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2018-06-09 02:52王清利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优化课堂教学

王清利

摘 要:初中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语文在所有课程里所占的分值比例也较高,而且现在的语文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的好,这不仅影响着初中的语文学习,对将来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也很强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及其深奥又具有活力的学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

一、课堂中要建立平等、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改革。语文老师要打破陈旧的教学观念,要真正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教师要实现角色转换,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与学生平等交往、平等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自己读书、自己体会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去愉快地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经验中渐渐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幫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创造,完成教学活动。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更是课程的创新与开发。

二、始终以训练为主线,突出语文学科的训练性

一个人的语文素质主要体现在他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理解水平高,一听就懂,一读便知;积累水平高,胸中有墨,肚里有货:运用能力强,能说会写,言随意出。实践证明,要提高语文素质,只能靠两个字――训练。因此,突出语文教学的训练性,必须做到:一是切实增强训练意识。为突出训练性,教师应当把自己当成是教练,学生是运动员,课堂是训练场。教师只作简单的要求、示范,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己的,要尽量让学生去读。尽量让学生去说,尽量让学生去写,尽量让学生去问。在练中获知识,在练中长技能。二是扎实丰富语言的积累。崔峦同志在谈到“语言和积累”时也指出:“如果学生在中学阶段有一二千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几百篇文章,百多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厚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一定比较强。”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语言的训练,多阅读,多背诵、多练笔、多运用。三是“以人为本”伞员训练。要做到伞员都操练起来,首先要把大量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多让他们自己读书、思考、讨论、交流;其次是允许差异,区别对待,点滴长进,热情鼓励。

三、变“学会”为“会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不仅是学生心灵奥秘的探索者,也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辛勤开发者。“创新”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语文素质的最高之果。教师的真正本领,不是在于传授知识,而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给学习思路,指导学习方法,教会学生自能学习。为此,要做到两点。一是明确目的,树立“例子观”。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重要的是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悟方法、孕能力,使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决策,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要尽町能地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的不同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让学生多一些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独立性和聪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二是让学生多一些自由思考问题的机会,必然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让学生多一些自我评价的机会。这不仅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一种表现,也是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肯定优点,找出差距的有效途径。

四、讲授新知识要围绕重点和难点,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讲授新知识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其他一切环节都是为其服务的。因此,这个环节在时间的安排上,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语文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的,着重围绕新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教学。因为重点是新知识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对它的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语文课教学的成败;而难点则是学生不易懂,难理解,不易掌握的内容,对它的突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应切实围绕重点和难点,在时间的安排上,教师讲课的语气声调上,练习巩固上等,都要围绕重点,突出重点,同时极力突破难点。

在抓重点,破难点的过程中,应积极突出“两个地位”,即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导”字上下工夫。教师应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尽量让学生去演。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熏陶学生的情感。总之,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给机遇,同时让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所以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让他们不被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廖蓉.浅议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1.

[2]杨智慧.浅谈如何创建历史高效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2.1.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优化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