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8-06-08 14:05周春霞
商情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初中阶段生命教育实践研究

周春霞

【摘要】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为了学生自身的成长,其职责是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塑造一个丰富的灵魂。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时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阶段。对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探索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生命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研究进行生命教育的新方法,对初中阶段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初中阶段:实践研究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2007年1月公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凋查分析报告》显示:每五个中学生就有一个曾考虑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做过自杀计划的占6.5%。这项调查数据令人看了尤为震惊。目前初中阶段学生不重视生命的事件呈上升趋势,网上一个个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人生的重要时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生命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一、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教师对开展生命教育重视不足

如今部分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将分数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在考试中并不重要,这便造成学校领导及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普及程度不足。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众学校虽然对外宣称素质教育,但对内为提成绩,仍然走应试教育之路,将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学生都施加过重的压力,也导致学生自身对生命教育缺乏足够认识。这都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生命教育的进行。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内容不完整

本文通过对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调查发现,教材中分为自然生命教育、社会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三部分,但其中性知识教育内容较缺乏。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初中阶段学生逐渐出现早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中学生自制力差,缺乏性知识教育,无法正确处理男女之间关系,由于易冲动的个性容易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对自身及他人都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初中阶段加以性知识的教育对中学生是极为有利的。

(三)开展生命教育方法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道德与法治教师多以讲授法和演示法开展生命教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初中阶段的学生注意集中度较弱,道德与法治教师如果不针对学生需要开展教学,会使生命教育效果降低。教师机械的讲授课本知识,学生的集中性便难以长久保持,再加上教学进度的加快,更加无法激发学生对此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学习生命教育的积极性降低。因此,为了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效的开展生命教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去改进教学方法。

二、道德与法治课开展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学校、教师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关键是需要教师及学校对生命教育给予必要的重视。为提高生命教育的开展度,教师自身应加强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从各方面了解生命教育的知识,为开展生命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另外,学校也应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校园期刊、校园报等对生命教育进行宣传,使校园充满生命的气息,让生命教育深入教师、学生的内心,慢慢熏陶着学生们的心灵。再者,可在校园图书馆增加一系列生命教育的书籍,鼓励学生去主动阅读,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重视。

(二)完善生命教育的内容

本文在以上内容中提到过,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缺乏性知识的教育,以及自然生命教育中求生教育内容也较缺乏。初中时期是学生的青春期,早恋现象的出现使得加强性知识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若性教育引导的不足,可能会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好影响。因此,初中阶段加强性知识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其次,初中阶段除了要加强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教育,对学生开展求生技能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层出不穷,家庭中用水、用电、用气、安全上网等,都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出现意外情况应怎样避险。行走在马路上交通安全知识,也需要教师教授给中学生。遇到突然发生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学生该如何自我保护,这些都需要安排进生命教育的课程中,让学生重视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自救白助。

(三)加强对教师生命教育培训

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讲授生命教育的主体,对生命教育开展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加强教师生命教育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对教师进行生命教育的培训,使教师能结合自身经验对生命教育产生正确的认识,并能形象的将生命教育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在意义。同时也能使道德与法治教师不将自身负面情绪带入课堂,尊重学生生命,尊重学生间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四)开展多样的教学方法

生命教育本身是较为一个枯燥的过程,因此,为激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生命教育。可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对话教学法:教师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可多加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激發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运用对话教学,使得生命教育课不再枯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沟通,也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与关心,课堂气氛不再紧张,学生身心也得到较好放松。

创造情景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为提高生命教育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应多加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感体验。通过逼真的情景模拟,使学生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更加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三、结束语

初中是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学校、教师应多加给予教育,在这阶段生命教育的开展也变得尤为重要。虽然目前国家逐渐对生命教育给予重视,但生命与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着重考虑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望学校、教师及社会多加重视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的开展,使中学生健康安全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田长美.初中生命教育探索:问题与对策[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3(2)

[3]胡文国.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生命教育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7)

[4]印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四所中学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7(5)

猜你喜欢
初中阶段生命教育实践研究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