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2018-06-04 08:43刘淑芳肖六仙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效果分析心理护理

刘淑芳 肖六仙

【摘 要】目的:探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负性心理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SAS以及 SD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较轻,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将其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病病人;无抽搐电休克;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4-03-164-02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有传统电竞轮治疗方案所改进的新型治疗方案;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通过在对患者进行电痉挛治疗前,加用肌肉松弛剂,能够使患者在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下进行电流刺激,使患者意识丧失,从而引起患者皮层广泛性脑电发放,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1]。由于这种方法适应性较好,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精神科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验中发现,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内容有一定的误解,导致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放弃治疗和终止治疗的状况[2]。所以也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以保证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从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负性心理造成的影响。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从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间收治的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34-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4±7.6)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为33-6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2.1±8.5)岁;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专科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则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由于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属于电击治疗方案,患者往往会对其产生较强的恐惧感,所以在刚刚诊断为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往往会出现难以接受事实的情况。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当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注意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倾听患者的需求和诉说,如果患者对治疗方法有所疑问时,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治疗方法以及目的,使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案方案有明确的认识。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和认知困难,所以护理人员也应当做好相关病情的观察,并开展良好的健康教育活动。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同病种的患者进行交流,使患者能够逐渐适应所处环境,在医院中找到归属感。而护理人员也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操作解释,尤其是在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格外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避免对患者造成恐惧和焦虑的心理负担。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评价指标 采用国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国际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为80分满分,50分以上,说明患者具有焦虑或抑郁症状,50-59分为轻度焦虑(抑郁),60-69分为中度焦虑(抑郁),70-30分为重度焦虑(抑郁)。毕竟用健康生活质量表(HRQOL)对患者进行评价,满分100,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SAS以及 SDS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较轻,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3 讨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精神科一种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案,在多年来的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实验研究显示,其耐受性和安全性均较高,能够有效减少难治性精神障碍发生的概率[3]。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临床应用时,往往应用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症治疗中,能够保证患者在急性期治疗中对病情进行迅速控制,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从而降低患者的病症复发率[4]。并且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案,也能够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开展,避免患者出现各种心理不良状态,使患者积极的面对疾病,提高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精神病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将其应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肖雁,郑小泳,梁丽卿等.精神病病人無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4,(34):3210-3211.

[2] 黄发妮.心理护理对MECT患者的疗效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08(5):178-179,186.

[3] 王桃,郑小泳.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护理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综合版),2005,(17):201-203.

[4] 陈霞.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7):124-125.

[5] 余静萍,顾桂英,饶俊华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68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24):162-163.

猜你喜欢
效果分析心理护理
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