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策略

2018-06-06 09:30梁灿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计算教学

梁灿明

摘 要 因错利导是数学教学中的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教学中遇到的错误问题来引导学生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小学四年级计算教学中实施因错利导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则重点研究了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实施因错利导的策略,希望本文能够给予相关教师和学者参考意见,以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四年级 计算教学 因错利导 整理归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计算为后续正确的解题奠定了基础。就当前小学数学计算环节的教学情况而言,仍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进行计算,因此需要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计算错误加以引导,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积极的利用错误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1小学四年级计算教学中实施因错利导的必要性

1.1对计算题目重视度不够

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认为数学中的计算题是不需要任何技巧的,只要会计算就能解决计算题,因此形成了对计算题的轻视态度。同时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缺乏足够的耐心,尤其是计算繁琐的题,还没有计算就直接放弃。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不高,数学成绩落后,而教师实施因错利导策略,从错题入手,让学生在审查错题的同时意识到计算题目的重要性,意识到耐心计算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

1.2计算习惯不合理

在数学计算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将计算的过程写在稿纸上,要求计算过程具体清晰,然而学生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认为写计算过程浪费时间,将计算的关键省略,导致学生最后对数学计算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而教师实施因错利导,以错题作为课堂上讲解数学知识的重点,让学生在认清错题的前提下纠正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

1.3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不足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当中,数学基本知识至关重要,教材中基本知识是学生计算、运算、解题的前提。小学生在做数学运算题的时候需要先考虑题目的类型,考虑题目涉及到的基础知识点,并根据知识点选择合适的计算公式。在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系统,当遇到较复杂的题型的时候就会感到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很多小学生遇到运算题时往往是直接计算,而不考虑题目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导致最终的答案错误。因错利导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发现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学习,最终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

2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实施因错利导的策略

2.1允许小学生犯错

在现阶段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扮演着严师的角色,当小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时候,教师就会采取批评的态度,在长期教师的批评打击下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想法“反正我学习了也不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的意识,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批评学生,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采用温和的态度,允许学生出错,当学生出错的时候积极的引导学生通过错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时候,计算8?4+6?8这道计算题的时候,很多的学生不能有效的将其转化为4??+6??=(4+6)?8=480,而是直接的先计算8?4再计算6?8,这样繁琐而又复杂的计算就会出现计算错误。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允许的态度,允许学生出错,不直接批评,利用这个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的掌握结合律和分配律,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力。

2.2注重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典型例题进行课堂讲解,也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的类型,以此帮助学生避免类似错误的出现,当学生给出正确的计算结果时,应给予鼓励性的话语,如“你好棒啊”、“计算完全正确呢”等,当学生计算错误的时候教師可以采用温和的态度,如“刚才是不是马虎了,再算一次肯定正确”这样的话语,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提升计算能力。

2.3注重课堂互动

学生是教学的主主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让学生充当教学的主导者、参与者。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计算题的解答,让学生从中发现自身的问题,找出他人的错误。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发现错误的同时培养合作能力。或是采用游戏教学方式,教师设计游戏“改错比赛”,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2.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当学生出现错误后并不是直接改正错误就算完成,还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反思,反思出现错误的原因,并思考正确的答案,在思考分析反思的过程中总结经验,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同样的问题再次犯错。在学生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关注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错误,主动找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准备错题笔记本,将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错题整理并记录,将从错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一并写上,帮助日后复习。

2.5转变教学手段

2.5.1利用信息技术

善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展现在多媒体投影中,将出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例举出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到错误所在。利用网络中大量的数学资源,搜集典型的教学案例和错题案例,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2.5.2制作典型课件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往往还没有弄懂运算规律和计算的规则就直接做题,导致出现较多的计算错误,因此教师需要制作典型的课件,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运算的意义。例如在学习数学知识中的等分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制作等分除法的课件,在课堂上借助投影仪讲解等分除法的相关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容易出错的数学问题:修建8000米的铁路,工人每天修建500米,现工人已经连续修建了4天,由于计划变动,剩下的铁路需要在5天内完成,问工人每天需要多修多少米。针对此问题,让学生计算,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认真的阅读题目,很快就得出1200米的答案,这个时候教师需要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题目要求计算的是每天多修多少米,而不是每天要修多少米,这是题目设置的障碍,并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应该为1200-500=700米。根据此类的典型的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意识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2.6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至关重要,儿数学学习中的基本计算能力是关键,小学生只有学好数学,熟练地应用各种数学计算方式才能保障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在掌握数学计算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首先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做题前认真的审题,看清题意。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计算题型不需要审题直接计算就可以,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计算题型也有计算的顺序,计算的法则等。神万体后立即联想题目中所包含的数学基本知识点,明确题目中所包含的数学计算公式,为了保障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教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最后进行验算,检验計算是否正确。

对于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错题,教师不能只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打上错号,这样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错题进行收集与整理归类,要求学生准备错题记录本,将错题的全部过程抄录,并做出正确的解答。

3结束语

教学环节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并以此为据实施因错利导,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与课本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实施因错利导,允许学生犯错,引导学生从错误中进行反思,注重课堂氛围,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和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蔡真艾.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J].新一代(下半月),2012(09):170.

[2] 袁琴.小学数学简算中常见指误原因分析及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03):124.

[3] 欧阳海蓉.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因"错"利"导"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02):86-87.

猜你喜欢
小学四年级计算教学
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阅读教学在小学四年级语文中的教学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