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

2018-06-11 11:15苏文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11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大学生教育

苏文娟

[摘 要] 当前,我国提倡对高校大学生加强创业教育,鼓励高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形式,选取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转变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业教育机制、加强创业平台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 键 词] 创业教育;教育实效;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1-0002-03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热情还比较低,大学生中选择创业的人数占比也比较低。据麦可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者连续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虽然数据接近翻了一番,呈不断上升趋势,但相比于欧美国家的水准,我国大学生创业者的比例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高校该如何提升创业教育实效是一大难题。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影响因素,并对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提出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情况

为了更好地针对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设计了《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表》,试图通过调查结果,归纳出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偏低的主要原因。本次调查随机选取本市的5所省属本科院校,共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37份,在有效问卷中,在校大学生占83.7%,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占16.3%。

具体调查内容中,针对“你是否有过自主创业的想法”这一问题,有17.3%的被调查者表示“一直存在创业想法”,有55.2%的被调查者表示“曾经有过创业想法,但目前没有计划”,还有27.5%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想过创业,打算直接就业”。而在“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上,有47.3%的被调查者表示“赞同,是追寻梦想的正确途径”,有41.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反对,是毕业后的一种选择”,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反对,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还有8.4%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想发表看法”。将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调查者对大学生创业这个问题还是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而在其他调查问题中,针对“你是否了解我国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一项,有0.4%的调查者表示“非常清楚”,有51.7%的调查者表示“了解过一些,但不清楚具体内容”,还有47.9%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没听过”。针对“现有能力水平符合自主創业标准吗”这一问题,有15.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基本符合”,有28.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不清楚”,还有55.7%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符合”,而没有一个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符合”自主创业标准。这两样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虽然产生过自主创业的想法,但是没有为自主创业做足准备。

在“您认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最大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有21.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有58.2%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足够专业知识”,有1.5%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家人反对”,2.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面对压力承受能力不足”,还有12.6%选择了“其他原因”。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因素

近几年,高校大力提倡和宣传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认为影响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知不足

1.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部分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也缺乏系统认识,更没有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有的高校简单将就业指导、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混为一谈。这种认识现状根本无法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因此,高校管理者首先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有一个合理的基本定位,这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否顺利展开的前提。如果认识不明确就盲目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2.家庭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认知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长还抱有传统思想,认为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寻求一份稳定的工作,即使有部分家长认同大学生毕业创业,也不会对其有很高的期望。基于我国的国情,大学学费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自主创业和工薪就业相比,其面临的风险性高、资金投入高,相当多的家庭难以对大学生创业持积极的支持态度。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体系支撑

课堂教育是高校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但这些课程大众、单一、僵化,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且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采用的就业教育模式,所建立的课程体系都是针对就业指导。而大学生创业教育对高校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缺乏理论基础,缺乏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进而影响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缺乏

1.师资队伍缺乏创业知识

想要提高创业教育的质量,前提条件是教育者本身要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目前,高校的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专业型”人才。部分教师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考试能得高分顺利毕业就是好学生,根本不赞成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去进行创业,更遑论休学创业。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化“知识型”教学为“创新型”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关键就是师资队伍建设,要想发展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既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创新能力,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目前我国高校还很缺乏这类“专业型”教师。分析当前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一方面,课程虽然加入了实践部分,但由于教师没有创业经历,很难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形成专业体系,多是由其他科目教师兼职任教。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保障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方合作完成。现实情况是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但地方政府制定的配套方案尚不能很好地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发展。另外,高校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尚不完善,更没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正是因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缺乏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给大学生创业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高校如果想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为学生创业提供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

三、增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效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套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也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笔者针对当前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就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教育模式和学科体系

高校要建立科学的学科体系,开展新型教学模式,首先要打造能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氛围。转变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其中关键是改革现行的教育方法。

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这就要求教材及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发挥学生创造性为核心,逐步实现教材个性化、特色化、弹性化及多样化,进而实现课程的综合化。推行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首要条件就是创建学科体系,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

2.转变教育模式,高校应从传统的“学术型”教学模式转变为“创新型”教学模式,实行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推行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

3.丰富教学方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实践,在高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中,应该采用模拟创业、混合讨论、案例研究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独创性和独立性。

4.建立创业教育评价机制,创业教育效果评价要综合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相应的考查考核体系,确保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

高校应当建立多样化创业平台,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体平台建设,政府、高校和社会应该通力合作,鼓励、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为其提供政策、资金、场地等多方面的支持,而且是长期化、规范化的支持。创业平台建设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学校、国家和大学生一起努力,可以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区,使其成为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基地,并为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特别重视、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大学生的社会创业活动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氛围,更要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指导,大学生自身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主动寻找或创造创业机会,要注意创业可以从小事做起,慢慢发展壮大,大学生创业的核心还是在于创意,在这方面一些西方國家的企业都是很好的先例。另一方面,虚拟平台建设应进一步规范化,如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都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渠道。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高校想要借助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来提高大学生创业率及创业成功率,需要政府、大学生、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高校应该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资讯、平台等方面的帮助,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并获得成功时,政府、社会、高校也要给予其更多的支持,从而形成一种相互效应。

(四)加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本质是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创业的真正含义,使其对创业所需的素质和各种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高校必须要改革教育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一个符合创业教育目标的课程体系。

1.要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强化、渗透的方式,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教学计划也要按照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来适当调整,同时要对现有课程进行开发和挖掘,不断丰富创业教育的内容。

2.将创业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在创业教育课程中应增添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内容,包括创业知识结构的培养、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高校也要提升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质量,开设一些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如企业创业、经营管理、法律和政策等。

3.引入有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进行创业教育讲学。创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学生打造浓厚的创业实践氛围,给予学生模拟创业的条件,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尝试,有利于高等学校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成功创业提供知识和能力保障。

4.完善大学生融资体系。目前,大学生创业最缺乏的就是资金支持,高校应该加强与政府合作,建立大学生融资体系,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设置创业基金,为有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扫除阻碍。

四、结语

大学生对国家而言,是宝贵的财富。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力促进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可以以创业带动就业,另一方面也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大学生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等客观因素,单纯的学校教育对创业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因此,政府、高校、社会应该通力合作,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颖,张淑林,古继宝.创业教育、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创业意愿的协同效应影响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6(7).

[2]魏巍,李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6所高校402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张耀文,陈先义,徐威,等.社会资本视阈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J].文教资料,2014(3).

[4]熊景维.高校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学生的创业障碍认知研究:基于SEM模型和LAC方法的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5]张秀娥,张坤.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4).

[6]丰家傲,韩宜宁,许朗.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7).

[7]张淑林,黄颖,古继宝.资本视角下的创业教育主体协同与创业意愿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4).

[8]段利民,杜跃平.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兼对GEM模型的再检验[J].技术经济,2012(1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大学生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