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研究

2018-06-07 15:55王冰清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税收互联网+互联网

王冰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优化纳税服务,税务系统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互联网+税务”,构建了纳税人便捷办税渠道。本文以“互联网+”为背景,从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了税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税收;信息化;纳税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053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2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意味着互联网由一种技术工具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营造新的生态环境。税务系统为顺应整体发展趋势,2015年9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根据指导意见制订了《“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加快实现税收现代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重要保证。经过几年的信息化建设,税务系统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依托“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了纳税人的满意度和办税质量。

1 “互联网+”时代税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目前,随着各种“互联网+”新业态慢慢出现,“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发展潮流,只有顺应潮流才能抓住机遇。为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满足纳税人日益增长的纳税需求,总局提出的“行动计划”包含图1所示的5大板块、20项行动,不仅需要税务机关不断建设,同时也需要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从而能够优化纳税服务,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1.1 金税三期系统全面上线

金税三期系统自2009年启动以来,经过优化完善后的金税三期在广东、河南、内蒙古地税等6个试点省、直辖市成功上线运行。国家税务总局于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对金税三期的主要应用系统进行了推广应用,到目前为止,金税三期工程已进行全面运行、完善和验收,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務于纳税人,提高税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对实现“降低税务机关征纳成本和执法风险,提高纳税人遵从度和满意度”的税收征管改革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税三期着眼于统一国、地税税收管理系统,由于其规范使用了统一的数据要求,集中了全国范围内的数据口径,从而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一次性采集,减少了纳税人和税务工作者对大量涉税资料的重复报送流程,并通过集中涉税数据,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利用数据信息。金税三期系统依托这些数据进行评估和云计算,对纳税人进行比对和分析,可以有效杜绝虚开、代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帮助企业规避不法分子利用漏洞进行财务风险活动,从而能够保护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税收机关依托金税三期平台,解决了数据传递不规范、不及时的问题,能够将涉税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完善了外部信息交换系统,实现了涉税信息在国税与地税之间的共享共用。

1.2 电子税务局推广上线

为方便纳税人,实现线上智能化、线下便捷化,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的电子税务局在全国各省辖市的国、地税逐步上线运行。电子税务局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为纳税人提供了传统的实体办税服务厅的各种涉税服务,使办税流程更加透明。纳税人可以在网上发起办税事项,也可以随时查看了解业务办理情况,降低了证纳双方的成本,满足了纳税人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了税务人员的办税效率,能够为纳税人提供如影随形的办税服务。

电子税务局使用影像化、电子化资料代替纸质材料进行报送,能够与税务系统内部使用的金三系统进行无缝对接,为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条件,使税务工作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也缓解了办税服务厅的压力,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转向纳税服务。同时,电子税务局能够保证纳税人信息在税务部门内部进行流转时的一致性和共享性,从而降低了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提高了纳税人的遵从度。

1.3 税收政策宣传渠道多样化

在“互联网+”时代,税务系统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互帮互助,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纳税人,税务系统就必须要让服务对象充分参与其中,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接纳纳税人、社会公众以及税务工作者对税收工作提出的改进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不偏离发展轨迹。2017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进入第4个年头,各地税务机关着力于让纳税人办税更省心、更舒心、更顺心,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措施,成效显著。

税务系统坚持遵循“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服务理念。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已经成为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主要沟通渠道,除此之外,全国各省辖市国地税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发使用了微信公众号、纳税人学堂、APP应用等智能化宣传推广渠道,方便纳税人进行政策咨询、涉税查询、投诉和举报等,同时根据税务系统中的纳税人信息,为纳税人提供“量身定制”的普法宣传、纳税提醒、催报催缴等服务。

2 “互联网+”时代税务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涉税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发展的关键点

在“互联网+”时代,涉税信息面临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信息化基础建设不完善成为信息安全的潜在威胁,如信息中心设施建设不规范,消防、防雷、防震等不完备,供电设备不稳定等都成为了信息安全隐患。同时,计算机犯罪活动开始日益增多,将税务系统的漏洞作为主要的攻击对象,虽然在税务机关内部将内部网站和互联网进行了人工隔离,但计算机病毒无处不在,不能够保证绝对安全。

2.2 数据质量问题制约税收工作正常开展

必要数量的高质量数据为税收专业化管理提供了前提。前期税务工作者对数据质量认识不够,再加上纳税人报送的数据参差不齐,导致基础数据不全面,审核也不到位,后续补录或修正工作更加繁杂。由于与外部系统使用的数据口径不统一,关联度也不强,导致各个系统查询出的数据不一致,从而使在该数据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活动也缺乏可信度。数据质量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会使系统产生大量的冗余数据,从而会影响影响系统效率。

2.3 税务工作者接受信息化的速度缓慢

基层税务工作人员的年龄偏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由于年龄限制,这些工作人员通常不能熟练操作电子设备,在使用税收系统时只能按照机械化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操作较慢、正确率较低。这些工作人员的基础知识都不够扎实,从而不容易接受新知识、新理念,不能将信息管税理念融入税收日常工作中,从而导致税务系统内部信息化在基层单位推进较慢,不能有效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

3 应对“互联网+”时代税务工作挑战的策略

3.1 完善基础设施

第一,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建立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改善基层税务系统的网络运行环境。第二,根据业务需求引进最新的税务管理系统,并及时淘汰落后的旧设备。第三,税务机关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

3.2 提升税收数据质量

面对数据质量问题,税务机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规范操作流程、统一数据口径和采集标准,避免产生重复、冗余、错误的原始数据。同时,税务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积极推进外部信息交换平台和共享平台建设,拓宽信息采集传输渠道,最大可能地获取完整、真实的原始数据,从而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活动。

3.3 健全税务机关内控机制

第一,建立長效的监管机制,规范税务工作流程,实行考核奖励机制,增强税务工作者的责任心。第二,税务机关要定期开展税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将系统的基本操作、系统升级业务与其他业务相融合,对于未使用过的新业务,要着重对基层税务工作者进行适当的培训,确保业务操作的高效、准确。

4 结 语

为了推动税收工作正常开展,税务机关要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与纳税人建立“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新型征纳关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随着“互联网+”不断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中,税务机关也搭上了“互联网+”时代的顺风车,极大提高了税收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在这种形势下,税务系统要主动顺应“互联网+税务”的潮流,适应税收新形势改革,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为纳税人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纳税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枝清,孙建铖.“金税三期”背景下如何做好互联网信息采集 助推纳税评估[J].天津经济,2017(7).

[2]姚琴.电子税务:以大数据推动智能化管理[J].世界电信,2014(Z1).

[3]朱正整.始于纳税人的“互联网+税务”畅想[J].中国税务,2017(1).

[4]张景华,彭骥鸣.纳税人需求调查机制研究[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11(5).

[5]刘珺营.如何提高税收数据质量[J].中国税务,2016(2).

[6]陈均宝.完善“金三系统”推进依法治税[J].经济研究参考,2016(17).

[7]梁裕恒,梁志刚,周逸飞.“互联网+”对税务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24).

[8]许卉,唐兴春,李静敏.面向纳税人的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绩效评估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4(4).

[9]许卉,唐兴春,李静敏.税务信息化运维服务呼叫中心激励机制有效性验证[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23).

[10]白雪.重建税务信息系统构架 推进税务信息化持续发展[J].企业研究,2011(20).

[11]刘建秋.美国国税局1998年税收信息化改革研究及对金税三期工程建设启示[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12]蒋丽斌.税务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基于“诺兰”阶段模型的分析[J].财务与金融,2009(5).

猜你喜欢
税收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税收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