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

2018-06-07 15:55罗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项目信息系统

罗珅

[摘 要]项目信息系统管理需要进行整体构建管理,而传统管理中的信息处理与结构构建的基本方式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与信息系统项目已经不相适应,由此会造成项目管理结构与管理方式相脱节,进而会引发一定程度的管理与项目危机。在此情况下,整体管理研究显得迫在眉睫。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对现有信息系统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存在准确性、时效性、发展性和动态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实质在于信息系统项目缺乏整体性管理,而整体性管理的发展方向则是准确性不断提升、有效性不断提升和可操作性不断提升。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23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02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信息的大量涌现也为信息时代提供了基本的资源保障与调整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系统成为了社会的基本建设项目,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没有完备的信息系统是不可想象的。我国的信息项目发展丝毫不落人后,信息项目以高速度迅速走进千家万户,在未来几年内,手机上网依然是带动农村地区网民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此进行必要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也就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

1 进行整体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信息搜集的零散性。信息搜集在零散性的基础上会导致信息管理的区域分散性,进而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以省级公务员考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为例进行说明,在之前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采取区域性管理的方式。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自负责自身的招生考试,由此各个省市有不同的考试时间,而由于信息管理项目之间的不连通性,考生可以利用时间差参加多次考试。例如,考生在一年之内可以在多个地方参加考试,甚至在一月之内就能参加几个省份的公务员考试。很多时候会出现一个考生被几个地区同时录取的情况,对于招聘单位而言,这种情况会增加招聘支出,而且在一定意义上不利于公务员考试的公平、公正。由此可见,分散性的信息管理会造成社会财富的丧失与社会公平的丧失。对于公司而言,分散性的信息管理会造成各个部门之间不能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无法及时对市场信息作出反应,造成员工离心、市场排斥。由此可见,传统的信息搜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发展的新要求,而且传统的搜集方式对于依赖于信息的信息系统而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不进行有效整顿,零散性的信息项目管理以及在此基础上造成的区域封闭性的数据处理,对于项目本身的影响是巨大的。

2 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的过程

第一,进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整体化,即进行信息搜集的整体化。所谓信息搜集的整体化,就是根据现有的信息过程进行整体化的信息搜集。例如,公司信息系统项目在搜集员工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搜集的不仅是员工的基本体貌特征、年龄、户籍所在地等,还要搜集员工的基本技能情况、工作经验、工资要求。尤其在搜集员工技能信息方面,公司不仅要搜集员工的基础技能,而且对于员工的基本技能的发展状况也要进行必要预期,为之后公司与员工的互动进行相应的信息准备。在员工信息搜集完成之后,公司对于自身的信息也要进行相应的动态搜集与员工信息相组合实现信息收集的整体化。

第二,进行动态化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所谓动态化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指的是根据搜集者与被搜集者的动态发展,实时进行数据搜集,尤其在数据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发展与研究。公司与员工的互动具有代表性,在公司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种类的员工,尤其是在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与员工的互动就成了决定公司发展的关键。同时,员工也在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改变,会有部分员工由于与公司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或者不能够与公司发展相适应而选择了离职,还有一部分员工则是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加入公司的。信息系统项目中局部性的僵化管理是不能适应相应的组织管理模式,所以在公司中需要进行动态化的整体信息管理,对于离职的员工资料要进行相应清退,对于在职员工的资料进行相应整理,对于新加入员工的资料进行相应的储存分类与结构化。然而,不同的员工信息资料统一于公司整体发展的过程中,让员工的发展与公司的动态发展相适应,而整体管理则是发挥基本作用的基本管理方法。

第三,形成完善信息系统的整体管理模式。信息管理不是一时之事,也不是一地之事,而是一个长远的结构性体系。在结构性体系中完整性就成为了基本的体系支柱,如果没有体系的完整性造成的局部整体性管理是区域性的整体性管理。这样的整体性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局部信息系统项目的发展,但是从整体而言会增加整体项目的分割性程度,局部信息系统的发展会更加巩固,分散的信息系统会更加固化,由此造成的危机不亚于相应的局部零散性管理。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公司中施行所谓的能人管理,而又不对信息系统项目进行整体思考,造成在能人进入各个部门之后,对于本部门进行符合自身思考的改造,在一定意义上会提高部门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许在一定时间内也会提升公司的影响力,但是从长远的角度可以看到基本的信息系統已经逐步处于分裂的状态,不同部门相互之间的特性冲突会对公司整体产生不利影响,从而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而完善的信息系统整体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调节各个部门之间的特性发展,使各个部门之间加强合作,逐步实现部门发展与公司发展相适应,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有效整合,完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塑造与设定,并以此为结构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信息系统的项目基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项目内部信息相互交流,为信息交流提供有效的平台,在平台中实现信息发展与交流,实现平台与信息的有效结合,为之后的信息平台发展提供基础性的工作与工程。

3 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的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因此有必要对其整体的发展方向进行必要的研究。本文根据准确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在此分析的过程中,对原有的不足进行弥补,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必要的思考。

第一,准确性不断提升。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可以提升基本的信息协作能力与信息管理能力,而且在信息搜集过程中具有搜集范围广、搜集精度高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搜集的准确性会持续提升,其原因在于搜集与处理技术在不断进步。在搜集技术中,监控器的普遍应用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信息搜集精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越来越多,信息搜集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升,能够减少信息搜集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从而能够提高准确性。信息处理准确性提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的提升,即中央处理器与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之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是人才的广泛进入为之后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人才基础。总之在技术与人才的相互作用下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的准确性会不断提升。

第二,有效性不断提升。有效性不断提升是建立在数据搜集与处理准确性的基础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升数据的现实有效性,即在处理突发情况时,信息数据发挥的作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提升未来有效性,即信息系统项目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预测与管理,制订具有前瞻性的应激事件处理方案,并根据自身的预测与管理进行相应处理,为之后进行相应的操作奠定基础。

第三,可操作性不断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体管理所需要的技术设备越来越简约,集成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高素质的人才来说其可操作性自然也要不断提升。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字符进行相应的系统控制,对于系统中的漏洞能够及时进行相应的管控,从而实现系统的再发展与再建构,使管理系统成为动态的能动系统,及时适应系统相应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不断提升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4 结 语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方式,认为需要进行整体化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化管理,不仅有利于项目的整体发展,还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有效利用,对于项目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因此在进行项目信息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全面的项目信息系统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冬芹,刘英晖.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6).

[2]叶道钦.浅谈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

[3]姚列健.淺谈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管理观察,2011(5).

[4]杨英华.浅议信息系统项目整体管理的实施过程[J].中国科技投资,2013(32).

[5]熊登峰,周海珍.论电力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科技风,2011(9).

[6]张筱舟.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科技风,2012(13).

[7]安利志.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科学时代,2014(13).

[8]龙振华.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中国电子商务,2014(20).

[9]左静敏.论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内网办公系统项目整体管理的经验总结[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5).

[10]马彩霞.论大型信息系统项目的整体管理[J].河南电力,2016(7).

[11]马宁.论Z保险公司销售管理系统话务平台项目整体管理[J].企业文化旬刊,2017(1).

猜你喜欢
项目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企业综合节能信息系统SciMES
工程项目投标策略研究
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探讨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