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18-06-11 16:10白山
智富时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

白山

【摘 要】电子信息产业是京津冀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十三五”时期,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却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本文通过分析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协同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为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

一、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京津冀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北京、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好,拥有一批相对成熟的产业园区。北京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协调,硬件、软件和服务机构方面较为出色,拥有众多高校资源,有着较强的科研能力。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北京中关村陆续成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电网等产业联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位居国家前列。2016年北京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1998.1亿元,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0.1%。天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稍逊于北京,硬件制造能力要强于软件制造和信息服务,在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等方面具有优势,缺少自主研发的高端产品,目前正处于提升技术、扩大规模的发展阶段。2016年天津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0亿元,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在建新项目41项,总投资超过350亿元。河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但物资和人力成本相对低廉,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正努力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为支柱产业。2016年河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98.7亿元,太阳光伏产业实现收入231.2亿元,新型显示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实现收入136.7亿元。

二、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一)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优势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京津冀地区在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人才资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我国重要的通讯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集中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以及广泛的电子元器件应用市场。北京中关村、CBD等产业科技园区集聚了大量的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天津在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制造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其作为港口城市在物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河北在光伏制造方面规模较大,具有优势,虽然其信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京津冀地区己经形成相对完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中明确提出要打造“五区五带五链”的产业发展格局,着力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十三五”时期,《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也为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

1.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影响京津冀信息产业的布局与优化

在金融危机后,为了振兴本土工业,欧美等发达国家启动了“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部分国外高端电子信息企业已计划将一部分生产线回迁本国。加之,京津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建设用地不断减少,劳动成本不断上升,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我国中西部地区资源与成本优势凸显,使得电子信息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两种因素都将对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的布局与优化产生影响。

2.产业趋同,没有形成合理产业链

虽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大趋势,但是三地长久以来形成的行政区观念深入人心,区域观念薄弱,三地均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努力做到大而全。从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十三五”规划来看,北京市提出全面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有力支撑。天津市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着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河北省提出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业态新应用,建设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工程和物联网应用工程。可以发现,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基本相同。这使得三地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也使得三地电子信息产业趋同,不利于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合理产业链。

3.缺少起主导作用的高端企业,产业链被低端锁定

京津冀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起主导产业发展的领头企业主要为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其具备的自主知识产权,支配下游企业获得高额利润。本土企业主要处于代工、配套等低端环节,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还未形成与跨国公司竞争的势力。此外,京津冀电子信息企业对核心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不够,2016年产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仅为1.9%,仅有24.8%的企业有研发机构。而外资企业在全国建立研发基地,具有较强的在位市场势力,内资企业生产空间被不断挤压。这将直接制约京津冀三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深度与广度。

三、建议

(一)打破行政壁垒,“自上而下”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京津冀具有地缘优势,但是长期以来行政区观念深入人心,行政壁垒客观上阻碍了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因此要打破行政壁垒,需从顶层上构建协调制度,建立三地电子信息产业无障碍交流体系。第一,建立三地政府领导定期会晤制度,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完善政府区域间合作的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消除区域间合作的制度障碍。第二,建立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公共技术开发平台,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促进知识流动和信息扩散。第三,建立针对电子信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组织机构,统筹研究创新、测试测验、成果转化等环节,完善三地从研发到产品转化流程。

(二)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错位发展,形成区域产业链

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需要确立自身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在产业发展中要部门错位、产品错位、功能错位,利用三地优势形成区域互补,打造区域产业链。北京有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天津有物流方面的优势,河北有自然资源与劳动成本方面的优势。因此,在三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北京应强化其电子技术研发作用,天津要发挥其港口和物流基地功能,河北应利用其低劳动成本,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制造产业。

(三)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技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价值增长的突破点,技术创新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一,政府部门应重点给予本土领头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资金及政策上支持,通过领头企业带动整个区域产业链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链向高端发展。第二,三地政府应加强合作,积极推进三地科技园区、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间跨区域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间转移。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年鉴2016(综合篇)[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2]國家统计局. 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7[J]. 中国统计, 2017.

[3]江曼琦, 刘晨诗. 京津冀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与协同发展策略[J]. 河北学刊, 2016(6):135-142.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