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 激活学生英语思维的“沸点”

2018-06-16 06:07吴祎绯
关键词:沸点课堂讨论有效性

吴祎绯

摘 要: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否实现课堂讨论的有效性,重点在其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捕捉一些能产生新思维和新方法的问题组织学生去讨论,引导学生去探究,使学生由“学会”转入“会学”。

关键词:课堂讨论;有效性;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0-067-1

课堂讨论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的基本的交流方式之一,是合作教学的主要形式。一堂课的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的活动是否有效,课堂讨论是否有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有的放矢,明确课堂讨论的目标

讨论其实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延伸和更高拓展,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学习的主动性,不再是被动的被学习所“支配”。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思考,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学习空间,让学生更为多元化的去开发自我学习思维。然而,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并不意味着教师一放了之,没有目标要求,就没有学习的方向,学生就会无效讨论。只有给学生圈定了一个讨论的主题以及目的,并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够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有效的讨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要明确讨论式学习的目的,首先就要明确学生学习的正确定位,明确在学习过程当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够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科学地学习。教师在进行讨论式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同学生的年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差异性,在此基础之上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二、有备而战,选择关键的讨论内容

在课堂讨论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做好准确的判断,要鼓励学生自学,必须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自学,必须基于学生一定的基础知识体系。进行讨论式教学,学生必须具有讨论的基本能力,对于讨论的主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式教学。除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之外,还要考虑到讨论的内容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积极性。不同的教学内容使得不同的课堂讨论时间不同,但或长或短的课堂时间当中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讨论内容的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有讨论的价值,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够展开讨论,至关重要。

教师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时,应当对课堂讨论的内容进行科学的筛选。首先所选择的内容必须与实际教学要求相适应,只有结合教学重点进行讨论,才能够起到最佳教学效果。其次,是教师所选择的讨论内容要具有扩展性,能够不断的进行知识的延伸,如果讨论的内容不能展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得不到锻炼和培养,讨论的内容的难度也应当适当考量,既不能够太难,让学生无从下手,又不能够过于简单,让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除此之外,讨论的时间设计要适中,学生的思维才能集中,时间太长的话,教师就不能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驾驭。

三、有条不紊,把握最佳的讨论时机

什么时候是课堂讨论的最佳时机?当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和愿望还不够强烈,热情不够高,需要同学之间相互激励时;当学生以个人的能力,无法独立解决课堂当中的一些问题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以解决实际问题。

1.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构建更为多元化的教学课堂,吸引孩子们进行合作式学习,这不仅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制定了合适的讨论教学内容之后,表现优异的小组可以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奖状、奖品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使得课堂气氛进入白热化阶段,学生在竞争中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是又收获了知识。

2.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而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时。此时,教师应当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学习内容,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相互帮助,同学间互相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也间接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3.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时。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课本上的固有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对于固有知识的开拓和深入思考。这就对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引导学生对于现有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不断的开发思维能力。

4.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启发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其实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如果学生对教师是既尊重又热爱,那么自然就会对英语学习更加上心。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是教师,就高学生一等,处处比学生厉害,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当学生遇到思维困境时,教师不能够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解决,应该要以一种引导者、朋友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当学生的意见出现比较大分歧,需要共同讨论时。学生对于一个问题产生分歧,正是学生在不断开发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表达自我观点,进而达到多种能力的配合。

总而言之,整个教学模式的开展都是围绕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每位英语教师对这一理论能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将其应用到实践当中,这将会大大提升初中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玉琼.论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07).

[2]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盛群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革新评述(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2(02).

猜你喜欢
沸点课堂讨论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人物2020年度沸点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有机化学专项训练(二)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