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018-06-16 06:07罗洁
关键词:赏识教育原则理论

罗洁

摘 要:赏识教育,是指承认和尊重学生差异,发现和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引导学生于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亲身尝试和体验获取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心态和遵守纪律、举止文明、诚实守信的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赏识教育;理论;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40-1

实施赏识教育,应遵循下列原则和方法:

一、赏识教育的原则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体育教学中要实施赏识教育,必须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让教师学会赏识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将这种闪光点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来赏识教师。而学生素质不一,性格各异,需要教师去做细致的工作,了解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对后进生、差等生。不能认为后进生、差等生就一无是处。

作为教师,我們不仅要用赏识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学生,也应该教学生学会赏识别人,因为,能够坦荡地赞赏别人,是一个人的美好品质。如果一个学生以赏识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同学,就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真诚地关心同学,团结同学,向同学学习,消除嫉妒、敌对、冲动等不良心理品质。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时常让学生学着自己的样赞赏别人。

专家认为以赏识成功教育思想为指针,不断优化学科教学活动、班队活动、班级管理,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导向,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为原则,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会达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二、赏识教育的方法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密切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小成功”,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自觉奋斗、努力成才。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信任和宽容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面对一切。这种信任是广义上的信任,不仅仅是对品质的信任,更是对学生能力的信任。首先停止将学生与别人比;情绪化地迁怒于学生;在学生遭受挫折失败时表现悲观。在信任的同时要宽容,宽容也就是接纳,面对现实,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同时,宽容还有另一个层面,那就是老师的反省,学生每一个问题存在的背后,老师都或多或少地承担一定责任,因此,反省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有耐心,对学生并给予最大的支持,以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学生从零开始的每一点进步,在赏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时,学生们已开始充满自信地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例如:在学习“跳远”时,我先让学生看了教师的示范,然后让他们互相说一说。同时我注意了学生能力强弱的搭配。即使有的学生犯错,教师也应学会宽容。

2.尊重学生,尊重意味着自由和平等。自由可以重建学生的责任感,自由当然是相对的自由,在放手和放权的基础上,学生既享受权利又承担义务。而平等则表现在和学生的沟通上。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培养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的学生。其一是放手,学生该做的事让学生自己去做,同时,还学生自由,让学生享受他作为个体的权利。权利和义务造就一个人的责任感。

通过赏识教育与尊重,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心理压力较大,自卑、自责、不知所措。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而有的老师为了给学生以教训,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的批评。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当然老师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可他们在教育中过分强调自己的威信,强迫学生按照他们为学生制定的“幸福计划”去行事。然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学生感到厌烦、厌学,产生叛逆心理,而老师更觉得自己委屈,认为学生不能理解他们的苦心。殊不知理解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而且理解是相互的。

3.适时地激励与提醒,让学生正确面对失败。引导学生成长,除了激励,还需要提醒,也即督促和批评。赏识下的督促和批评,是以不伤害学生自尊为前提的。当学生考砸时,哪怕学生经常考砸,首先老师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过分失望,不能让学生泄气,所以要鼓励学生,要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其次,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有的,让他正确面对失败。最后,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难。体育课上,当学生闯了祸时,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认为自己是个坏学生或者失去了信心,而此时老师应与学生及时沟通,平息学生的惶恐心理,让学生感觉到他在老师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同时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在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以教育,来缓解学生的心态,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学生对家长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学生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尊重、赏识教育要做到及时,迅速。当学生做出选择时,要及时给予理解、支持;当发现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或一点进步时,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错过尊重、赏识的最佳时机,再进行赏识其效果将大大减弱。只有在行为发生后及时进行表扬,才会起到强化作用。

总之,在鼓励赏识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应加强挫折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经历风雨,没有良好的心态是不行的。所以既要给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充分赏识他们,又要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在挫折的痛苦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

猜你喜欢
赏识教育原则理论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给“赏识教育”踩刹车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