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研究

2018-06-07 15:55连锲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

连锲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我国高校为促进校园教学管理,逐渐加大对校园网络、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如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平台不同、数据共享难度大、管理标准不统一等,本文从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規范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08.1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08-0-02

0 引 言

随着各大高校对校内教学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现今国内高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看,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将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结合起来,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管理教学,借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发展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1 高校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符合高校招生要求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学生数量的增加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如何加快发展,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成为当下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信息化建设的原意是指商业品牌利用随科技发展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对自身品牌进行管理的方法与过程。高校信息化建设指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更好地辅助学校进行工作管理。规范化管理原本是企业针对其发展不断总结完善的高效管理方式,其主要体现在各种制度与条例方面。在发展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将公司的章程与近期发展需求进行合并统一,并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与条例,让管理者可以高效地进行管理,促进公司产能最大化,效率最大化。高校教职工的管理与公司职员管理有共同之处,将规范化管理运用到高校管理中,实现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管理的高效运转。用条例和制度去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加强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改革现有的、落后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式,进行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

2 高校管理建设中信息化与规范化的关系

高校管理建设应采用信息化建设为辅、管理规范化为主的方式进行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规范化相辅相成,合理利用信息化将能够更好地促进管理规范化,进而减少信息化建设的阻力。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学生信息量激增,处理信息过程复杂。在此条件下,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对现有的硬件设备进行更换,对相应的软件进行升级,并购进成熟的管理系统,如教学管理系统和宿舍信息管理系统等,并对这些系统进行改进,以适应学校需求。学校投入资金量大,但往往现实成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学校所购买或开发的管理系统现今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管理系统有缺陷,直接购买的系统与学校具体状况不匹配,需要进行再次开发改造。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高水平技术人员,在改造系统时遇到的问题无法完美解决,总会留下各种缺陷,当缺陷数量较多时便会导致使用过程受限制。另一方面,使用系统进行管理的工作人员对系统不熟悉,出现各种问题后还需开发改造的人员进行处理,从而会降低工作效率,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目标。管理规范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实现系统、教学、管理三方面完美融合,以科学的、规范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创建高效的问题反馈处理机制,正确地处理信息化与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信息化建设是为教学服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管理效果、优化教学管理流程。而规范化管理是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只有管理层次条理清晰,才能快速推进信息化建设。

3 高校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各部门之间使用平台不统一,信息共享难度大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由于学校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领导之间观念不同,导致各部门之间使用的管理系统不同,从而不利于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同时,各部门之间责任界限不清晰,出现问题后各部门间相互推脱,难以追究责任。多个管理系统并存,造成管理资源浪费,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同系统间信息难以统一,采集信息的成本会更高。新生入学时,安排宿舍、制作校园卡,部分高校还设置有门禁,这些方面都需要使用学生信息,但这三个方面隶属不同部门,由于使用的系统不统一,导致学生信息难以转接。一方数据出现问题后,需要重新收集制作相应信息,若能够使用统一的管理系统,可以从另外两个部门拷贝信息,从而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追究其根本原因,高校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时,大部分是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购买相应的系统,造成系统局限性较大。在后期进行系统改造时,更是为了方便本部门工作进行改造,进而再次加深了系统的局限性。由于系统平台不一样,数据储存也不一样,在其他部门需要使用数据时,因数据结构不同、信息储存方式不标准,无法进行数据迁移

3.2 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开放程度低,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

各部门系统经后期改造后更适合该部门进行工作,但从另一方面考虑,不能够满足非管理人员的需求,教师与学生无法使用该系统。教师部分功能无法实现,需要向相关管理部门反映,然后该部门工作人员再进行处理,增加了工作的复杂程度,从而会浪费时间,同时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该缺陷最直观的表现是,教师自己无法打印班级花名册,无法进行调课、停课操作,最后所有的工作全部要由管理部门来完成。若在改造系统时充分认识到反馈机制的重要性,将教学工作与管理系统设计改造相结合,扩大系统的使用面,完善健全反馈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

3.3 工作人员的能力不足

熟悉管理系统中各项功能如何运用,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大部分工作人员还停留在管理系统基本操作层面,只能进行基本的操作,稍微涉及系统开发改造问题便无从下手,遇到问题难以解决。随着信息化建设的逐渐深入,作为教学工作的管理者,要足够了解管理系统,根据不同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分析解决问题。

4 高校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4.1 建立相关制度

结合企业规范化管理模式,高校要建立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条例,以规范化的、严密的、适应性强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督促工作人员加强自主学习,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要以制度条例实现管理的程序化,使教师与学生的反馈能够得到及时回应,进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4.2 整合资源,对教学管理系统发展进行规划设计

教学管理系统联系着学校内各个组织结构,教学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影响着全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高校应结合教学管理系统的特点与高校本身的现实状况,将资源进行整合,统一进行未来发展规划设计。在进行规划时,高校可以借鉴国内外高校管理系统的发展建设过程,结合本校管理系统发展遇到的困难,制定适合本教育管理系统的发展路线。

4.3 规范信息數据,尽最大可能使用统一的管理平台

各部门系统数据库都是根据学校统计的报表建立的,在对信息进行编码时较为随意,造成数据编码不标准,共享数据难度大。同一个数据在使用时,经多个部门多次输入,并在不同平台保存。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高校可以对各部门的系统进行整合,研发或直接定做适合各部门发展的大型数据平台。在新定做大型数据平台时,高校要将信息资源整合进行统筹规划,对各部门之间信息的采集、储存、编码规范化,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使各部门可以共享数据库中的资源。

4.4 规范信息化设备

在信息化建设时,部分高校在采购设备时都是选择新型高档的设备。当今科学技术更新越来越快,与信息化相关的技术设备更新速度也在逐渐加快,高校在选择设备时,要选用适合现今学校发展状况的设备。在软件方面,不论是开发管理软件还是直接购买软件都应以花费适中、实际应用水平高和符合发展状况为主。

5 结 语

高校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得到了明显提升,但也随之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各部门之间使用系统不统一、信息共享难度大等。同时,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也存在开放程度低、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工作人员能力不足等问题。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高校应注意与规范化管理同时进行,以优质的管理辅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此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高校应完善各种相关制度,在规范化管理方面,对教学管理系统发展进行规划设计,规范信息数据、信息化设备,尽最大可能使用统一管理平台等。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凤毅.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

[2]杨承梁.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J].科技信息,2009(28).

[3]刘瑜.高校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高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6(15).

[4]刘卫东,谢志勇.浅谈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商品与质量,2015(48).

[5]何玉环.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

[6]蒋东兴,许庆红,谢矜,等.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思路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3(12).

[7]胡伏湘.高校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5(10).

[8]李逢庆,桑新民.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9(1).

[9]周平红,杨宗凯,张屹,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来自“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调研[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猜你喜欢
高校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