往山洞中避难,嗡嗡的飞机声、炸弹的爆炸声、孩子们的哭声充斥着每一个人的耳朵,硝烟弥漫、弹片纷飞……每每回忆起那段经历,祖父母总是要沉默许久许久。但是在人们纷纷逃亡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群人奋不顾身的冲上前线与敌人抗争,他们的鲜血撒满了沾尚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就是八路军战士。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一五师曾在沾尚进行了广阳伏击战、龙门战役、卷峪沟阻击战、沾尚争夺战等数次战斗,在这里燃起了革命的烽火,留下了一曲曲动人的英雄战歌。

血色记忆

广阳村,是沾尚镇下辖的村庄之一。317省道傍村而过,发源于马道岭及龙门川的两条潇河支流在广阳村相汇,潇河与大道自东向西携手而行,使得广阳村历来为兵家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一五师、一二九师在这里相继发动了广阳伏击战和龙门口战役。广阳是左路日军进逼榆次、太原的必经之路,且广阳处于峡谷之中,沟壑纵横、林木遍布山间,是一个理想的伏击战场。1937年10月底到11月初,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相继赶到沾尚镇,林彪、徐向前分别率一一五师和一二九师七六九团进至沾尚地区准备伏击由平定进犯昔阳之敌。11月初,日军逼近昔阳城西马道岭,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旅长陈光以六八六团二营在马道岭节节抗击,掩护旅主力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完成伏击部署,以六八六团占领广阳镇以南瑶村和前小寒以北高地担任主攻,六八五团第三营由狼窝沟北山出击协同六八六团歼灭进入伏击区的日军。4日拂晓,日军第二十师团浩浩荡荡从广阳开出,下午日军两个联队4000余人通过伏击区进至松塔,八路军预伏部队采取避强击弱的战法放过其先头主力,当日军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地区时,六八六团战士从两侧高地向谷底投弹射击,日军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这时埋伏在两侧的六八五团、六八六团战士在响亮的军号声中冲向敌阵,迅速将敌部分割为两段。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歼敌日军近千人,缴获骡马700余匹,步枪300余支以及大量的军事物资。广阳伏击战是一一五师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在山西境内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提高了八路军的威望,增强了昔阳人民抗战的信心。

日军遭此打击后不敢冒进,进至松塔的两个联队于6日撤回广阳,接应由昔阳西进的后续部队。当八路军得知后续部队将进入沾尚地区后,决定继续于广阳东部的龙门口一带设伏,迫使日军放弃西进的企图。龙门口位于沾尚镇至广阳之间,四周山峰矗立,山上杂草丛生,山脚下水流湍急,是一个置兵重地。11月7日,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指挥所部及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奉刘伯承命在一一五师三四三旅的配合下于龙门口地区设伏。当日军的先头部队300余人进入伏击圈时,预伏部队迅速发起攻击,经过一小时的激战,八路军歼敌250余人。在广阳进行的两次伏击战共歼敌千余人,迫使日军改道,迟滞日军进攻太原的行动达一周之久。

斗转星移,沧桑远去,但在这沾山潇水间,铭刻着八路军战士抵御日军的烽火峥嵘,这是历史永远无法带走的血色记忆。

红色卷峪沟

卷峪沟村坐落在沾山腹地萧河河畔,是昔阳县最西面的村庄,是连接阳泉、平定、和顺、寿阳、榆社等地的枢纽地区。抗战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一件件革命故事让卷峪沟村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红色村落。1940年9月2日,日军纠集太谷、榆社等地约3000余人阻击从正太路返回太行山根据地的军民,一度威胁到驻扎在卷峪沟的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师部等领导机关,为保护机关和后方医院顺利转移,八路军三八六旅十六团、决死一纵队三十八团受命于昔阳县卷峪沟村阻击日军。战斗打响,八路军两个主力团数千兵力在两个小时之内向敌主峰阵地连续发起了13次攻击,枪林弹雨,炮火连天,八路军战士毫不畏惧地一次次冲向敌人,最终夺回主阵地,之后又击退日军反攻30余次,激战整整持续了15个小时,沉重打击了日军合击安丰、马坊地区的企图。待八路军首脑、后方医院安全转移后,十六团和三十八团才奉命撤出战斗。战斗结束后,一二九师表扬卷峪沟参战部队“坚决、勇敢、机动、灵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等首长亲临十六团慰问。电视剧《亮剑》第一集展示的就是十六团卷峪沟阻击战的场景。

此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以及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入驻,为卷峪沟村注入了红色的血液。1942年9月2日晚,百团大战正式打响,这次战役的主角是一二九师,目的是大举破坏正太路。在战斗中一二九师师直机关便驻扎在卷峪沟村,刘伯承、徐向前、邓小平、罗瑞卿、杨尚昆、陈赓等都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驻扎在此期间,一二九师还谋划出发动榆辽战役的计划,开始了新一阶段的百团大战。而卷峪沟能被选择为百团大战的战略支点则是得益于当地较好的群众基础。抗战以来,面对日军的多次“围剿”,卷峪沟人民临危不惧,表现出不怕牺牲、誓死抗敌的革命精神。抗战期间,日军听闻在卷峪沟村中藏有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便将全村百姓集中到村前空地中,周围放了3挺机枪,逼迫村民们交出受伤的战士,但全村百姓没有一个人屈服于日军的威胁,最后用自己的勇气、智慧与敌人周旋,安全将伤员转移了出去。

光阴荏苒,战火纷飞的岁月早已逝去,卷峪沟早已回归了曾经和平、恬淡的生活,但抗战时期注入的红色血液依旧缓缓地流淌在这沾山潇水之间。

最后一役

抗战期间,沾尚因战略位置较为突出,始终为日军所要争夺的地区。1941年1月,清水利一亲率200余名日伪军驻扎在杨家峰,伺机攻占沾尚。平昔寿独立营得知此消息后,连夜袭击了杨家峰,击毙日伪军40人,生俘10余人,缴获电台、10余支步枪以及粮食、罐头、服装等物资。3月下旬,驻扎在县城的日伪军再次纠结千余人西犯沾尚。平昔寿独立营立即于猛彪口设伏,打退了王牛小率领的日伪先锋部队,之后敌军迅速发起反击。独立营在口上村与日军展开激战,但终因寡不敌众,退出口上村。战役结束后,日军疯狂屠杀民众,火烧了口上村。当晚,日军侵占沾尚,开始修筑据点。5月2日,一二九师新十旅三十团和昔西地方武装袭击沾尚,击毙日伪军20余人,解救了被日军关押在留置场的300余名群众。此后,沾尚再次被日军攻陷。1945年8月14日,昔西县大队、昔和独立团和民兵攻占寺沟哨房和胡公垴哨房。17日,驻扎在沾尚的日伪军慌忙逃窜,昔西大队奉命追击击毙日小队长一名,其余溃逃的日伪军大多为民兵击毙,缴获机枪2挺,步枪40余支及其他战略物质,沾尚终于赢得了最后一役的胜利,获得解放。

抗战期间,沾尚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与敌人进行了激烈抗争。当我们走近广阳伏击遗址,那片被炮火洗刷过的土地,仿佛看到了八路军战士冒着炮火奋勇地前行。子弹打完了,装上刺刀进行白刃战;刺刀断了,与敌人肉搏,从不放弃、绝不投降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矗立在广阳村中的广阳伏击战纪念碑以及碑侧的陈列室向我们讲述着曾在沾尚燃起的抗日烽火。

(责编 侯春奇)

猜你喜欢
广阳八路军日军
Tensile and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Nanotube Film Twisted Yarn with Adjustable Diameter
广阳岛 往事与未来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广阳路上(组诗)
——走进广阳采风侧记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八路军、新四军拥有哪些武器装备?
八路军留守兵团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