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嗜水气单胞菌流行病学调查

2018-06-13 08:00金承玲方苹
水产养殖 2018年6期
关键词:病鱼水气单胞菌

金承玲,方苹

(1.南京市江宁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南京 211100;2.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9;3.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1 流行病学调查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lia)隶属弧菌科(Vibrionacea),气单胞菌属(Aeromonas),为革兰阴性短杆菌、氧化酶阳性、过氧化氢酶阳性、兼性厌氧。不同的嗜水气单胞菌具有不同的血清型、溶血性及肠毒性等特性,在项目实施期间江宁区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江苏省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并联合各其他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采用国际标准GB/T 18652-200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江苏省6个市、4个区、2个县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及部分养殖面积百亩以上水产养殖基地、大型工厂化水产养殖公司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项目组共采集样品1 102份,调查的主要养殖品种有河蟹(271份)、异育银鲫(222份)、草鱼(170份)、白鲢(74份)、黄青虾(68份)、斑点叉尾 (15份)、南美白对虾(14份)等。检测分析显示,阳性样品92份,阳性率为8.35%。具体见表1。

表1 嗜水气单胞菌病原普查地区分布情况表

2 鱼类嗜水气单胞菌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2.1 地域分布

从调查的情况看,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在江苏省各市均有发生,但形成的危害有所差异。大丰、兴化重点养殖区域发病相对较为严重,具有来势猛、流行快、范围广、危害大的特点。

分析原因,主要是这些地区养殖场的密度过大,形成“连片养殖”状况,致使养殖环境恶化,水体自净能力差,病情一旦爆发极易蔓延至周边养殖区。

2.2 疾病流行温度和症状

调查数据显示,嗜水气单胞菌4—11月均有检出,由嗜水气单胞菌病引起的细菌性疾病6月开始出现,随水温的升高有逐渐加重的趋势,7月下旬到9月底流行,8月为流行高峰季节。疾病流行期水温20~30℃,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水温18℃以下,有少量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出,但没有引起疾病。18~25℃时,有疾病发生,但发病率、病死率均低。25℃以上,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为73%,不同养殖场嗜水气单胞菌病危害状况有差别,发病后病死率达5%~60%,平均病死率为20%~30%。

在浅水塘,高密度塘口,单养池发病常为急性型,来势猛快,发病后2~3 d内即出现大批死亡,10 d左右出现死亡高峰。在稀养的大规格池塘或混养的池发病常为慢性型,病情发展缓和,每天死亡数量并不明显,但病程较长,常可持续到10月。此病如遇到恶劣天气,大多为急性型。发病早期对鱼类吃食没有影响,但会表现出饲料喂的越多鱼死亡越严重。后期病鱼厌食或不摄食,静止不动或在塘边狂游、乱窜,最终直至衰竭而死。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或红色浑浊腹水。病鱼严重贫血,鳃发白,肝、肾的颜色较淡,呈花斑状。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和鳔壁充血。因病程长短及疾病的发展情况与病鱼的种类及年龄相关,病鱼的症状为多样性。

2.3 养殖品种调查

调查涉及的主要养殖品种有异育银鲫、白鲢、草鱼、梭鱼、斑点叉尾鮰、黄颡鱼、鲈鱼、团头鲂、南美白对虾、河蟹等。检测分析显示,阳性样品92份,阳性率为8.35%。其中检测草鱼146份,检出率是13.0%;检测鲫鱼222份,检出率是12.6%;检测鲢鱼样品74份,检出率是9.46%。患病甲鱼和斑点叉尾鮰中均有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出,鳙鱼、乌鳢和罗非鱼等样品中未检出阳性。

2.4 耐药性普查情况

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对所筛选的60株嗜水气单胞菌开展定性药敏试验,筛选菌株的耐药性分布状况。检测结果显示,60株嗜水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都有耐药株,具体见表2。

60株嗜水气单胞菌的药敏结果,发现其对利福平、新霉素的耐药率>36%;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23%;对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10%;卡那霉素、氧氟沙星、红霉素的耐药率较低<9%。

表2 60株嗜水气单胞菌菌株药敏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近3年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都有耐药株。养殖生产中常用的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抗生素的耐药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3 细菌性病害流行预测及对策建议

根据历年的病害测报结果,随着养殖密度增加、水质的恶化、种质的退化、养殖品种单一等原因,近年,全省水产品在养殖过程中仍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疾病种类主要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源性疾病以及一些非生物源性疾病(渔业污染、中毒、操作等)也可能会有局部暴发风险。2018年江苏仍需重点关注异育银鲫“鳃出血”病、嗜水气单胞菌出血病等。通过加强对苗种产地检疫、加大对养殖环境的调控等技术措施,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有条件的地方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的使用国标渔药,尽可能降低养殖病害和环境压力。

猜你喜欢
病鱼水气单胞菌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人杀菌肽LL-37联合绿原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体外作用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裂唇鱼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