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2018-06-09 02:52范永福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范永福

摘 要:新课改后,语文这门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加强,尤其是小学阶段就要给学生打好基础。本文中,我将重点针对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展开探究,谈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众所周知,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学两个方面组成,语言就是作为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并一脉相承的母语——汉语;而文学则是以汉语为载体,经过五千年历史大浪淘沙所遗留下的历代文人墨客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而语文的教学就是以“听说读写”四个基本要素为基础,实现语言和文学传承。不同阶段,语文教学侧重点不同,以小学语文来说,考虑到学生在智力发展和学习能力方面处待启蒙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以汉语的基础知识——字词教学为主,兼顾阅读和写作启蒙,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文学思维。

并且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来说,需要教师干涉的部分较多,尤其是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因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汉语作为母语,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汉语语言环境中,所以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听”和“说”的能力,并且具备使用汉语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只是这种习惯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而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于,帮助学生将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思维整合成系统性的文学性思维,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应用于阅读和写作中,为情感的体悟、抒发和文字的写作打好基础。因此,下文中我将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从字词、阅读和写作教学等三个方面,具体谈谈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效率,帮助学生打好基础。

一、课本字词教学方面

对于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来说,基础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字词就是汉语中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论是句子还是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都是通过汉字的排列组合构成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学生进入学校一开始就要做好字词的学习,尤其是监督和引导。因为小学生本身自我控制能力差,字词的记忆和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的、持之以恒的過程,在此过程当中,学生不自觉地会感受到乏味性和枯燥性,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监督和督促工作,从而保证学生在字词学习过程中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

首先,在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好监督工作。字词基本上都会包含在每节课需要学习的文章当中,而且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词都会在课本每篇文章之后有详细的列举,作为教师的我们就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针对生字词做好区分。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教师的威严给学生们学习的压力,例如通过当堂检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字词的记忆,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所以即使学习字词很枯燥,但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依旧会不自觉地遵守和执行。所以,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字词掌握率。

其次,在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字词记忆习惯。从方法来看,字词记忆是一项琐碎性的工作,并且主要依赖学生的机械记忆能力进行不断的重复,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单独拿出大块儿的时间来进行集中记忆,反而会导致学生很快就产生疲惫感和乏味感,进而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也随之消磨殆尽。所以,最好的方式是针对字词的零散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记忆,这样不仅能够加大时间的利用率,也可以通过分散性的记忆,避免学生出现学习厌烦心理的风险。

而从学习习惯的养成来看,我们可以通过字词的记忆,让学生习惯于有计划的学习。例如,每天做好记忆的规划,包含一定的字词记忆数以及阶段性复习频率。这样不仅能够通过重复性的学习,最大限度的克服机械记忆所导致的遗忘规律,还能让学生也不自觉的养成计划性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约束能力,为语文其他方面知识,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阅读与写作教学方面

众所周知,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会随着学生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增强,而在新课改的境况下语文分数比重的增加,对学生未来各阶段升学成绩的影响程度也随之提高。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阅读和写作都还处在启蒙和打基础的阶段,但依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足够的努力,从而为学生未来语文全方面的发展打好基础。而此部分中,我将主要针对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阅读和写作相对于字词来说属于文学的范畴。而文学最主要的特性就是主观性,主要依赖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尤其是想象和联想能力。所以对于阅读和写作教学来说,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感性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课本中所包含的课文参照,对照不同的文体以及题材,分析文章理解的重点和理解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感受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情感和寓意,搭建与作者通过文章进行情感沟通的桥梁,实现情感的共鸣。而另一方面,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于培养学生思维发散,并恰当的提高学生情感抒发的能力。虽然小学阶段所涉及的写作要求字数较少,内容相对教简单,但这正好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和艺术性的机会。通过以上两点可以在阅读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观性思维架构的建立。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进行学习才能够实现进步的学科。不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需要学生进行知识的广泛累积。一方面,对于阅读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精细化的学习和分析课文,还要在课下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文学作品的广泛阅读。另一方面,对于写作来说,则是通过写日记和读后感等形式进行练笔。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促进学生在情感体会和情感抒发双方面能力的共同提升。

在我看来,字词、阅读、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方面。需要我们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始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才能为接下来知识的纵身探究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