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8-06-13 09:22马润静
商情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马润静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变得日益复杂,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难度不断增加。本文从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特点着手,结合互联网企业的结构特征以及大数据时代特征对企业审计风险的客观影响,总结分析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及管理控制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 审计风险 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大量互联网相关企业不断涌现,对审计行业的丁作对象和下作方式都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企业在业务模式和盈利方式上都与传统行业不同,这对审计师执行审汁程序的实践、范围和程度,以及审计师的职业判断都有重大影响。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审汁风险变得日益复杂,审汁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难度不断增加。本文从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特点着手,结合互联网企业的结构特征以及大数据时代特征对企业审汁风险的客观影响,总结分析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及管理控制措施。

一、互联网企业的特点

互联网企业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并因此獲得收入的企业。互联网企业的特点主要有:

(1)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比传统行业短,经营风险较高。互联网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新兴的行业,其发展主要在于需要抓住瞬息万变的市场机会,通常其短时间内的发展伴随着较高风险。这种特点增加了审计人员对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判断的难度和审计失败的风险。

(2)互联网企业的毛利率高,收入成本配比性差。互联网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同时其收入与成本、费用的直接关联性较小。这给审汁人员对互联网企业收入的认定增加了难度。

(3)产品与服务的更新替代率奇高。互联网企业产品和服务需要不断创新更替,企业会不断研究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研发支出相对与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较高。针对互联网企业较高的研发费用,且审计人员较难确认其发生和存在性。

(4)互联网企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经营成本中人员成本支出的比重较大。对审计人员核实其成本支出的程序有较大影响。

(5)互联网企业的收入确认大部分由系统直接生成相关数据。此类企业经营过程中往往面对庞大的客户群体,业务数量较多,而单笔业务的金额较小。企业一般通过对系统后台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来确认收入。这种特点对审计人员在系统技术方面的专业性有一定要求。

二、审计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

1、互联网企业的审计风险来源于其较高的经营风险

互联网企业的运营环境不足,增加了企业的固有风险。同时。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创新及运行效率要求非常高。因此,由于外部环境、经营策略、重大事项等种种原因,互联网企业有更高的面临各种经营风险和财务危机可能。这就意味着企业存在财务舞弊的动机。增加了企业审计的固有风险。

2、我国的互联网企业的相关规范不完善

互联网行业作为新兴的领域,我国政府部门目前对其的监管活动尚处于探索阶段,暂时还没有㈩台比较完善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审汁人员对互联网企业审汁时的标准没有相关政策规范作为依据,难以设立正确的审计目标和标准。

3、互联网企业的审汁线索存在复杂化、隐蔽化的特点

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业务都在互联网上完成,日常经营数据等资料基本都采用电子化存储。审计需要的相关数据会被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隐藏,同时企业的大数据导致审计人员所需要的审汁证据淹没在海量数据中难以获取,这增加了审计人员的检查风险。

4、针对互联网企业的审计技术尚待完善

现今,投资者进行互联网交易的过程基本全程在线上完成。因此。对互联网上的交易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审核也是审汁人员面临的挑战之一。在现今的审计业务中,对审计软件的设计要求和审计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审计软件效率低或是审计人员的技术缺乏。可能导致因为对数据处理的失误导致审计证据的抓取错误和对审计证据的误判。由此可见,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审计的技术尚不成熟,也是导致审汁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的对策

1、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加强审计人员对互联网行业、技术、业务的了解,不仅包括熟悉审计理论、审计下具的运用,审计人员还需对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掌握,以便灵活应对复杂的数据处理。同时要注意与相关信息化专业人才进行沟通交流合作,以更好地完成审计下作。此外,根据互联网企业的特征。需要利用行业专家的下作。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做㈩职业判断。

2、重视企业内控的有效性

审汁人员在审汁实务中,需要特别关注互联网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制定的合理性及执行的有效性,以确定内控是否可信、有效运行。互联网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因此需要审计师对其做㈩准确、专业的判断以提高审计的质量,降低审汁的风险。

3、加强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分析和逻辑判断

审计人员首先应当深入了解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现状,并且对互联网企业的控制环境、经营环境、产品的造研发过程进行深入了解与评价;其次。从外部获取相关信息来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如:对企业主管机关或供应商的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加以研究等。通过对企业经营业务的了解与经营状况的把握,有利于审计人员设计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从而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4、关注互联网企业的非财务信息

审计人员应通过关注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之间的交叉点,了解对企业经营业务的印证关系。从而判断企业的业务发生面对真实性,财务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充分识别可能存在的相关财报重大错报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审汁计划和审计程序。

5、及时跟进互联网企业的相关规定更新

由于目前的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迅速,该行业相关规定并未完善。因此审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有必要及时了解最新的规定变更情况。确保审计程序及审计报告等按照制度要求制定。这样有利于降低审汁质量不符合规定的风险。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审计方式的转变需要审计人员不断加强学习。向信息化专业方向转型,提高自身及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审计专业人员在审汁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主动降低审汁风险。同时。由于审计业务的专业性加强。未来的互联网企业审计会需要更多的专家参与,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猜你喜欢
互联网企业审计风险应对措施
平台经济下互联网企业竞争方式探究
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的新思考
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