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6-15 06:55迟新丽李晓秋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抑郁症抑郁焦虑

迟新丽 李晓秋

【摘要】目的:探讨“共情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共情护理与常规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出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出现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增加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采用共情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共情护理;抑郁症;焦虑;抑郁;生活质量

2017年4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我国大规模精神障碍疾病的流行情况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我国抑郁症患病率为2.1%,且30岁左右的年轻人成为发病主要人群,带来沉重的家庭与经济负担。以往临床治疗抑郁症多是在密闭式病房内,导致患者脱离社会环境,情感无法正常宣泄,回归社会受到严重障碍[1]。“共情护理”能够使护理人员倾听患者,感受其内心真实想法,更加准确的对患者进行引导,为探讨其对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笔者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均接受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药物治疗,无精神药物治疗史,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37±5.22)岁;参考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98±5.6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2)满足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心境障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3)抑郁、悲观以及焦虑等负面情绪持续2周,且伴有以下症状中任意4项;精神力明显减退,有不明原因的持续困乏感;生活无兴趣,愉悦感在很大程度上丧失;自我评价低,甚至有自责、愧疚感;动作明显迟缓,脾气暴躁难控制,焦躁不安;失眠增加;思维灵敏度低;反复性有自杀想法或行为;性欲减退;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2]。排除标准:严重脏器器质性病变;酒精依赖或药物滥用者;存在明显交流障碍或者精神障碍。

1.3 方法

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护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共情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护理准备。首先组织精神科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价,使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参考编写《抑郁症患者共情护理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手册》,将手册分发给每位护理人员;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共情护理理论、认知、人性关怀以及沟通理论等知识,所有人员均参与考核,考核主要内容为护士照顾患者能力、护士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认知情况、感知患者情绪变化的能力等。(2)具体实施。积极倾听患者倾诉,抑郁症患者多有自闭、寡言、焦躁等负性情绪的表现,因此医护人员要积极引导患者表达、宣泄自身情感以及内心感受,在患者诉说对生活、病情的感受时医护人员尽量不打断,不判定患者的价值,可以点头、眼神注视或者“嗯、是的”等肯定语气来鼓励患者,全面详细的感受患者情绪变化;归纳总结患者心理状况,在与患者交流时,医护人员要善于引导,做到患者病情心中有数,并给予其积极的暗示与引导,用语言或者肢体等鼓励、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思考;医护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患者及家属的痛苦与不幸,在日常护理中注意患者感受,提高其生理及心理舒适度;善于整理,交流结束后对患者病情做一评估,综合其信息与表现等内容,制定下一次交流方案及方向;信息反馈,医护人员在倾听完患者倾诉后,可用非语言或者语言的表达方法对患者信息进行反馈,引导患者自行思考问题,并适当的进行纠正与引导。观察患者语言表情、微小行为的变化等,以观察患者是否觉得被理解,此次交流是否有效。 (3)家属配合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有被遗弃感,这种负面情绪会加重患者抑郁症状,因此医护人员要告知家属定期看望患者,对于抑郁症诱因尽量避免交谈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为患者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爱与期待,积极配合治疗;将患者治疗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可以使患者家属配合观察患者,及时发现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并给予健康宣教。

1.4 观察指标[3]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症状越严重,心理状态越差。采用QLQC3-30生活質量评价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各项目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计量单位采用(x±s)表示,以t检验,以双侧α=0.05为检验标准。计数单位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SA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参考组SAS评分分别为(73.28±2.66) 分、(72.67±3.02)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参考组SAS评分分别为(39.77±5.20)分、(51.21±6.02)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与参考组SDS评分分别为(65.59±4.44)分、(65.17±3.88)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参考组SAS评分分别为(35.17±6.38)分、(50.63±6.83)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QLQC3-30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3.21±10.03)分、(53.37±9.95)分、(59.02±11.12)分、(62.38±5.56)分、(55.19±7.27)分,参考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4.40±9.66)分、(53.26±10.20)分、(54.46±11.25) 分、(63.01±5.57)分、(56.37±7.68)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为(75.46±5.03)分、(74.44±6.21)分、(80.20±3.27) 分、(74.21±6.56)分、(85.73±6.03)分,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各项评分为(65.29±8.67) 分、(62.28±7.02) 分、(63.22±5.36) 分、(62.21±6.58) 分、(68.64±7.11)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人际关系疏远、价值观多元化等,社会发展对个体心理与生理的冲击与刺激增加,抑郁症患者明显增多,且年轻人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因此加强抑郁症治疗及干预是势在必行。随着现代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与发展,传统抑郁症治疗方法逐渐改进并完善,共情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共情护理是实现与他人情绪、情感之间的感知、体验与交流,有助于护士与患者之间搭建沟通平台,更加准确、详细的了解患者需求,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从而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增强干预效果。本次研究对比显示,观察组采用共情护理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以及QLQC3-30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见,通过“共情护理”可以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给予患者正确引导,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共情”是护士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其实际能力,因此医护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以更好的深入患者内心进行引导干预。

总之,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采用共情護理模式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仁芳.综合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02-103.

[2]胡笠红.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及护理严重抑郁症患者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6):22-23.

[3]谢晓颖,蒋荣泉,凌迎春等.“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3):122—125.

猜你喜欢
抑郁症抑郁焦虑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