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度学习 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2018-06-16 06:07施菊萍
关键词:环流热力气压

施菊萍

摘 要: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会”变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把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及训练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起点。

关键词:深度学习;地理核心素养;高中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20-1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变学生“会学”,从“浅层学习”到“深度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当今形势下,各种新型媒体手段、学习方式不断涌现,学习快餐化、碎片化、微型化可能会带来的学习浅表化、浮躁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故笔者认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已迫在眉捷。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内涵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对学习的认识也日益深刻,深度理解概念,让学习者在先前知识基础上建构知识以及反思,这些共识中已就包含有对深度学习认识。

深度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很多人认为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Biggs认为,深度学习包含高水平或者主动的认知加工,对应的浅层学习则采用低水平认知加工,比如,简单记忆或者机械记忆[1]。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在1976年提出,与浅层学习相对对应,深度学习是,指在真实复杂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运用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2]。而康淑敏认为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对学习状态的质性描述,涉及学习的投入程度、思维层次和认知体验等诸多层面,强调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和对学习内容的批判性利用,追求有效的学习迁移和真实问题的解决,属于以高阶思维为主要认知活动的高投入性学习[3]。所以,深度

学习的核心是理解学习、知识建构、知识迁移、思维提升、问题解决,因此,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应用是深度学习的关键。

二、深度学习的引导与实践

人类的学习活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单纯的知识积累式学习,难以学会在学科概念层面思考问题,难以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与独到的见解。所以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理应让地理教育的意义更好地在课堂上彰显,让知识的习得与地理素养的培育在课堂上“邂逅”,让深度学习在地理课堂上扎根,真正实现深度教学[4]。

高中地理知识具有非常强的逻辑关系,所以这一阶段的地理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虽然高中学生在理性思维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运用所学的本学科知识,特别是跨学科知识形成逻辑思维的能力还需提升。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都清楚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Ⅰ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涉及的地理概念多样且抽象难懂,且涉及到的物理知识较多,这就给许多学生学习过程增加了难度。下面,笔者以“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为例,展示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实践过程。

很多地理教师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当学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热力环流”这一知识点学习任务时,教师会展示: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压大小关系如右图所示:

按理说这题应该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完成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同学能得出乙大于甲,丙大于丁,但丙与甲之间的气压大小关系却无法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是为什么呢?地理教师都知道这是初中已学过的物理知识,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但学生不会知识的迁移,此时很多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并让学生记住这个结论,学生但实际上学生还是未真正的理解。所以笔者直接让学生回忆大气压的概念入手,甚至让学生用图示法画出大气压的概念,此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得出“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然后教师再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地完成热力环流中的“一对一”的逻辑联系:

近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热胀冷缩

空气热升冷降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等压面高凸低凹)

大气发生水平运动

(高压流向低压)

这一逻辑关系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环环相扣,不能中断,否则推理方向会发生混乱。而为了检验学生这一思维过程是否真正形成,笔者又向学生展示:

(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冷却的是 地。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假如这个等压面出现在近地面,则A、B两地受热的是 地,冷却的是 地。

以此让学生更深層次的理解“热力环流”中逻辑关系,也提升了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所以,深度学习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有意义学习,推进深度学习需要强有力的学习文化支持。

当然,深度学习还需教师的深度教学,而深度教学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对教学过程的深度展开,再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作为教师,要有一定的高度和眼界,在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要有深度整合教材的能力。

总的来说,深度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且是一种主动学习。而促进深度学习发生的关键在于提升学习者的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康淑敏.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研究.教育研究,2016.

[2]徐波.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研究概述.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05).

猜你喜欢
环流热力气压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热力开季
渐近夏日
名师开讲:2017年高考数学命题热力榜
谜底大揭秘
变压器并联运行在旁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
近4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变化特征分析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压氧治疗引起气压伤的影响
气压马桶
德行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