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临床观察

2018-06-14 08:40冯志平宋元华邓智勇夏耀雄刘超陈富坤杨传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昆明6508昆明市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昆明65004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昆明6508
中国药房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液皮炎鼻咽癌

冯志平,宋元华,邓智勇,夏耀雄,刘超,陈富坤,杨传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核医学科,昆明 6508;2.昆明市儿童医院肿瘤内科,昆明 65004;.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昆明 6508)

鼻咽癌是我国南部地区较为常见的癌症之一,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但绝大多数患者在放疗后会发生放射性皮炎[1]。随着皮炎的进展,患者皮肤可能出现溃疡、坏死及出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1]。本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性皮炎,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探寻该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依从性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2-3]:(1)符合临床鼻咽癌、放射性皮炎诊断标准;(2)鼻咽癌分期为Ⅱ~Ⅳ期,包括鳞状细胞癌、非角化细胞癌和分化癌;(2)年龄23~68岁;(3)皮炎程度为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皮炎分级Ⅰ~Ⅲ级;(4)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缺失者;(2)伴有严重精神意识障碍者;(3)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4)伴有其他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等)的患者。

1.2 研究对象

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患有放射性皮炎的鼻咽癌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24.5~68.0岁,平均年龄(43.5±10.7)岁;鼻咽癌Ⅱ、Ⅲ、Ⅳ期分别为27、8、1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细胞癌、分化癌分别为18、12、6例;平均放疗剂量为(65.63±4.26)Gy;RTOG皮炎分级Ⅰ、Ⅱ、Ⅲ级分别为30、4、2例。观察组患者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23.0~67.5岁,平均年龄(42.5±11.3)岁;鼻咽癌Ⅱ、Ⅲ、Ⅳ期分别为26、10、1例;鳞状细胞癌、非角化细胞癌、分化癌分别为19、11、7例;平均放疗剂量为(63.47±4.21)Gy;RTOG皮炎分级Ⅰ、Ⅱ、Ⅲ级分别为29、5、3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3 治疗方法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between 2 groups

两组患者均以半干纯棉毛巾清洁皮肤后,进行常规治疗:RTOGⅠ级放射性皮炎患者采用院内中药外用制剂扑粉(主要成分包括龙骨、牡蛎、糯米等,研末混合)撒扑于患处,每日2次;RTOGⅡ~Ⅲ级放射性皮炎患者则采用甲紫溶液(甘肃省西峰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62020456,批号:20151102,规格:1%)外涂,每日2次;放射性皮炎伴溃疡者采用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1189,批号:20150911,规格:复方)外涂,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康复新液(昆明赛诺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3020054,批号:20151206、20151108,规格:50 mL)浸透纱布(纱布尺寸与皮炎面积匹配)后,敷于患处,每日3次;换药前,须将残留在创面的药物及渗出物拭去,充分暴露创面后再用药。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RTOG皮炎分级降至0级;有效:皮炎面积缩小、程度减轻,RTOG皮炎分级由Ⅲ、Ⅱ级降至Ⅰ级;无效:皮炎面积未缩小、程度未改善。总有效=治愈+有效。(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TOG皮炎分级。RTOG皮炎分级标准[5-6]——0级:皮肤无炎性病变;Ⅰ级:皮肤出现炎性症状,如脱皮、干燥、红斑、水疱等;Ⅱ级:皮肤有疼痛感,且红斑、脱皮情况严重,中度水肿;Ⅲ级:皮肤红斑加剧,水肿情况加重,出现融合性湿性脱皮;Ⅳ级:皮肤炎症严重,出现局部溃疡、出血、坏死等,疼痛剧烈。(3)采用标准测量直尺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时的皮炎面积(横向最大径×纵向最大径)。(4)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均以例数或率表示,前者采用χ2检验,后者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与对照组的9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ies between 2 groups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TOG皮炎分级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均未见RTOGⅣ级皮炎患者。治疗前,两组患者RTOG 0~Ⅲ级皮炎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TOG皮炎分级情况显著改善,且0级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级患者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RTOG 0~Ⅲ级皮炎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TOG皮炎分级比较[例(%%)]Tab 3 Comparison of dematitis RTOG classification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case(%%)]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炎面积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炎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两组患者的皮炎面积均显著缩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周,两组患者皮炎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炎面积比较(±s,cm2)Tab 4 Comparison of dermatitis areas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m2)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炎面积比较(±s,cm2)Tab 4 Comparison of dermatitis areas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cm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后第2周比较,#P<0.05Note:vs.before treatment,*P<0.05;vs.2 weeks after treatment,#P<0.05

治疗后第4周30.0±3.3*#14.5±3.1*#20.678<0.001组别对照组观察组n 36 37 tP治疗前43.5±3.4 44.3±3.5 0.990 0.332治疗后第2周37.4±3.3*27.6±3.0*13.274<0.001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与研究药物相关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鼻咽癌大多为分化程度较低的鳞状细胞癌,其临床治疗一般首选放射治疗。但放射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放射性皮炎,一直是困扰患者和医师的棘手问题之一[7]。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放射性皮炎的药物有很多种,但尚无标准用药方案[8-9]。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对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具有不良影响,故探寻有效治疗皮炎的药物有着重要意义。临床常规治疗放射性皮炎的方法包括甲紫溶液、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或硼酸乳膏/洗液外涂,必要时可配合使用含抗菌药物和地塞米松的软膏,如氯地霜(由氯霉素、磷酸地塞米松和基质等组成);轻度感染时,可加用红霉素、氯霉素软膏等药物。

康复新液是一种具有养阴生肌、通利血脉作用的中药制剂,是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从美洲大蠊提取有效成分精制而成。其主要成分包括多元醇类、表皮生长因子、黏氨酸、黏糖氨酸和多种氨基酸等,具有去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血管新生、改善黏膜创面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再生等作用[10]。康复新液常用于外伤、溃疡、烧伤及烫伤等治疗,可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总有效率,加之价格低廉、安全性较高[11-12],故本研究加用康复新液对放射性皮炎进行治疗。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虽低于对照组,但治愈率更高(40.5%vs.8.3%),且观察组患者RTOG皮炎分级明显改善(0级患者的比例明显升高),提示加用康复新液的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后第2、4周,两组患者的皮炎面积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提示加用康复新液可减轻皮肤炎症、缩小皮炎面积,其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表明加用康复新液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加用康复新液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可有效缓解皮炎症状,缩小皮炎面积,且安全性较高。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考察指标较少,这一结论仍有待于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1] 姜力,张勇.放射性皮炎防治机制及措施研究[J].中国职业医学,2014,41(1):110-112.

[2] 郭业松,黄生富,何侠.鼻咽癌强调放疗后放射性颞叶损伤32例临床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7,23(10):910-913.

[3] SANGUINETI G,GEARAFB,GARDENAS,et al.Carcinoma of the nasopharynx treated by radiotherapy alone:determinants of local and regional control[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1997,37(5):985-996.

[4] 宋琼,陈佩娟,刘倩,等.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炎的两种方法的效果比较[J].分子影像学杂志,2016,39(1):12-14.

[5] 李琼,蔡昌兰,周璞,等.司肤泰克超薄透明膜预防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9):4502-4504.

[6] 李惠云,高丽红,张文军,等.外涂中药油治疗Ⅱ~Ⅲ级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20):1759-1762.

[7] 龙国贤,汪锐,胡国清.鼻咽癌化疗研究进展[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7,34(4):255-257.

[8] 黎晓鹃,李克明,林洪英.三黄皮炎膏防治急性放射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3,53(17):85-86.

[9] 谭兵,王渝东,白玉,等.医用射线防护剂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皮炎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30):2837-2839.

[10] 谌科霞,小泽民,彭红梅,等.康复新液湿敷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2011(4):79-80.

[11] 赵海军,孟瑞雪,郑艳洁,等.康复新液与温润烧伤膏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肤溃疡的疗效观察[J].华西医学,2014,29(8):1538-1540.

[12] 赵云伟.康复新液治疗浅中度烧烫伤的9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6(21):117-118、157.

猜你喜欢
新液皮炎鼻咽癌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研究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更昔洛韦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分析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舒适护理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中的应用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