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专业产教学结合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18-06-05 10:04赖关保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发展

赖关保

摘 要 数控加工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尤其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在数控加工专业的实际教学中,由于我国大多数院校没有开设数控加工专业实践课程,导致学生对于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基于此,本文从几方面阐述数控加工专业产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 数控加工专业 产教学结合模式 改革优化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数控加技术作为制造业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快制造行业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影响。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控加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数控加工产业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优化改革。尤其需要改变学校以及学生对于数控加工实践课程的态度,建立产教学结合的新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采用单一和综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单一实训课程是指对数控专业每门专业课堂的单独实训,其中包括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等,从简单的零部件加工操作开始,由易到难,锻炼学生的编程与加工能力。例如在数控铣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中,教师主要是训练学生对于板类零部件铣削的编程与加工过程。传统实训课程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单一实训课程,由教师提前确定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统一讲解零部件的编程与加工程序,由学生自己在课下进行操作,最后由教师组织学生上机进行操作,从而检验学生的编程与操作技能。从某种层面上说,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后期进行复杂的加工制造工作打好了基础,但是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其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就需要对单一实训课程进行改革,采用单一加综合的实训课程。

综合实训课程主要是在数控加工专业学生完成全部单一实训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实训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课程。在综合实训课程中,首先以3-4人将班级内学生组成多个小组,分别负责数控加工的全过程,即选题、制作工艺、编制程序、加工制作。其次由教师对各小组制作完成的产品进行精度检验,并进行质量评价,从而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最后由实训教师根据每个小组制作产品的精度、质量、加工程序的复杂程度进行打分,并将每个小组制作的作品作为每个小组的纪念品。通过单一和综合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综合实训课程中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数控加工过程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数控专业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相对的是,企业内缺乏高精尖人才队伍。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学校没有重视数控加工专业的实训课程,导致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基础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不够牢固。同时职业院校内没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导致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另一方面企业在接受相关毕业生之后,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相关需求,导致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在此大背景下,校企合作式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与传统数控加工专业实训课程相比,更加重视教学的实践性。首先,学校需要根据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练习起来,养成精耕细作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其次,校企合作式教学模式也是为了让职业院校学生更加适应工作岗位而构建的新教学模式。学校通过将教师安排到企业内部参与生产、调研等活动,使得教师能够掌握市场上数控加工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產品,进而能够丰富补充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教师的感悟体会,补充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培养一批具有前沿眼光的高精尖人才。

此外,在进行数控综合实训课程之前,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按照学生单一实训课程能力的高低进行分组,使用“橄榄球法”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成员的综合能力保持一致。其次,由实训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调研,参观加工车间,确定用于综合实训的零部件。要求每组选择三种零部件进行加工,加工难度分别为易、中、难,并针对不同零部件编写不同的开题报告,包括对于加工工艺的选择和分析、零部件加工的预想操作步骤、不同加工制作环节中所使用的夹具以及对于零部件制作完成之后的检测等。经由实训教师审核通过后可开始进行实际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2.1进行企业调研,选择实训项目

在选择综合实训项目时,需要以学校实训基地内的加工仪器设备为主,其次在对合作企业目前所生产的零部件进行调查,选择在加工过程中涉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机等加工设备的零部件,保证学生的综合发展。此外,为了避免组与组之间的抄袭等情况,需要尽量增加零部件的选择方案,保证每个组学生所选择的零部件加工难易程度一致,但所加工的零部件并不统一,保证实训课程的公平性。

2.2分析与编制加工工艺

对选定零部件进行加工工艺的编制,需要考虑从毛坯下料到最终成品检验的全过程,并结合当前学(下转第153页)(上接第122页)校实训基地内设备仪器,根据零部件的制作要求,详细完整的设计出零部件加工的工艺流程,包括每道工艺所要使用的刀具、量具以及使用的工具等,并将设计的步骤完整的填写在加工工艺卡片上。其中需要注意,一旦数控机床所通用的夹具无法满足零部件装夹的要求时,必须要求学生设计专门的夹具。首先要测量出夹具和零部件尺寸大小,设计出专门的夹具装配图和零件构造图;其次将详细的设计计算,确保设计图纸内的尺寸大小满足产品精度的要求。最后,在制作相关夹具时,尽量使用校内数控加工机床进行加工,特殊情况下可以委托其他加工厂进行协议加工。

2.3复杂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一般来说,复杂零部件可能是由多个部分进行组装拼接而成,因此在对复杂零部件进行编程与加工时,需要每组成员将零件分为多个部分分别进行编程和加工,最后由小组全体成员对总编程与加工工艺进行讨论,方可进行上机操作。

2.4零部件检验

在制作完成之后,实训教师还需要对每组制作的零部件进行检验,并根据零部件的精度要求选择相关量具和检测设备。对于不达标的零部件,学生还需要及时找出原因,进行重新加工。

2.5改革考核方式

由于在数控加工专业产教学结合模式中,数控专业的实训课程由单一课程逐渐改革为单一与综合相结合的实训方式,因此进行考核的方式也需要进行改变。在综合性考核方式中,分为项目考核以及个人考核两部分。其中项目考核主要以学生所选择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制作完成产品的精度为指标,个人考核主要是由小组成员互评加上教师评分后得出,使得考核方式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也更加促进学生发展。

3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自助餐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满足学生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即在学生和企业之间建立双向选择平台,让学生选择企业、企业选择岗位等。这也就要求职业院校需要不断引进前沿的数控专业理论,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入新型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更多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于数控加工专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能够准确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校需要根据两方面的情况制定后期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各方的需求。既能推进数控专业企业的创新发展,又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实现“双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控加工产业产教学结合模式中,不仅要考虑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而且要优化学校内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有利于企业直接获得需要的人才,并且能够推进企业内的技术转型和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新农.数控加工专业校企合作深化与实践的教学探索[J].职业,2017(26):47-48.

[2] 崔海军.数控车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速读旬刊,2017(08):63-64.

[3] 陈宏.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7(02):265-265.

猜你喜欢
创新发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