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0地形测图中无人机精度分析研究

2018-06-05 10:09马建伟
科技资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无人机

马建伟

摘 要:针对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工作效能与测量精度方面的问题,笔者所在团队实现了一套无人机航摄系统,在新疆和田某荒漠区开展了航摄试验,对无人机航摄系统获取的航摄影像平面精度及测高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成像结果可以满足1∶1000地形图测图的平面精度要求。

关键词:无人机 航摄系统 大比例尺测图

中图分类号:P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b)-0004-02

本研究实现了一套中型固定翼无人机摄影测量系统,为了验证该自主低空航摄系统的测量精度,设计试验于和田某区域进行实际航飞作业,布设一个具有大量地面控制点的飞行试验场,采用无人机搭载非量测型数码相机进行摄影作业,然后对航飞数据通过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的自检法来计算全部系统误差对像点位置坐标的综合改正值,从而确定内方位元素和物镜的光学畸变值,实现相机的高精度标定,并将标定结果用于测绘产品生产,以此来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在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立体测绘中所能达到的精度水平进行评估和验证。

1 航摄系统组成

本检校试验采用的航摄系统组成部分有: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平台、飞行控制系统和非量测型面阵CCD数码相机,以及地面站、远程无线通信装置、地面数据处理系统等辅助设施。此次试验搭载的遥感设备为135画幅单反相机及广角定焦镜头,镜头标称焦距28mm;CMOS传感器尺寸:36mm×24mm,最大像素:6048像素×4032像素;CMOS 传感器像点尺寸:5.95μm。飞行过程中采取飞控系统控制快门定点曝光,将对焦环固定在无穷远处锁定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并采用固定光圈以保证统一物镜畸变参数。

2 地面检校场的建立

为保证无人机飞行试验的安全性,该检校场选址于和田某荒漠地区,地理位置为80.2°E,36.97°N,所选检校场总面积约为3km2,区域内地形高差约90m。该区域地貌类型比较单一,地表无明显人工建筑及自然植被。为了便于辨识及保证定位精度,制作50个90cm×90cm的人工控制点标志,按照300m间距均匀布设10×4个人工地标作为平高控制点,另设10个人工地标作为检查点。此外,在检校场选取某处地面纹理密集区域测出14个点的坐标位置作为检查点,以便后期验证精度使用。检校场地面点分布如图1所示。

所有地面控制点采用RTK实时动态差分法进行测量,所有坐标高程均为WGS-84 ITRF97基准,平面及高程位置精度可保证在±10cm以内。

3 基于检校场的航摄试验

3.1 试验数据

本试验设计飞行拍摄模式为定点曝光,无人机航高为460m,地面分辨率为10cm,检校场影像航向重叠度为 60%,旁向重叠度为30%。该架次影像共有两组,挑选姿态角符合要求且覆盖地面已知点较多的两组影像(A、B两组) 参与后期的平差处理。

3.2 相机检校与测图精度分析

本研究的检校原理是采用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运算中的自检法,将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包括相机的实际测量焦距f、像主点偏移值Δx、Δy、物镜各畸变参数等,作为附加参数引入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航带中选取A组影像进行自检校平差,A区处于航带中间位置,包括第2航带和第3航带各3幅,对应地表的高差约为35m,共有4个控制点、2个检查点。为了便于误差控制,所有后处理过程中均采用UTM 44N投影,通过上述畸变模型对该组影像进行系统误差计算。检校结果如下:

为了验证该检校结果的有效性,选择地面检查点密布的B组影像,在未代入检校结果前,先采用镜头标称值进行区域网平差,然后对比检校后的平差结果。平差过程中共采用5个控制点和5个检查点,试验表明,在检校前后检查点的残差发生较大变化。

结果表明,检校后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均有所改善,其中对高程精度的影响尤为明显,这表明了检校结果的有效性。且所有检查点的平面精度满足1∶1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但高程在相机标定前后都有所超限。

4 分析总结

4.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非量测型相机的局限。

在航摄比例尺≥1∶4000的情况下,航偏角一般不大于 10°,由于非量测型相机的幅面过小(CMOS传感器尺寸: 36mm×24mm),同样的航偏角对于专业量测型相机仍能满足重叠度的要求,而对于135画幅非量测型相机,则会出现摄影漏洞(重叠度<53%)。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机拼接的办法或者选取中画幅相机以提高像片覆盖。

(2)测高精度。

影像的高程精度是直接由传感器本身设计的基高比来决定的。理想基高比为1∶1~1∶1.5,本次试验用到的CMOS 传感器尺寸:36mm×24mm,COMS传感器像点尺寸:5.95μm,最大像素:6048像素×4032像素,焦距28mm,任务时为窄像对飞行模式,航向重叠度60%。其基高比为0.3428。因此,要实现无人机大比例尺地形图立体测绘必须要增大基高比,而增大基高比必須通过增大航向成像宽度或缩短焦距来实现。

5 结语

本试验采取135画幅CCD民用数码相机,以无人飞行器为平台进行相对航高为470m的航摄作业,通过检校标定成像结果可以满足1∶1000地形图测图的平面精度要求。试验表明无人机航摄系统可以云下低空飞行,具有机动、灵活等特点,能够获取卫星和有人飞机无法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针对小区域大比例尺的遥感应用,可以作为传统航空、航天遥感平台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 胡安文,张祖勋.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基于仿射变换的严格几何模型的讨论[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2):104-107.

[2] 狄颖辰.无人机遥感图像拼接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无人机
基于蚁群算法的一种无人机二维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无人机配送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植保无人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浅析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