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先秦散文作为初中课外阅读素材的必要性

2018-06-11 09:57陈红
东方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衔接

陈红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好文言文教学工作,对于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文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实现学生初高中文言文知识的顺利衔接,起重要作用。本文将先秦散文作为初中必要的课外阅读素材,提出可行性的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先秦散文;课外阅读素材;初高中文言文;衔接

一、前言

在初中语文课堂,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重难点。短期来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从无到有、从浅显到深刻的文言文知识体系,实现教学成果与考核目标相吻合;长远来看,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与高中文言文知识体系的和谐衔接,乃至引导学生探索文言文之中传承的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具备整体观念,丰富自身的传统文化积累,才能带动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课外阅读书目的选取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当前,我们很多的初中学校推荐给学生的课外读物都是名著,鲜有关注先秦散文。这种现象使得文言文教学的;力度和难度也在增大。

本文就先秦散文作为课外阅读书目的必要性,将从其意义、优缺点等方面作出简要分析。

二、何为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主要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优秀散文著作。主要包括以《左传》《战国策》为代表的历史散文和以《论语》《庄子》为代表的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和历史人物的事迹,不仅对后世史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亦因其条理清晰、语言丰富、思想深邃的特点在历史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许多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诸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皆出于其中。在人教版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篇目皆出于先秦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则是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概括与记录,或出于诸子本人之手,如《庄子》《韩非子》;或出于其弟子的记录,如《论语》《墨子》。这些文章不仅共同构筑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盛世,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石,更作为百家的思想结晶,展现了后人难以逾越的思辨性、哲理性与想象力,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收录有诸子散文中《论语》十二章、《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等篇目。

三、先秦散文作为课外阅读书目于初中语文教学的积极意义

1.课外阅读先秦散文利于初高中文言文知识衔接

初中阶段,学生们初步接触文言文,其文言知识的积累与阅读素养的练成绝大多数来源于课本内容和教纲要求如《论语》等必读典籍。其阅读量相当有限。而高中文言文的文字复杂度与理解难度远甚于初中,常有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反映初高中衔接时出现文言知识断层的现象,学习高中文言文非常吃力,导致学生出现畏学厌学,为考试而学的心态,故加大课外文言文阅读量,拓展文言文学习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很有必要。

先秦散文大多语言简练而内蕴哲理,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与要求。此外,先秦散文具有篇幅短小然而基数庞大的优势,这意味着同样作為课外阅读篇目,在短时间内便可完成相当大的阅读量,这一点是课外现代文阅读难以比拟的。因此,以先秦散文的课外阅读量为积累,对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积累文言文词语很有帮助,学生对文言文的熟悉程度也能获得较大的提升,有利于初高中文言文学习和谐衔接。

2.课外阅读先秦散文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良好构筑

众所周知,先秦散文(尤其是诸子散文)是传统文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的经典和精髓,其中儒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更是为历朝历代的君王所推崇。相比起质量良莠不齐的课外读物,先秦散文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历千年洗礼仍不减其光华,这一点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作出了保障。此外,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有着较为浮躁的精神状态,对外界的渴求也变得空前强烈,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通过课内外阅读先秦散文初步培养了思辨能力,锻炼了抽象思维,乃至与一家的思想精神产生了些许共鸣,那将对学生往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乃至人生产生不可小觑的推进力。

3.课外阅读先秦散文利于学生文学知识的积累

文学知识的积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历史知识的积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不断,诸子百家争鸣,华夏大地上政治与文化的格局迎来空前激烈的激荡与变革,而先秦散文作为这一时期的忠实反映,可以为后人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研究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在大时代格局下的命运交汇与思想碰撞,其复杂度与精彩程度不输任何长篇小说,在保证了深度广度的同时还保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故而先秦散文相较于其他阅读素材有着难以替代的魅力。须知,语文与历史是息息相关的两个学科,学生若藉由先秦散文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其对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将得到增强,亦会对民族文化的内蕴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二是写作素材的积累。记叙文方面,先秦散文独特的记叙笔法、简明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行文逻辑都可为初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作出参考与示范,其中涌现的大量成语故事,如杯弓蛇影,游刃有余,望洋兴叹,邯郸学步,讳疾忌医等更是可以作为现学现用的写作素材。论述文方面,先秦散文开创了“寓言”这一体裁的先河,将深刻的哲理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故事包装并与生活联系起来,其思辨性可谓耀古烁今;抛开外饰,其纯粹的议论文字也具有条理清晰、灵活多变的特点,为学生高中学习议论文写作起到初步的参考作用。此外,先秦散文中大量的历史故事本身也可作为平日积累的论证素材。

四、先秦散文作为初中课外阅读素材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作为课外阅读素材,先秦散文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缺点可以被忽略。相对地,我们也不能因为缺点的存在而因噎废食,将这样一座素材宝库弃置不用。故下文将对存在问题作逐一分析。

(一)阅读理解难度

首当其冲的问题:初中生应对课内文言文已经是焦头烂额,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课堂上个个闷头作响,对于课外文言文难以提起更多兴致。围绕这个问题,身为教师我们应注意两点:

①是阅读选材,虽然先秦散文基数庞大,但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对于具有更高文学价值与历史地位者,可排至优先推荐的地位;其他的,阅读选材可以精确至特定章节或题材类型。

②是理解难度。将先秦散文作为阅读素材的目的绝不是给学生增添课外压力,故而对于这点个人推荐先引导学生们从简单易懂的译文入手,先作为简单易懂的现代文故事进行通读,在培养一定阅读量与兴趣之后再系统地向半文言、纯文言的纵向方向过渡。教师可以先行阅读,作出甄选。

(二)思想体系选择

上文提到先秦散文中的历史散文可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故推广难度应较低。但对于诸子散文,以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能只能达到泛读、粗解的程度,因此对于其思想体系的取舍,则需要教师从旁辅助。教师可视具体情况进行体系选择,但因始终秉持两个原则:

①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算是先秦散文这样的思想瑰宝,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含有“局限性”的杂质,如重男轻女、强调顺从等思想糟粕,这些都是教师应当注意的。教师应为学生的困惑作出解答,课下召开研讨会,对于提高学生筛选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助益。

②曰“循序渐进,各取所需”。诸子百家中,部分较为深邃或是与现实生活相距较远的思想并不适合初中生作出深入的阅读与理解,如阴阳家等;此外,应根据学生年龄与阅历以及理解能力、个性与兴趣作出相应的推荐,不能盲目地推而广之,阅读难度的设置也应逐步递增。

3.阅读效果反馈

不同于现代文阅读,先秦散文课外阅读对于初中生而言目的性的比重应大于趣味性。这就意味着要想保证长久高效的阅读,教师就需要通过堂上检测,知识竞赛等措施来检验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提升幅度。详细措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但应始终注意一个原则,即虽名为文言文拓展阅读,实际上不应为学生带来不必要的学业负担,如死记硬背、拆解翻译等。配套措施的设计需要在实用性和趣味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怎样才能在吸引学生阅读先秦散文的同时保证其阅读质量,这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

五、总结与展望

归根结底,先秦散文,作为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思想宝藏,不应在碎片化、平面化的文学环境中被埋没。对于初中生而言,课外阅读先秦散文短期来看可助其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为中考和高中学习更好地铺路;长期来看,可助其在人生的道路上寻觅指引,乃至获得鼓舞心灵的内源力量。在时代越来越重视传統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在时代不断地提高对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要求下,新时代的雏鹰们立于先秦散文的峰肩上,当将羽翼渐丰,振翅翱翔。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衔接
音乐表演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衔接之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议
构建桥梁,走进高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关于出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