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心问题简约课堂教学

2018-06-08 08:06王欢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简约核心问题开放

王欢

【摘要】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应从核心问题入手,紧抓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构建语文课堂的简约与开放。

【关键词】核心问题 简约 开放 课堂教学

著名语文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们都努力地追求着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我认为应该从核心问题入手,构建简约、开放的语文课堂。

“核心”指的是事物最重要、最关键的那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事物的生存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抓住了这个“核心”,围绕它进行设计,才能让课堂变得简约、开放。

简约不是要删减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知识容量,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本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2011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所以,简约、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充分体现以生为本这一教学理念。

下面,我将以自己执教的《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谈一下紧抓核心问题,实现语文课堂的简约与开放。

一、利用核心问题让课“瘦下来”

一节课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取舍。正如孟子所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抓住其核心问题,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和简明的教学过程。

如执教《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二课时时,我紧抓“这是_________的南沙群岛”这一核心问题,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抓住关键语句,感受南沙群岛迷人的风光和富饶的物产,培养学生热爱、赞美南沙群岛的感情。

3.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并练习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语文课文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对文章当中每一个用得精妙的词语、句子进行品析,从而体会出作者表达的内心情感。在核心问题“这是_________的南沙群岛”指引下,学生借助关键词句在头脑中描绘南沙群岛的样子。另外,还可以穿插学习文章的构段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让教学变得清晰、明朗。

目标设定好之后,过程也随之而出。从导入部分开始,我就将核心问题抛给了学生。先是出示了三行词语:①星罗棋布 生息繁衍,②难以计数 用之不竭,③水天相连 清澈明亮 碧波浩渺。接着让学生进行朗读,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规律,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方面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果然,学生在朗读过后,都能说出第一行词语是写南沙群岛的岛屿多及其历史,第二行词语是介绍南沙群岛的宝库,第三行词语是形容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

这时,我适时进行引入:“让我们走近课文,细细地看一看‘这是_________的南沙群岛。”随即进入第二环节的学习。通过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和小组合作学习,来不断更改脑海中对于南沙群岛的“印象”。

最后,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语句,来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对南沙群岛的热爱、赞美之情。

二、利用核心问题让课“漏出来”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过程。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必要设置“天衣无缝”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相反,应该做到让教学有所留白。

留白能够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探索、发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那么,如何在核心问题的引领下,让教学有所留白呢?我认为可以借助非“线性”教学预设,即一个问题有多种回答,一项任务有多种努力的方向,即开放式的提问引出开放式的回答,来促进课堂的多种“生成”,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依据提问的内容,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知道了南沙群岛在祖国的最南端。”“知道了南沙群岛的岛屿很多。”“知道了南沙群岛还有个动人的传说。”我根据他们的回答,再抓住一些重点语句展开讲解。

师:你从哪些地方知道了它的岛屿多。

生:二百多座、星罗棋布。

师:星罗棋布是什么意思?谁能为我们解惑?

生1:像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

生2: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师:还有补充的吗?

生1:片片。

生2: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让我们知道了南沙群岛不仅多,而且美。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那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还知道了它有个动人的传说。

师:这是一个怎样动人的传说?请你想象一下仙女撒下珍珠时的样子。

……

师:你觉得“这是_______的南沙群岛”。

生1:这是岛屿众多的南沙群岛。

生2:这是历史悠久的南沙群岛。

生3:这是辽阔的南沙群岛。

生4:这是有着动人传说的南沙群岛。

采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不仅能引出学生对文本的多种解读,还解决了文本的一些难点,如对“星罗棋布”这一词语的理解。最后,通过自然地出示“这是_______的南沙群岛”,让学生对这一段描写的南沙群岛有了一个总的认识。这样的提问留白不仅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会使他们感受到阅读所蕴藏的魅力与乐趣。

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仍旧抓住核心问题,设计开放的提问,“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展开教学内容。但与第一自然段教学不同的是,在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我对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留白,让学生借助课外查阅的南沙群岛石油储存资料,更深入地去体会了南沙群岛的资源丰富。并且,我还指出这一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结构。同时,引导学生与曾经学过的课文《北大荒的秋天》進行对照,明白这一写作方法的巧妙。

著名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开拓读者的想象。”现在的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配有大量插图,这些插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依据课文插图,巧妙设置留白,是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重要凭借。进行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时,我先是让学生找出描写南沙群岛美丽的词语、句子,再结合插图,谈谈如果他此刻站在那里,会是怎样的感受?将静态的图转化为动态,从中感受作者此刻想表达的内心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三、利用核心问题让课“透起来”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开放式的学习。我利用核心问题“这是______的南沙群岛”的深入学习,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南沙群岛除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外,它还有什么呢?请阅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生:中心句是: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师:它迷人在哪里呢?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生:天、海。

师:还有吗?

生:还有海洋动物和浪涛。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出示的要求,自学这一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2.用横线画出你认为写出南沙群岛美丽的句子、词语,并说出美在哪里。

3.用自己的情感朗读将它的迷人表现出来。

师:哪一个小组先来为我们展示?

生1:“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写出了天和海的美。

师:其他小组有什么补充吗?

生2:这是一个暗喻,将天比作了蓝玉,海比作了翡翠。

师:你说得真好!对这一句,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美?

(生读)

生1:我觉得这一句“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很美。

生2:龙虾、燕鱼、海龟的颜色很多,都不一样。

生3:让人看了很舒服。

师: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读)

生:我觉得这一句“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很美,它将浪花比作了人,写出了它的活泼。

师:谁能读出它的活泼?

(生读)

师:同学们真棒!那现在,你觉得“这是_______的南沙群岛”。

生:景色迷人的南沙群岛。

师:难怪,我们的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引读)“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齐读)

学生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所以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开放式的学习。在“这是________的南沙群岛”核心问题的持续深入学习下,学生对南沙群岛有了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这是历史悠久的南沙群岛,这是资源丰富的南沙群岛,这是景色迷人的南沙群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课堂也实现了简约与开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核心问题仿佛是黑夜中海面上的灯塔,照亮着船儿前进的方向。它不仅串联起了整个语文课堂教学,还通过巧妙地借用多种方法,让语文课堂“瘦下来”“漏出来”“透起来”。所以,千万别小看了它,它必定会为你带来难以想象的惊喜。?筻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赵静.简单课堂演绎精彩[J].网络科技时代,2008(22).

[3]朱晓剑.小学阅读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简约核心问题开放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冰山理论视角下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读
浅析服装中“少即是多”原则的应用
浅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