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8-06-05 10:33遆亚荣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艺术生思想政治传统文化

遆亚荣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艺术类大学生而言,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协同推进,借助传统教育方式和新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引领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和专业思想的提升,大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浓郁氛围,进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艺术生 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独特的文化认知,就要让他们清楚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认清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如何恰如其分的运用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不随着流行元素慢慢消退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中发光发热,实现它应有的价值,成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抓手。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其价值体系受到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等各种思潮的挑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此外,90后大学生明显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张扬的特点,社会性发展尚未成熟。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价值观的游移常常引发大学生自身的矛盾与冲突,对铺天盖地的思想文化缺乏基本的价值判断,有时还会导致言行的偏颇。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曾经有学者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对“素质”的概念进行过系统阐释,并明确提出“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大有作为”。素质是人们所具备的知识在头脑中融会贯通内化而成的涵养、气质和精神,其根本特性是内化性,因此素质教育应强化学生的内在修养,着眼于学生良好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与发展。就教育实践而言,可从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心理品格、精神境界四个方面深入推进,其中行为方式的显现度较高,学生身上所集中体现的行为规范、生活习惯、处事方式等等则成為我们的重要观测点。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坚定节操,谦和好礼、团结和谐的人际观念,修己慎独、“不怨天、不尤人”的道德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行为准则,“文以载道、美善合一”的审美品格等都成为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力量源泉。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大学生专业思想的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艺术类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除加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的训练外,更应注重专业思想的拓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宝库,更是其艺术创作的源泉。以设计类学生为例,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服装、配饰、器物、建筑、雕塑等的描述,既可以强大的力量感染人,以优美的意境美化人,又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觉悟,启发灵感。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结合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艺术类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还要聚焦学生文化创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育熏陶,在形成自强、诚信、乐观、友善等优良品格的同时,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进而生成有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最大程度服务社会,满足大众精神需求。

(1)传统文化融入教材和课程。在人才培养主渠道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对于人才培养意义深远,首先,可以尝试在大学艺术专业增设传统文化教育必修课程,区别于通识类,确保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系统掌握传统文化脉络;其次,由于传统文化渗透力强、形象生动,艺术类学生的思政课教学可以结合其专业特点,除了融入传统道德内容,也可摄入传统文学、艺术作品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创新教育方式。

(2)传统文化融入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为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深化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和场所。可以举办经典诗词诵读比赛、传统文化专题讲座、读书交流会、历代服饰作品展、博物馆参观等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使其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新媒体。由于大学生和网络联系的密切程度,适应网络传播环境和规律的要求,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思政工作新机制,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在自媒体时代活跃起来,才能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以利用校院两级微信平台,发布传统经典著作片段,吸引学生关注与朗读;也可为学生提供文化创意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发布原创作品,成为文化传播的渠道之一。

(4)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安排中,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传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例如服装设计的学生可以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做相关宣传、举办相关讲座和培训,成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社团、组织关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调查等,营造以文化人的积极氛围,全面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示范作用

针对学生的多样性特点,应该因材施教,分层次、分阶段地开展教育,例如,我们可以在全体学生中开展成人教育和责任教育,思想攀登和文化提升教育可以先行在学生当中的优秀分子中进行实施,特别是在学生党员中大力推进。

3.1以党课为载体,让学生党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党课作为党员学习理论、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党员培养中应作为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规范地开展。在当前全国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中,倡导创新方式讲党课,我们可以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运用各种文化形式,具体生动地表现中华传统美德,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

3.2以经典著作为内容,让学生党员熟识中国传统文化

流传下來的大量经典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经过时代检验的精髓,在学生党员中倡导读原著、看经典,对其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演讲、辩论、表演等各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党员熟识传统文化,从而实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

3.3以支部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党员自觉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强化支部引领作用,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示范作用,将支部活动与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宿舍建设、心理健康、志愿活动等学生密切相关的专项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宣传、监督、管理、带领等方式倡导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等价值追求,丰富“主题党日”学习教育内涵,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Z].2014-03-26.

[2] 何家义.论传统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培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0(03).

[3] 文辅相.论素质与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1997(06).

[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07-29.

猜你喜欢
艺术生思想政治传统文化
艺术生计算思维的培养
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探索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语法翻译法对高考英语艺术生复习探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