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应用观察

2018-06-04 08:43宋学智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效果

宋学智

【摘 要】目的:探究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0年1月-2016年12月,纳入52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组(参照组)、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组(研究组),各26例,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6.15%(25/2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08%(19/26),(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2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3.08%(6/26),(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应用可优化疗效,提升安全性,效果确切。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of rectum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low rectal cancer. Methods :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6, 52 patients with low rectal cancer were includ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rectal pull-out anastomosis group (reference group) and rectal pull-out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group (research Group), 26 cases each, contrast effect. Results: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anus exhaust time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defecation fun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96.15% (25/26)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73.08% (19/26) of the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3.85% (1/26),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of 23.08% (6/26), (P<0.05 ).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ctoceleectomy and anastomosis in the treatment of low rectal cancer can optimize the curative effect, improve the safety, and have an exact effect.

Key words: low rectal cancer; recto-pulling resection and anastomosis; effect.

【中圖分类号】 R969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089-01

直肠癌是较为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以低位直肠癌为主,占直肠癌发病患者综述的70%以上[1]。手术是直肠癌的重要治疗方法,在医疗理念不断更新的影响下,手术治疗不但要保证病灶清除效果,更要尽可能的保全肛门,避免改道造口。近年来,极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手术率有所提升[2]。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是近几年应用于直肠癌病灶切除中的一种术式,其临床应用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本次研究笔者立足于实践分析,以2010-2016年7年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例,将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治疗与传统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Dixon术)进行对比,以明确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均于2010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经肠镜检查证实距肛缘2-5cm位置处有肿瘤,确诊为低位直肠癌,并接受手术治疗。以术式差别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26例。参照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在41-75岁之间,平均(52.39±3.57)岁;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7例,中分化11例,低分化8例。研究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在40-73岁之间,平均(51.73±3.45)岁;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8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6例。组间例数、年龄、分化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纳入标准:(1)各项检查结果吻合低位直肠癌诊断标准;(2)可耐受手术;(3)肿瘤<50%直肠周径;(4)行择期手术;(5)无绝对手术禁忌症;(6)知情同意,本人/家属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绝对手术禁忌症;(2)有凝血功能障碍;(3)有全身感染性疾病、肿瘤疾病、肝肾功能障碍;(4)病历资料不全。

1.2 手术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以传统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Dixon术)治疗。全身麻醉,以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气管导管进行插管,麻醉起效后行手术治疗。体位以截石位为首选,于腹部正中位置入路,进入乙状结肠侧腹膜,游离乙状结肠,从肠系膜下开始清除淋巴结组织,于乙状结肠分离位置离断直肠上动脉,并对直肠上端肠管做结扎处理,完全切除肿瘤,至其下缘2-3cm位置。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以经肛门拖出切除吻合术治疗。麻醉方法、体位规范与参照组相同。全面探查腹腔状况后,以超声刀解剖肠系膜下动脉、静脉,于根部结扎并离断,保留做结肠血管;游离直肠及其系膜组织;于超声刀离断直肠骶骨筋膜及肛尾韧带;距肿瘤上缘10-15厘米切断肿瘤近端肠管,肛门全面消毒后充分扩张,拖出远端直肠,至完全处于肛门外部为止,外翻;确定肿瘤位置,直视下在肿瘤远端切开,尽量保持1厘米以上切缘,残端用3-0可以收缝线间断缝合,封闭远端直肠,温水反复冲洗,将直肠残端顺直肠腔推回盆腔,与乙状结肠行端端吻合。留置引流管,于左下腹引出;全面探查出血情况,逐层缝合手术切口,结束手术。

1.3 术后处理方法 密切监测患者的手术切口变化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征,术后根据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及镇痛处理。予以两组患者一年随访,观察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末次随访排便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

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排便功能评价标准[3]:①优:可自控排便,无夜间失禁,每天排便1-2次;②良:排便状况良好,偶有排气粪便流出、夜间失禁,每天排便3-4次;③差无法控制排便,不能辨别排便、排气。优良率=(①+②)/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xxx以(%)表示,xxx以(x±s)表示,对比以X2、t(3组用F)检验,检验结果以P值为准,0.05为界值,低于界值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2.2 排便功能对比 研究组患者排便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5%(1/2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3.08%(6/26),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直肠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关,诱因众多,发病率很高,约为5%,其中以低位直肠癌居多。低位直肠癌危害性很大,易发生直肠浸润转移,患者的生命质量很差,1年、3年、5年病死率高[4]。随着医学界对直肠浸润转移认识的加深,相关研究者认识到低位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方向多为向上,以直接浸润和淋巴结扩散方式发生浸润和转移,而涉及到的范围一般<1cm,也有2.5%患者的影响范围会超过2cm。目前“1厘米”原则被多数结直肠外科医生所接受,而本文中的远切缘距离是在标本固定后组织有明显收缩状态由病理科医生测量的距离提升[5]。

手术治疗是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传统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和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Dixon术)治疗方法对患者肛门等组织破坏严重,患者的肛功能、性功能都会受到影响[6]。在传统术式基础上改革而来的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更具有优势,解决了吻合困难、肿瘤及远侧肠腔无法冲洗、难以把握肿瘤与远侧肠腔距离等问题,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立足于临床实践,设置参照组、研究组,对传统直肠切除吻合术和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进行对比,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传统术式能够有效切除病变,根治疾病,但是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切除范围较大,肿瘤肠段、系膜被同时切除,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创伤严重,因此手术效果会受到影响,且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相比于此,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手术定位更为准确、吻合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疗效及安全性均得到提升。由于是拖出肛门外,可以切除足够长度的肠管而保证吻合口低张力,利于吻合口愈合提升[7]。并且提高保肛率,提高生活质量,配合术后放化疗的应用,明显延长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8]。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优化,临床有效率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这一研究结果与王柱全[9]得出的结论一致,具有科学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当中应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时应该注意严格遵循低位保肛原则进行,全面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症,切勿盲目开展手术。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综上,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应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可优化疗效,提升手术安全性,效果理想,推广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赵泽峰,杨之斌.经肛门拖出式全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7,57(34):53-55.

[2] 楼征,何建.经肛门拖出式适形切除术治疗极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18(1):69-71.

[3] 黄锦远,姜杰,钟穗斌,等.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9):58-59.

[4] 侯贤琼,廖康雄,魏文波,等.锐达智能弧形切割吻合器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6,16(2):160-163.

[5] 王强,高瀚,王元和,等,术中与福尔马林固定后直肠长度差异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1991,29:548-549.

[6] 吴传福,郎建华,黄维贤,等.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经肛门外翻拖出切除吻合术的临床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6):138-139.

[7] 朱建軍,孙文辉,朱水根,等,腹腔镜直肠癌外翻拖出肛门外切除吻合术的临床应用.[J].浙江医学,2010,3(4):289

[8] 郑明华.腹腔镜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的选择[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10(4):311.

[9] 王柱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28):40-42.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