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2018-06-11 09:57宋帅利
东方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业大学生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呈现出低就业满意度、高离职率的趋势,针对该现象,本文从经济增长滞缓与大学生供给增长的矛盾、高校专业设立与社会经济结构需求错位、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和职业观与社会需求脱节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从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政府、高校、大学生个人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又好又快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业是民生之本,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上说道“如果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那就没有希望”。伴随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落实,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飞速增长,从1999年的90万人跃升至2017年的795万人,毕业生数量以近12.9%的年平均增长率持续攀升,据人社部数据显示,2018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820多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大。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深入探析,继而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又好又快就业,减轻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2017年就业蓝皮书》表明,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1.6%,2015年为91.7%,2014年为92.1%。但在统计中,只要毕业生签了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只要有一个“收容所”,官方统计上都算作已就业。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只要有,就上”,一方面形成了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质量上不去的局面;另一方面造成了后期工作的极大不稳定性,更有甚者成为后期失业人员。

依据麦可思研究院的统计,2016级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是65%,而2015级高校大学生只有63%,2014级高校大学生只有61%。就业满意度虽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总体只持续在60%阶段。同时,它也指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造成了2016级本科毕业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一方面是“收入低”(67%),另一方面是“发展空间不够”(56%)。

此外,据其统计计算,2016级高校毕业生在毕业6个月内的离职率是34%,2015级高校毕业生是34%,从这两年的数据看,离职率都远超30%,进一步证明了大学生就业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虽然毕业能就业,但也存在了一定程度上“就业即失业”。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校大学生基数过多,就业负担重;但就业满意度总体偏低,离职率偏高,缺乏稳定性。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剖析

(一)宏观原因:经济发展滞缓与大学生供给增长的矛盾

在经济发展新模式下,传统行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改革红利释放,新经济“一路高歌”飞速增长。但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滞缓态势。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经济形势报告指出“关注GDP,其实关注的就是就业…目前大概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拉动130万、甚至150万人就业…要保证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左右,需要7.2%的经济增长。”反观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自1999年始,高校扩招使得其迅猛上涨,从该年的90万人跃升至2017年的795万人,以近12.9%的年平均增长率持续攀升,仅2007至2017年的短短十年内,共有7371万名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经济发展滞缓与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迅猛增长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就业工作陷入僵局。

(二)中观原因:高校专业设立与社会经济结构需求错位

大学毕业生就业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也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一。据麦可思统计指出,2016级高校大学生所就之业与其于高校内所修学的专业关联性仅为66%,较2015级无波动。其中,在2016届本科学科门类中,笔者发现,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和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具有显著的相似性,因此认为职业与专业相关度越高,其就业后获得的收入也会相对较高。同时,该调查结果还指出2016届本科毕业生离职主要原因是“薪资福利偏低(44%)”。按照前者所述,“收入低”(67%)为大学生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认为低工作与专業相关度导致低收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低就业满意度和高离职率。而大学生所就之业与所修学的专业是否具有一致性,一致性有多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专业设立与社会经济结构需求、市场岗位需求是否匹配,匹配度有多高。

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决定了企业的类型及规模,进一步地决定了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当前我国位于工业化仍未完全实现而又迫切向信息化社会转型的特别时期,第二产业仍为我国目前的主要产业,是支撑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再到“创新型”国家华丽蜕变的基础,而第三产业的发展顺应经济新常态潮流,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017年就业蓝皮书》显示,我国劳动力在总量上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但专业技术人才却存在供少于求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产业人才缺口218万人,第二产业人才缺口1220万人,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从市场需求出发,高校应着重培养、输送第二产业制造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的技能型人才,新材料、新能源的研发型人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培养第三产业的新型人才。因此,高校专业的设置应多偏重于技能型专业、应用型专业,再以基础学科辅之 。

但纵观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立,普遍文科、基础学科专业多于理科、应用型专业,大部分高校专业设立高度雷同,在既得利益下,为了扩大招生规模,不少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考虑市场需求,培养所谓的“热门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剧考生争相报考热门专业的现象,最终导致相关专业出现严重的人才过剩,而相应的,社会需求量较大的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寥寥无几,存在巨大的缺口。高校专业设立与社会经济结构需求错位的原因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离职率高的问题。

(三)微观原因: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和职业观与社会需求脱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是简单的某一种技能要求,是多种能力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具有维度和深度的系统,这种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管理能力、人文素养、基本技能等。胡延吉等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归纳成6大类,非别是个人素质、职业素质、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调查发现:“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认知差异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更重视‘个人规划和‘组织技巧,将其列为第1位,与大学生对该能力重要性认知排序相差13个位次。”[1]麦可思参照美国SCANS 标准将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5个大类,调查显示:“无论是本科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2]。

由于高校毕业生自身就业能力达不到企业所要求的标准,企业因此无法给出、也不愿给出让毕业生满意的福利待遇,这两者之间存在隐性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总的来说,“产品”的供给不能符合“市场”的需求,即无水准、低水准的供给存在较多剩余,而精准、高水准供给缺乏。

与此同时,大学生所树立的职业观与社会需求也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其“眼高手低”的不健康不正确的价值观与最终被现实迫于从事“地位地下”“苦累脏”的基层工作相矛盾,心不甘情不愿,对工作的满意度自然就不会高,稳定性也就更差。但我国仍处于制造大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基层人员、技能工种的岗位需求要远超于文职、管理岗位。加之他们对就业缺乏前瞻性,往往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很多大学生不到大四几乎都不会关心就业问题,导致他们不能对自己进行提前锻炼、提前提升,使自己在择业时缺少竞争优势,成为“就业问题”。

三、供给侧结构性视角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是一个人才供给和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过程,易而言之,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具备“供给侧”和“需求侧”:前者提供的“商品”即高校输出的不同类型、不同能力的高校毕业生;于宏观经济环境之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行业更新变化,造成后者对“商品”需求变动的因素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针对经济问题给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成功实施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开辟了新的角度,成为了探析大学生就业困境新的方向,笔者从人才培养供给侧所涉及的三方——政府、高校、大学生个人进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的探究。

(一)政府: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

高校作为单独的个体,往往很难具有站在社会经济发展前沿预测并合理设置专业、提前培养人才的能力。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管理职能,立足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构建高校分类发展体系,积极引导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深化教学改革,致力于构建符合当地经济特色和社会发展潮流并具有高校自我特点的学科专业框架和课程体系,推进高校大学生培养适度超前。积极推进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满足市场对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进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性,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二)高校:多方发力,促进大学生就业

1.科学准确定位,专业设置合理化

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因此高校首先要对自身有一个合理明确的定位:发展为何种类型的高校,培养何种人才,以何种方式进行培养。各高校都应该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把追求数量增长的发展观转变为数量增长与质量并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发展观。[4]建立“自我约束机制”,避免盲目跟风设置“热门专业”,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在培养规划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紧密对接政府、企业,让政府、企业积极参与到高校的专业建设中,以社会需求为纲,使专业设立合理化,使人才供给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培育与经济发展所需相匹配的应用型人才,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展就业观教育

高校教育要立足于课本知识,但又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要注重专业培养,但又不能拘泥于专业培养。要以课本知识为本,专业培养为纲,进行纵向横向多维度的培养发展,塑造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对接校企项目,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作为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有效手段,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实践,为学生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巩固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在实践中加强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提升自我竞争力;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实践了解社会所需,明确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同时,高校要勇担大学生就业教育责任,落实完善全体大学生入职培训工作。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应当覆盖整个大学期间,在各时期科学、有序地展开。一年级以开展有关专业相应的就业普及为主,以宣传讲座、参观实习基地等方式进行展开,旨在促进学生明了与所修专业相匹配的必需技能、相关就业方向等基本内容,加强学生对就业的了解,以及培养学生初期的职业感;二年级重点发展职业规划教育,通过科学的、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的个人意识和技能,培育其综合职业能力,描绘未来职业蓝图,并可通过组织相关比赛、邀请企业HR驻校指导等方式进行展开;三年级以专业技能导航和培养学生前瞻意识为目标,以教师教授为主,结合现场模拟、实践锻炼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求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前瞻意识,提前关注专业信息与就业动态,走出校园,接轨社会;四年级以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咨询服务为主,提供简历制作培训、面试、心理指导等服务,实现大学生的最终就业。

(三)大学生个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注重职业规划,做好就业准备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步登天。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根据职业目标合理规划,按照规划发展和完善自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我,为理想的职业做好“硬件准备”。其次,要正确的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要具有前瞻意识,提前关注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提前获悉专业信息与就业动态,并结合自身性格、兴趣、特长等自身条件明确职业定位,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職业类型,为最终的就业选择理清思路,实现又好又快就业。

2.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基础能力

在所谓的“就业难”背景下,加之自身没有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迷恋温暖舒适的校园,怯于走入职场,考研成了逃避就业的最佳借口,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共计238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2017年只为201万人;同时,很多学生“眼高手低”“下不去”,政府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积极出台“大学生村官”、“大学生西部计划”等下基层活动,可活动最终反响平平,许多高校毕业生宁可处于“间歇性”待业状态,都不愿下基层。不管是逃避就业的考研,还是“眼高手低”的心理,都显示了大学生不正确不健康的职业观,因此,转变就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出发,要脚踏实地、志存高远,要勇于迈出第一步、积极主动参与到就业中,要长于在普通的职位上创造出不普通的成绩。

四、结论

大学生是人力市场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解决其就业困境不仅能直接拉动我国整体就业水平,还能切实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针对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城市工作所实施的重大战略性举措,,从实施到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运用针对经济问题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降低离职率、增加稳定性开辟了新的角度,成为了探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新方向。政府、高校、大学生本人作为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人才的培养应符合市场的需求,应顺应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潮流,提供精准性和有效性供给。

参考文献:

[1]胡延吉,梁红.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期望的认知及其启示[ J].现代教育科学,2013,(3)

[2]麦可思研究院.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程书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等教育改革思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

作者简介:宋帅利(1997—),女,浙江绍兴人,本科在读。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研究课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现象的解决方法研究”。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