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地方高校现代职业教育策略研究

2018-06-08 14:05李钢
商情 2018年16期
关键词:职业化应用型院校

【摘要】职业教育是应用型地方高校综合改革的必由之路。应用型地方高校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三大必要性:实体经济的高端需求:现代行业人才的要求;适应群众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根据必要性进行的策略包括:基于学科渗透的职业教育:基于院校合作联盟的职业教育;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培训职业化等方面。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高校;现代职业教育;策略

一、应用型地方高校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必要性

(一)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高端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要适应新时期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的高端需求,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良性互动。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确保结构调整期的平稳过渡,促进转型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增长,我们必须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特别是培养一批高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一方面面临着大批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面臨着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与职业教育体系之间是否有强有力的支持。

(二)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是现代行业人才的要求

在新时期,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加工技术的提高,现代农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现代产业进入了视野。这些现代产业不仅需要实践者实践自己的技能,还需要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用专业智慧引导他们。职业教育应充分体现新的人才需求变化和应用型人才结构,以培养现代技术岗位所需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三)现代职业教育建设是适应群众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职业。社会应该建立一种满足他们需要的机制,即发展职业教育。新时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教育投入意识的提高,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异常广泛和强烈。广泛的公共基础决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不再坚持单一的职业资格教育形式。它需要拓展其内涵,实现职业资格教育与非学位教育的整合。

(四)职业个人发展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应适应现代社会职业人才个体发展的普遍需要,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本质。面对复杂多变的专业环境,现代专业人才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目前正在研究或从事的专业或专业在几年后很可能消失。在国外的教育理论体系中,有两种教育目的,一种是可能的教育目的,一种是必要的教育目的。这里的可能的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职业。

二、应用型地方高校进行现代职业教育的策略

(一)基于学科渗透的职业教育

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要明确开展不同学科的初级职业教育的任务,不同的课程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在教材的编制和建设中,应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充分利用不同的职业背景来呈现知识,表现出多种职业角色的知识,通过知识导入、知识应用和知识扩展等多种形式,以及在教材中的职业角色,增强教材的生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角色扮演和职业情景模拟等活动,以知识学习为主要目的。此外,它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职业认知和职业体验情境,引导学生接触课程知识和职业生活,同时提高学术知识学习的效率,也起到了职业教育的作用。

(二)基于院校合作联盟的职业教育

院校合作联盟是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职业教育与应用型院校教育的联系,职校业院校的联盟建设不仅要体现在职业院校内部之间的互联,还应体现为职业院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的合作。虽然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广大高职院校的弱点就是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人才方面缺乏经验。为此,广大高职院校应积极和专业对口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结成合作联盟,寻求后者在学术人才培养方面的“通识性”、“专业性”方面的经验指导以及在课程、技术、师资等资源方面的支持,在训育学生普通学术素养的基础上培养综合发展的职业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高端的技术技能岗位需要“工程型”和“智慧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目前一方面高职院校不具备培养本科尤其是研究生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条件,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性较强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方面也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现有双方条件都有限的情况下,应在高职专科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之间建立合作联盟,发挥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各自资源优势,进而双方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交流、共建共享、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实现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智慧型”和“实用型”的双重需求

(三)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培训职业化是职业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

职业继续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因此,应将通识教育的基本概念融入职业培训之中。从综合通识教育基本要素的大规模职业教育的角度看,发展职业继续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职业继续教育虽然是功利性、即时性和实践性的,但并不意味着它所培养的技术人员只能是“专业”而不是“专业”,否则就不是合格的劳动者。这与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和专业精神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职业化培训是普通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交叉融合的重要体现。其目的是从普通学术文化教育的角度,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如共同的职业情感、职业态度和职业信念。因此,职业继续教育应将职业培训理念渗透到培训课程、目标和教学的全过程,避免过于功利性的“技能培训”教育模式。以制定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目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整合职业化:在培训行业企业的基础上,将专业态度、职业化和职业化等专业知识模块渗透到专业培训课程体系中,并设定具体的工作礼仪、职业文化、职业规范等文化知识与职业要求相结合的专业职业,培训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为基础,深入职业生涯现场。

参考文献:

[1]李钢.满族特色小城镇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青山沟镇旅游景观规划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3):219-225

[2]范唯,郭扬,马树超.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62-66

[3]张晓莺.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模式构建与创新研究[J].成人教育,2017 ,37(1):66-69

猜你喜欢
职业化应用型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加速职业化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