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2018-06-11 10:07张振威
丝路视野 2018年32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互联网+互联网

【摘要】互联网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催生出各领域的新业态,对传统产业产生极其深刻的、颠覆性的影响和变革,使既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转变,引发社会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基于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中侵权举证难、赔偿低、维权成本高的现象,要探索全新的“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经济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投资、人才、专利申请、科学技术、文化等领域不断创新,人们的互联网参与度和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也正在被唤醒和激活,在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新生态”体系之下,要正视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困境,探寻“互联网+新生态”体系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契合点,加强“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探索“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对策略。

一、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瓶颈问题分析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下,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显露出迟滞性,难以满足互联网新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出现“互联网+”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如搜狗起诉百度的百度输入法专利侵权案例;中科联社起诉“京东小金库”商标权等,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技术特点、概念、传播方式以及侵权模式出现了颠覆性的转变,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暴露出如下瓶颈问题,具体表现为:(1)侵权举证难度极大。“互联网+”时代下衍生出各种信息化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这些信息化平台的知识产权标的物存在即时传递、信息共享的特点,侵权行为隐藏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之中,难以进行有力的知识产权侵权举证。(2)侵权赔偿偏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大多是采用赔偿的方式实施判罚,然而这种赔偿方式难以弥补被侵权者的应得利益,对于侵权者也不够形成足够的威慑。(3)维权成本较高。由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维护与“共享精神”相矛盾或悖离,在信息自由的时代下极易进行知识产权技术转移、藏匿或销毁,增大了知识产权维权成本。

二、“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应对策略分析

(一)树立“互联网+知识产权”新思维

“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传播呈现全新的特点,诸如传播速度加快、传播覆盖密度扩张等,极大地增强了知识产权的经济、社会收益,体现出“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产权动机及收益模式的多元化。鉴于这一特性,要全面树立新型的“互联网+知识产权”思维,注重知识独占权保护和信息共享之间的均衡性和发展性。

(二)打造全新的“互联网+知识产权”知商生态圈

首先,要注重对“互联网+知识产权”线下基础设施的构建,完善“互联网+知识产权”组织管理框架,包括专利咨询服务、专利战略运营、知识成果转化服务、在线检索服务等子系统模块,促进“知识产权+互联网”向“互联网+知识产权”的转变。

其次,要以知识产权服务作为“互联网+知识产权”生态体系的驱动和轴心,整合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资源和原创科技成果,借助于知识产权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获悉和提供专利技术转移、交易、升级、入股、战略服务,并实现金融投资机构与知识产权的链接,实现“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和金融化。

(三)创新“互联网+知识产权”技术

为了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要创新发展具有“互联网+”时代特征的新技术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构建知识产权基本信息数据库。要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为依托和支撑,对知识成果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全面涵盖知识成果的诞生、流动、交易、应用、升级、转型、信用等内容,向需求用户提供动态更新、无限容量的知识产权信息查询和对比分析服务。(2)有效处理知识产权纠纷。要以区块链的时间戳技术为依托,依照时间顺序记录“互联网+知识产权”电子数据,结合密码学原理和知识进行分布式記账,明晰“互联网+知识产权”成果的权利归属,使之具有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能够成为知识产权纠纷的有效处理依据。

(四)构建“互联网+知识产权”新平台

构建并不断完善“互联网+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库平台,使之涵盖知识产权专利电子申请、检索、信息查询、商标申请及公告等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服务:提供知识产权基础性服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提供企业级知识产权定制付费服务。

(五)融入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手段

要在“互联网+知识产权”的生态体系中引入金融服务手段,借助于知识共享平台,提供知识产权付费订阅服务。同时,要推进“互联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专业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并在市场中出售变现知识产权优质资产,提升知识产权资产的流通交易速度和收益。

三、结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产权保护要转变原有的认知和理念,树立“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创新思维,引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打造全新的“互联网+知识产权”新生态系统和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丽辉.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探讨[J].法制博览,2018(08).

[2]王淇.知识产权保护三元架构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8(Z1).

作者简介:张振威(1989.07—),男,汉族,江苏南京人,专科,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方面的研究与服务。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保护互联网+互联网
中国—东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完善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普通中学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我国知识产权犯罪刑事司法政策论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