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孩童 玩转绘本

2018-06-16 06:07周林芳
关键词:狐狸舞台图书

周林芳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绘本教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绘本教学不仅仅是在建立孩子的一种阅读行为,激发一种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绘本教学活动让孩子在知识拓展、能力提高、情感建立等诸方面获得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手、眼、身、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36-2

绘本图书是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见到的书,它形象性的丰富了婴幼儿的心灵世界。每一个绘本故事都像是一颗埋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种子就渐渐化为知识,成为生命的智慧。本文阐述了应如何让幼儿在绘本教学中不断的获得知识的拓展,能力的提升,情感的累积,如何让他们在绘本图书的世界里更好的开启人生智慧的殿堂。

一、用趣味抓住孩童的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从事一切活动课程的原动力。绘本教学的有效性能否得到最大展现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能激发孩子浓厚的兴趣。如果能让绘本教学变得形式多样、手段灵活,再加上如果它能激起幼儿强烈的兴趣,促使幼儿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那么对于绘本教学的有效性的体现必定是大大的提高的。如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我的幸运一天》时,首先让幼儿看图书封面,了解图书的两位主人公“狐狸”和“小猪”,然后教师再倒入: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撞上了一只送上门来的小猪,于是狐狸“幸运的一天”开始啦!谁知这一天却成了小猪“幸运的一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一饶有趣味的悬念,一下就让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进入这本图书了,随即老师就带领孩子们沉浸于这本优秀的绘本故事中。图书中被大家公認为精明、狡诈的狐狸与被大家视为愚笨、忠厚的小猪之间上演的一个个精彩滑稽的场景让孩子们笑声不断,也让孩子们关注不断。毋庸置疑,在这样的绘本教学活动中,不难想象孩子们阅读过程中兴致高昂的样子,不用怀疑孩子们对这本图书的喜爱之情。

二、用快乐抓住孩童的眼

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某种行为能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或反复进行的趋势。因此,良好的情绪情感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快乐的教学能够通过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热情。记得有一次接触到一本绘本图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我想这绝对是一本会让幼儿笑的前仰后合的图画书,所有的画面中,母鸡萝丝和狐狸一前一后总是处于同一个画面中,一个迈着碎步气定神闲,一个张牙舞爪又总是丑态百出,像极了哑剧的喜剧效果一下子就展现在了孩子们眼前,深深的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只能赞叹图书的作者是真正吃透了孩子们的心理,她把一个无声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笑声不断的故事,她甚至还给孩子们设计好了笑的时候,一共有七次!不信你看:当钉耙砸扁狐狸的鼻子时,孩子会笑!当狐狸一头栽进池塘里时,孩子会笑!当狐狸扎进干草剁里时,孩子会笑!当狐狸被面粉埋住时,孩子会笑!当狐狸摔到手推车里时,孩子会笑!当手推车载着狐狸撞翻蜂箱、狐狸被蜜蜂追的抱头鼠窜时,孩子更会笑了,而且一笑就是两次!如此热热闹闹的情景喜剧一下子就让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这样积极愉快的情绪之下,幼儿很快就进入了图书,紧接着我就乘胜追击,抓住幼儿快乐情感高涨之时,启发幼儿自主阅读,孩子们的小眼睛可真是犀利呀:狐狸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透露出的狡猾与贪婪,还有母鸡萝丝永远半闭着的眼睛和那不紧不慢的走姿,虽然会让孩子纯真的内心为其时时捏一把汗,但是倒霉蛋儿狐狸每次的意外结局总能化解孩子们内心的焦急。我想此时的孩子们已经完全沉浸在书里面而不可自拔了吧!在快乐笑声不断蔓延包围整个课堂时,幼儿的情感得到了共鸣,思维也变得活跃,就连平时课上调皮捣蛋或者是胆小害怕的小朋友也在其中受到了感染,踊跃的参与活动。就这样,快乐的感觉随着教学一起延伸。对教师来说它加强了与幼儿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感情。对幼儿而言,更是得到了感官与心理的双重快乐。更重要的是幼儿在快乐的基础上,不仅从绘本教学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也在其中活跃了思维能力,丰富了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用舞台抓住孩童的身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混淆绘本阅读的主体,会有那么些老师站在孩子们面前尽情的发挥与表现,企图感染幼儿,竭力的帮助孩子们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情感主题,殊不知有多少孩子能真正进入图书世界呢?班上大多数的孩子始终是台下默默的“观众”,我们老师甚至不能保证孩子是否真正在“听书”,更不要说主动自主的阅读了。久而久之,这不仅挫伤了部分幼儿的自尊,而且也极大的削弱了那部分幼儿对绘本阅读的积极性与热情。这也正是绘本教学的有效性无法提升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尝试着把原本是几个人的舞台变成大家的集体舞台,尽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那个集体舞台上秀出自己的风采。譬如小班的绘本教学活动《小兔乖乖》。我们老师也清楚,小班孩子的注意力差,交往能力处于发展前期,有时候给小班孩子组织教学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不给你老师面子,无视你的存在,表现出自顾自的样子。但是我们老师在组织绘本阅读《小兔乖乖》的时候,就收到了很好的反响。原因就在于老师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集体的大舞台,每个孩子都能在老师创设的情景舞台上,把绘本故事中的场景表现出来。记得有个孩子在表演到老狼来敲门的时候,一边唱着“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门儿不能开”,一边狠命的紧紧拽着门边儿,生怕那只“大灰狼”会挤进们来似的。而且在这个舞台情景中,我们发现小班的孩子也能把一些语言的情感表达的很好,诸如对于大灰狼既害怕又厌恶的情感,对于妈妈回来时的喜悦和开心的情感,我们也都一一从孩子们的语言表达中清晰的感受得出。当然我也是极力注意让每个幼儿都在舞台上尽情发挥。形象可爱的动作加上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语言表述,让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微笑。于是乎在教室这个大舞台旋转又热闹的氛围中既消除了不少幼儿心理的胆怯,同时也给他们的心里注入了一股活力,他们也身不由己的加入这个大舞台。老师把原本静止的教室变成了活跃的舞台,把原本静止的图书变成了活生生的舞台剧,孩子们怎么还能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呢?看着他们一个个的投入,我想图书他们肯定是看懂了,也肯定是爱上了,不然怎么会课后也挤进阅读区翻起那本《小兔乖乖》了呢?!由此看来集体舞台的形成一方面打破了以往绘本教学的沉寂,更重要的是它让幼儿成为绘本教学的主体,让每个幼儿成为图书阅读的主人。我想这无疑也是提升了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如何不断地提升绘本教学的有效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在绘本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感受身边的每一个生活细节,抓住属于孩子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在每一个绘本教育过程中都紧紧的以孩子为中心,以各种灵活的手段、多样的形式充分的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充满梦想和希望。

猜你喜欢
狐狸舞台图书
台上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画与话
狐狸和猫
狐狸
狐狸便当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