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

2018-06-13 10:07石耘
文史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焦裕禄车间工人

石耘

一个人只要他心里始终想着群众、装着人民,无论他走到哪里、在什么岗位,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焦裕禄就是这样一个让人们永远也忘不了的人。焦裕禄,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今淄博市博山区崮山镇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里,自小逃荒要饭,给人扛长工,1945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1月在本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就积极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积极响应党的召号,1953年7月被调到刚刚开始建设的洛阳矿山机器厂(1993年并入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改称中信重工机械公司),这是由前苏联援建的我国“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他从农业战线转到工业战线,一踏上洛阳这片热土,就看到到处是劳动的大军,到处是各种建设项目的标志杆,道路上满载各类建设物资的卡车川流不息,建设工地上昼夜不停,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仿佛感受到了像是又一次参加支援淮海战役的情景,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了从未有过的激动,心想一定要为祖国的工业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旋即就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了矿山机器厂的建设之中。

焦裕禄先是担任厂筹建处资料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负责搜集当地建厂所需要的水文、地质和气象等历史资料,以提供各方面准确的数字资料依据,很快就提前圆满完成了任务。接着,他又被任命为厂工程科科长,负责抢修一条由洛阳金谷园火车站直达矿山机器厂的公路即金矿公路。接到任命通知后,他就立即深入到修路工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情况,这儿看看,那儿瞧瞧,听听大家的谈论,很快他就感觉到了自己在工业、交通建设方面知识的欠缺,立即意识到了自己应该加倍努力地学习,才有可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他曾对工程科的技术员说:“我要从头开始,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一定要钻进去学习;我们是共产党人,工业建设的担子一定要能够挑得起来。”修金矿公路时间紧、任务重,新组建的工程科领导成员和新调来的干部职工以往都没有修过桥梁和公路,一时间很多人都产生了畏难情绪,但焦裕禄同志没有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他坚持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想方设法积极帮助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督促和狠抓施工进度,并且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修路期间,焦裕禄一边认真负责科里开展正常的工作,保证及时组织运送供应修公路、架桥梁的各种物资和工具,一边从有关同事那里搜集各种资料,利用工作的间隙刻苦学习钻探、水文和风压等有关方面的知识,他还认真学习了电工、机械等方面的理论。当时,厂里有不少从东北和华东地区调来的生产和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技术上都很不错,焦裕禄就不耻下问,虚心向这些人求教。为了能尽快识别不同的钢材种类及其用途,他就半夜去敲开老工人的家门,从老工人那里学到了切实可行、打钢花辨别钢材种类的方法。他的老同事周锡禄曾对他开玩笑地说:“老焦,你抽烟买不起火柴,整天靠打钢花解决问题呀!”焦裕禄则说:“党叫咱干工业,咱可不能辜负党的教育,一定要努力摘掉我国工业落后的帽子!”1954年夏天,流经洛阳市涧西区的涧河水猛涨,当汹涌而下的洪水危及到金礦公路在涧河上临时搭建的木桥时,他第一个跳入到急流的洪水中,奋不顾身去保护木桥的安全,他的双腿受伤鲜血流淌。在他的带动下,大家纷纷跳入水中,终于保住了木桥。抢险结束后,他不顾疼痛和个人的安危,又急忙去给工人们送水送饭。在他的有力组织领导和敬业忘我精神感召下,金矿公路最终于1954年8月顺利建成通车。

金矿公路修通后,厂党委根据当时的建厂和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新形势需要,决定选派一批从农业战线转到工业战线来的转业干部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厂领导看到焦裕禄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工业知识,工作中身先士卒,又经过战争考验,就决定派他和其他干部一道去学习,为工厂培养后备干部。焦裕禄愉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但在起初有个别干部因家庭有困难,怕学习坚持不下去,不太愿意去。后在焦裕禄的积极带动下,强调家庭有困难的少数同志也都到哈尔滨考工业大学去了。他们在哈尔滨复习课程时,刻苦钻研工业管理知识,为由外行变为内行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解放前,焦裕禄只读过几年小学,文化水平低,科学知识更差,要去上工业大学这是摆在他面前的一个崭新的、十分艰巨的课题,因此,他比其他任何学员都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他总是早上第一个起床、晚上最后一个上床,刻苦学习每一门工业知识,深入钻研每一门技术,一有问题就及时向老师请教,甚至是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有比自己强的地方,他都会向他们学习讨教,勇攀科学知识和技术高峰。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结束时,他被评为优秀学员,取得了优异成绩,圆满结业。

大学学习结束后,1955年初焦裕禄又被安排到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行实习,担任实习车间主任,学习工厂管理。焦裕禄问起重机厂的同志:“学会工厂中的管理业务,得多长时间?”对方说:“有一两年时间大致可摸到点门儿。”焦裕禄决心加快步伐,缩短实习时间,整天同工人一起劳动。凡是同管理业务有关的问题,他都要刨根问底。作为实习主任,一般都是跟随主任指挥指挥就行了,可焦裕禄偏不这样,他说:“满车间的机器设备,各种各样零件部件如果连名字都叫不出来,咋能管理好生产!”他深入基层,到班组里去,跟随工人到机床旁,晚上常常不回宿舍,从图纸、零件到加工方法和设备性能都认真学,认真记,一个人蹲在车间翻阅图纸经常忘记时间。为了掌握整个生产程序,送料、拉铁屑、扫地他都干。当时有人嘲讽他说:“看,拉牛尾巴的也来学工业了。”焦裕禄听到此话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说:“拉牛尾巴的咋了?拉牛尾巴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天下都打下来了,还有啥困难能挡住!”从此,他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有时为了弄清某个零件的加工过程,他竟要一连跑几个车间跟踪了解。为了早日掌握工业管理知识,他一面跟调度员学习调度,一面跟计划员学习安排生产计划。一个时期,他整天和计划员在一起,学编生产计划,到计划科领料,又下达生产计划;一个时期,他又和生产调度员在一起,一块领零件,催材料,了解各个生产环节;一个时期,他又一头扎在最关键的地方,学习解决生产难题的办法。有一次,他要求计划员让他自己安排一次生产计划试试。计划员觉着焦裕禄实习才几个月,不可能编好计划。焦裕禄看他有点犹豫,便用商量的口吻说:“你在一边看着,我安排错了,你马上纠正。”计划员无法拒绝,只好让他试试。结果,焦裕禄竟很快就把计划编排好了,而且编排得既周密准确,又切合实际。还有一次,机加车间增加了生产任务,有人就提出了人力不足和设备能力不够等困难。焦裕禄听说后,立即到任务最重的减速机工段,他详细了解了每个零件、每道工序、设备台数、职工人数以及过去每月超额完成的任务数,并和大家一起又算了笔账。接着他又主持召开了生产会议,在会上,焦裕禄把情况作了详尽的分析,对一台台设备作了计算,说明不仅能够完成这批任务,而且还有很大潜力。到会的同志听到焦裕禄分析得精细周密,对他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此熟悉各个生产环节的程度都感到吃惊,都从内心里非常佩服他。结果,这项任务的计划很快就落实了,最终完全按照焦裕禄的预计胜利完成了任务。经过半年的车间实习,焦裕禄很快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管理干部,同志们说:“真想不到,焦裕禄虚心好学,竟成为了我们最棒的车间主任。”

1956年7月至10月,大连起重机厂厂报连续发表了题为《减速机工段党小组是怎样保证完成计划的》《对工段长工作方法的几点体会》《谈谈前方竞赛中的问题和意见》等焦裕禄同志的署名文章。文章强调了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发动群众,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同年11月11日,该厂厂报又登载了“机械车间被评为前后方竞赛优秀单位”的消息,并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焦裕禄写的《机械车间三季度竞赛总结》。12月,焦裕禄为车间基层干部总结了十条工作经验。这十条工作经验是:(1)要依靠群众;(2)要发扬民主;(3)要经常总结工作;(4)要学习政治;(5)要利用积极分子做工作;(6)要了解群众思想,关心群众生活;(7)要依靠党的领导;(8)要搞好团结;(9)要学习党的政策;(10)要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大连起重机厂党委经过研究后,认真采纳了这十条经验,改进了管理方法,调整了生产计划,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1956年底,焦裕禄同志满载学习成果,回到了洛阳矿山机器厂,担任第一金工车间(后发展为提升设备分厂)主任,他带领职工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设备安装工作之中。当时,这个车间是洛阳矿山机器厂最大的金属加工车间。入夜,焦裕禄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想到了党对他的培养,对他的信任,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强烈的责任感,穿上破旧的棉大衣,迎着刺骨的寒风来到厂里。车间里灯火通明,工人们正在进行设备校正。焦裕禄一进车间便脱下大衣,忍着剧烈的胃痛,和工人们一起进行设备的清洗工作。哪里最累、最脏他就到哪里去,胃疼得实在难忍,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他也硬是挺着。设备清洗完成,焦裕禄两眼熬得血红,整张脸又黄又瘦。回家的路上,老同事周锡禄关心地说:“老焦,几天不见你就瘦成这样,要注意身体呀!”焦裕禄则半开玩笑地说:“没事,人瘦点好,干活方便。”

1958年春,第一金工车间的设备安装还没有完全结束,但在此时厂党委却给他们车间下达了试制两米五双筒卷扬机(属于大型提升设备)的任务。焦裕禄心想,国家能源建设要发展,一些重点煤矿急需提升设备,必须尽快拿下这个任务。厂党委发出了大干三个月,“五一”节拿出第一台卷扬机的号召。焦裕禄坐卧不安,深感责任重大。一台卷扬机有上千个零部件,从图纸资料、工艺规程,到工具准备、材料准备等都需要指挥者熟悉掌握。当时,设备不全,人员不齐,缺乏经验。为了突破难关,完成任务,焦裕禄日夜不离车间,始终和工人劳动在一起,打水、送饭、递工具、喊吊车。他白天同工人一道做好生产准备,晚上就翻图纸看资料。他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上千个零件一一都很熟悉,还把关键零件记在本子上,并写满了加工方法,所用工具。几十个夜晚他都在办公室度过,遇到生产上的关键,他一连多天身不离机床,和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攻关。有一次整铸齿轮加工过不了关,为了搞清原因所在,他两天两夜坚持守在滚齿机旁,细心观察装卡方法,计算滚齿周期,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改进工艺,终于使齿轮加工达到了要求。在卷扬机生产期间,焦裕禄吃住在厂连续达50多天,夜里经常熬通夜,实在是累了、困了,他就把那件破大衣铺在一条长板凳上合一下眼。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奋战,中国第一台新型两米五双筒卷扬机终于成功制造出来了。因为生产成绩显著,1958年底,第一金工车间被评为全厂的红旗车间。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焦裕禄患上了胃病和肝炎,疼痛起来连腰都伸不直,工作中常常用筷子顶着剧痛的肝部。老工人于荣和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总是劝他说:“焦主任,你累了,就回办公室休息休息吧!”他说:“不要紧,能顶得住,屁股和凳子结合多了,腿就会软,人就会懒,就会同工人疏远。”焦裕禄经常忍着剧烈的病痛坚持在工作岗位上,常常是一边吃药,一边主持召开生产会议。当第一台卷扬机顺利诞生后,在厂党委的多次催促下,他才住进了厂里的临时疗养院进行休养和治疗。

焦裕禄总是哪里工作任务最重就被派到哪里去。1959年春洛阳矿山机器厂全面投产,他又被任命为厂里的生产调度科科长,担负起全厂的生产调度任务。他上任后工作起来非常细致、踏实认真,经常深入车间了解情况,帮助车间解决困难和问题。在他随身携带的提包里,经常装着好几种工作手册,分门别类,记载着各车间的详细情况。从生产任务、设备条件、劳动力量,以至哪个工人有什么思想问题、家庭困难等等,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了如指掌。工人们说:“焦科长不仅谙熟业务,还善于抓政治,抓人的思想。跟着他干工作,就是再重再难的任务,我们也都乐于接受!”为此,大家还都热情地称他为“政治科长”。就这样,焦裕禄同志在党的培养下,很快就成了一名管理工业的内行领导。

焦裕禄对待工作有着火一样的热情,对待工人兄弟更是情深意重,无微不至地关心大家。尚在建厂初期,全国就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与此同时,全厂上下也都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高潮,许多职工就连短短的春节五天假都不愿回家,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宝贵机会,一心一意在忙着搞生产。焦裕禄心想,一年到头了,职工们没有回家,有的人来到洛阳矿山机器厂已经好几年都没有回去过,因此,一定要让职工们把年过得好一些。1957年的大年除夕,好多工人都住在单身宿舍里,作为第一金工车间主任的焦裕禄就陪着厂党委书记赵翔九,一起到单身宿舍看望大家,和职工们一起聊家常、谈前景。一间间宿舍挨着走访,看望每一位家不在本地的职工。看望探访结束后,焦裕禄又带领工人到厂俱乐部玩游戏,同大家打成一片。大年初一,焦裕禄又把工人们叫到自己的家里,端出一大盆红绕肉,又拿出酒和大家共同举杯畅饮。青年工人徐魁礼回忆当时情景时说:“有几个青年人春节想家,心里真不是滋味,没想到焦裕禄主任来看望我们,还让我们在他家里过了个愉快的春节,真是太高兴了!”

焦裕禄非常体察工人的难处,总是为他人想得十分周到,他经常是节衣缩食帮助别人。老工人吴永富家有了第五个孩子,焦裕禄知道他家困难,便送去了10元钱。1961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工人刘辅臣爱人生孩子,想喝小米稀饭,焦裕禄知道后就把自己家里仅有的两斤小米送到了刘辅臣家。一天,焦裕禄忍着肝部剧烈的疼痛,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刚想休息片刻,忽然听说工人刘宗耀突患重病要送往医院,他急忙跑到三楼将刘宗耀从家里背到楼下而后送往医院,而他自己则是经常会肝部疼得满头大汗,脸色煞白,还仍然坚持上班工作。

厂党委领导发现焦裕禄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三番五次劝他去检查治疗,他却总是因工作忙而谢绝了。他的搭档、生产调度科副科长周连壁患肝炎,焦裕禄亲自把他送往医院治疗。厂党委研究决定要焦裕禄去疗养,而焦裕禄又把指标让给了科里的刘玉奎副科长。他说:“老刘,还是你先去吧,你的胃溃疡也不轻呀!”而这时焦裕禄的病情更是相当严重了,经常是用东西顶着肝部主持召开科里的生产会议。

“别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贵重”,这是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时所恪守的格言。厂里有一位普通工人名叫陈好富,这个听起来十分陌生的名字,焦裕禄在一次偶然与他的接触中,听说他患有心脏病,并发现他情绪十分低落。焦裕渌深深理解这位工人师傅,他听说当时的涧西医院(今为河南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有一位大夫能治疗此病,就亲自带着陈好富找到这位大夫,并要求尽全力为这位工人看好病,后来终于治好了陈师傅的病,陈好富非常感激他。焦裕禄就是这样处处想着他人,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

焦裕禄同志把一个党的干部关心群众视作党和人民群众心连心、保持良好干群关系的具体表现,并且他都是说到做到,因此深得工人们的信任和支持。1962年6月,为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被调回农业战线,担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曾经受过焦裕禄批评帮助过的周学才、何卓林二位师傅来送行,曾经被关心爱护过的张天资、于荣和二位老师傅也来送行,大家眼含热泪,从心底里不愿他们的老主任、老科长就这样地离开。

焦裕禄离开洛阳矿山机器厂后,他原在单位的领导们、工人们、同事们,仍然想念着这位好同志,他们说:“不管党把他安排到那里,他都是大伙信得过的好干部、好班長!”我们的国家需要很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的人,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的人。

猜你喜欢
焦裕禄车间工人
油田工人
超过定额
酒厂工人
焦裕禄
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们说焦裕禄
“扶贫车间”拔穷根
A7_p69
学习焦裕禄 争做好干部
例说最优化方法解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