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

2018-06-08 12:55丁凡余韩开宗刘丽芳陈年伟邹雪余金龙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黑膜薯率白膜

丁凡 余韩开宗 刘丽芳 陈年伟 邹雪 余金龙

摘要:为了探索紫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以不覆膜为对照,研究了黑膜和白膜对绵渝紫11鲜薯产量、大中薯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能显著提高紫色甘薯的鲜薯产量,覆黑膜和白膜比不覆膜分别增产14.64%和7.81%,其中覆黑膜增产极显著;覆膜后紫色甘薯的大中薯率分别提高15.54个百分点和14.72个百分点;覆膜还能提高紫色甘薯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投入产出比,覆盖黑膜,紫色甘薯净收益增加11 643.90元/hm2,收益增加52.73%;覆盖白膜,紫色甘薯净收益增加8 799.80元/hm2,收益增加39.85%。覆膜后,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其中以覆盖黑膜效果最佳,在紫色甘薯种植中,推荐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关键词:紫色甘薯;地膜覆盖;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08-0014-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08.003

Study on Cultural Technology of Purple Sweet Potato with Plastic Mulching

DING Fan,YUHAN Kai-zong,LIU Li-fang,CHEN Nian-wei,ZOU Xue,YU Jin-long

(Mian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Sichuan Province,Mianyang 621023, Sichuan,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high-yield cultural technology of purple sweet potato, black plastic film and white plastic film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lastic mulching on fresh yield, rate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tuber and economic benefit of purple sweet potato variety Mianyuzi 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stic mulching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fresh yield of purple sweet potato. Compared to no plastic mulching, black plastic mulching and white plastic mulching increased the fresh yield by 14.64% and 7.81% and increased the rate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tuber by 15.54% and 14.72%, respectively. Plastic mulching could als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purple sweet potato and increase the input-output ratio. The net income increased 11 643.90 yuan/hm2 by black plastic film mulching, with an increase of 52.73%. The net income increased 8 799.80 yuan/hm2 by white plastic film mulching, with an increase of 39.85%. The effect of increasing fresh yield and economic benefit by plastic mulching was very significant, especially by black plastic film mulching. Therefore we recommend the black plastic film mulching in purple sweet potato planting.

Key words: purple sweet potato; plastic mulching; fresh yield; economic benefit

甘薯是四川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居于水稻、小麦、玉米之后,排第四位,常年种植面积在67万hm2以上[1]。 四川省是传统的淀粉加工区域,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调研,在绵阳市除有产业化龙头企业光友薯业、白家粉丝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外,仅绵阳市三台县还有大大小小的甘薯粉条粉丝加工企业、作坊等近300家。由于产业发展特点,一直以來,四川省种植的甘薯主要以淀粉型甘薯为主,紫色甘薯种植极少。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紫色甘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保健作用也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开展紫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也正是顺应了这一产业发展需求。

地膜覆盖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积温,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和潜在腐殖质的分解[2-4],覆膜还能提高甘薯的光合效率,增强甘薯光合生产能力和能量的转运速率[5]。此外,地膜覆盖还能协调甘薯茎叶生长,提高净同化率,加速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转化,有利于甘薯高产[6]。

在北方地区,人们对甘薯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很多,而在四川省,人们对于甘薯地膜覆盖研究较少,至今仅见3篇关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的报道[7-9],对紫色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开展紫色甘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对于指导四川省紫色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所用的紫色甘薯材料为绵渝紫11,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西南大学共同选育的紫色甘薯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四川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其突出特点是薯型好,食味优。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3-11月在绵阳农业科学研究院院内试验基地进行,共设计了覆盖黑膜、覆盖白膜和不覆膜3个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20.00 m2,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小区为6行区,行距0.83 m,行长4.00 m,株距0.20 m,每行种植20株。试验于6月2日种植,11月1日收获,生育期152 d,覆膜处理统一采取先扦插,后覆膜方式进行,地膜宽度为1.00 m,厚度为0.04 mm。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膜覆盖对绵渝紫11鲜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地膜覆盖对绵渝紫11鲜薯产量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其中以覆盖黑膜效果更好,鲜薯产量达35 626.50 kg/hm2,分别比不覆膜增产14.64%,比覆盖白膜增产6.83%,覆盖白膜也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比例为7.81%。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表明,与不覆膜相比,覆盖黑膜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覆盖白膜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覆盖黑膜与白膜相比,二者差异不显著。

2.2 地膜覆盖对绵渝紫11大中薯率的影响

尽管中国部分区域迷你薯市场销售价格高,效益好,但是农户生产的甘薯销售仍以大中薯为主,农户生产出来的小甘薯不收获或者收获后饲用,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大中薯率是影响甘薯产量与农户效益的重要指标。

从表2中可以看出,覆膜后,绵渝紫11的大中薯率接近90.00%,覆盖黑膜和白膜都能明显提高绵渝紫11的大中薯率。这与刘丽莎等[9]2015年对四川丘陵山区地膜覆盖对西成薯007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其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地膜对收获期甘薯大中薯率没有明显差异。推测这可能和甘薯品种类型与品种自身特性有关,其研究不覆膜处理的西成薯007为淀粉型甘薯,大中薯率非常高,已接近90.00%,提升的潜力不大,而绵渝紫11为鲜食型紫色甘薯,品种自身大中薯率较低[10],该品种在四川省区试中平均大中薯率仅66.00%,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与潜力。本研究中,覆盖黑膜和白膜后大中薯率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5.54个百分点和14.72个百分点,这与刘丽莎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黑膜与白膜处理,大中薯率比例相当,黑膜处理大中薯率为89.89%,白膜处理大中薯率为89.07%。

2.3 紫色甘薯地膜覆盖经济效益分析

从生产成本投入来看,各种处理的种薯、肥料、机械使用是一致的,成本也一致。而人工的一致是因为本区域农户种植甘薯不用农药,农户除草都是手工作业,因此,此处在计算人工成本时,覆膜与除草用工数是相同的,而育苗、栽插、收获的用工也相同,因此成本也相同。覆膜主要是增加了地膜的投入,生产上,黑膜略贵于白膜,投入也相应都略有增加(表3)。

从表4中可以看出,尽管覆膜的总投入略高于不覆膜,但是由于鲜薯产量增加,覆膜的产值也高于不覆膜。通过覆盖黑膜,绵渝紫11的纯收入比不覆膜增加了11 643.90元/hm2,收益率增加了52.73%,纯收益增加效果极显著;覆盖白膜,绵渝紫11的纯收入比不覆膜增加了8 799.80元/hm2,收益率增加了39.85%。通过覆膜,可以提高紫色甘薯的投入产出比,其中,黑膜的投入产出比最高,为1.00∶3.72,覆膜栽培紫色甘薯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3 小结与讨论

甘薯封垄前,通过地膜覆盖,土壤能更好地吸收和贮藏太阳辐射能,土壤受热增温快,散热快,可提高甘薯生长过程中的积温[12,13]。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土壤表面雨水的冲刷,能保持根层松软,更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后期薯块膨大。此外,覆膜处理前期可以显著促进甘薯营养生长,为中后期甘薯块根的迅速膨大奠定良好的丰产基础[7]。

结果表明,覆盖地膜能提高紫色甘薯的鲜薯产量,覆盖黑膜和覆盖白膜分别比不覆膜增产14.64%和7.81%,其中覆盖黑膜增产效果更好。覆盖地膜对提高紫色甘薯的大中薯率有非常好的效果,覆盖地膜,紫色甘薯的大中薯率分别提高了15.54个百分点和14.72个百分点,覆盖黑膜与白膜对紫色甘薯大中薯率提高的效果基本相同。由于覆盖地膜能提高紫色甘薯产量和大中薯率,从而提高了紫色甘薯种植的经济效益,覆盖黑膜,紫色甘薯净收益增加了11 643.90元/hm2,增加率为52.73%,覆盖白膜,紫色甘薯净收益增加了8 799.80元/hm2,增加率为39.85%,投入产出比更高,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此外,由于黑膜遮光性好,能防止田间杂草生长,减少了人工除草作业用工。因此,在紫色甘薯种植中,为了追求高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采取黑色地膜覆盖。

参考文献:

[1] 阎文昭,赵 海.能源专用甘薯与燃料乙醇转化[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12.

[2] WANG X F. High-yielding culture techniques for planting sweetpotato covered with plastic film[J].Guangxi Agriculture Cultural Science,2005,36(2):179-180.

[3] 吕周林,吕德伟,邓建平,等.旱地间套种夏甘薯的各种覆盖物增产效果[J].作物杂志,2000(1):29-30.

[4] 姜成选,张学芝,于文东.甘薯覆膜栽培的生物效应及增产机理初探[J].作物杂志,1998(1):25-26.

[5] 张 磊,林祖军,刘维正,等.黑色地膜对甘薯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80-86.

[6] 宋吉轩,毛堂芳,李 云.地膜覆盖对食用型甘薯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2,29(8):920-921.

[7] 丁 凡,余金龍,余韩开宗,等.高淀粉甘薯品种绵南薯10号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作物杂志,2013(6):110-113.

[8] 刘丽莎,唐明双,黄迎冬,等.地膜覆盖对甘薯土壤含水量及土层温度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9):76-78.

[9] 刘丽莎,何素兰,李育明,等.四川丘陵地区地膜覆盖对甘薯营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5):82-84.

[10] 丁 凡,余金龙,刘丽芳,等.甘薯新品种绵渝紫1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63,66.

[11] 张允刚,房伯平.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79.

[12] 陈发炜,赵建国.山区覆盖地膜甘薯增产原理与高产开发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1(6):5-6.

[13] 苏文瑾,雷 剑,王连军,等.不同地膜覆盖对淀粉型和紫色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2):5417-5420.

猜你喜欢
黑膜薯率白膜
可降解黑色地膜覆盖对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超级黑膜”能吸收几乎所有光线
鸡蛋上的“黑膜”不致癌
汽车A柱外饰黑膜的产品工艺设计及其施工方法研究
不同收获期对甘薯“金徐薯69”产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白膜和不同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产量相关指标影响
不同材料组合覆盖对油茶林地水热状况的影响
凉山州马铃薯“青薯9号”早春(冬)作栽培技术研究*
不同光质影响桃果实品质
白酒巧去腌菜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