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操作系统”混合教学研究

2018-06-17 11:16张俊林
无线互联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网络操作系统研究与实践混合式教学

张俊林

摘要:“网络操作系统”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极易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严重脱节,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模式。文章对其实际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开分析,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并对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网络操作系统;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资源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迅速发展,理解网络操作系统原理、掌握一定的网络操作与管理技能己成为培养新时代优秀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应用性强、操作量大,因此,需要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来培养并加强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应用的能力。

1 现阶段网络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源地区存在差异,学生学习需求不同

现代班级内的学生普遍来自不同地区,有些地区比较发达而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教育程度比較落后,由于地区限制导致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有所差异,这就导致每位学生的学习诉求不一。若教师不重视这一差异,就会导致这种差异越来越大,有些程度较低的学生可能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从而导致两极分化的现象。

1.2学生学习能力不一,影响整体教学进度

在每一个班级内都存在学生学习能力有所差别的现象,当教师讲授同一个知识点时,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理论知识内化;而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这种差异在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学习能力低的学生落下的知识点会逐渐积累,这种累积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解和最终成绩的发挥[1]。

1.3传统“三步式”教学模式,无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现阶段网络操作系统教学通常为“三步式”独立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一学生理论课后上机操作一准备课后作业这三大流程,并且可以发现,在这三步中的每一步教学环节中都存在严重弊端。

(l)传统讲授式课上讲解模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为追赶教学进度通常会选择单一的讲授模式,忽略了学生是否已经将这部分知识内化。同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普遍不愿意进行独立思考,而是愿意等老师将答案公布出来,再将答案记住,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2)上机课中学生的实际参与度较低,在上机课中由于教师无法像理论课时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利用上机时间开小差或无所事事。还有一大批同学在操作环节中遇到问题不愿独立尝试找出解题思路,而是急于向教师求助,正是由于上机课的氛围比较轻松,导致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收获很少。

(3)在课后作业布置环节,一些教师为防止学生的基础能力不足,通常会留出大量作业给学生,甚至有些问题的难度较高。这种作业布置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应付心里,甚至有些学生会抄作业、上网搜答案等,这不仅不会给学生带来能力上的提升,反而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得不偿失[2]。

2 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网络操作教学的启发

混合式教学是通过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来达到最佳学习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强调通过在合适的时间内通过不同的应用方法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现阶段主要包括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face to face(与教师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online learning(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时间、章节的限制,通过课堂和网络课程将网络操作系统这门课中的知识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对现阶段的教学模式进行以下几点改进和创新。

2.1改进教学内容,向实用性靠拢

学生可以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入门操作技能,了解部分操作系统原理、网络协议等基本知识,由于这门课的知识覆盖面较广,教师若想通过自己课上的讲解完成教学目标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并将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知识点提出来,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或网上课程资料的方式在课下独立完成,这样一来就能够将课上学习与线上学习结合起来。并在课上给出学生学习效果展示的时间,让学生体会到独立思考的成就感,逐步将传统讲授式课堂升级为以学生主体、以教师为导向、以线上课堂为辅助的混合式新型课堂模式,最终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的目标[3]。

2.2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背景下,教师应以身作则,熟练掌握各项多媒体教学技能,通过网络平台增加学生的学习资源。当今很多教师为降低自己的教学任务量,通常会通过网络平台下载教学PPT等教学资源,而缺少自己对教学内容的补充,这种行为实际上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学会制作各种类型的flash动画,并通过动画的方式将一些步骤复杂、难以理解的程序操作原理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能够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

2.3推广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改进成绩评价系统

对于“网络操作系统”这门课来说,教学成果有效验收方式就是上机考试,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利用并推广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尤为重要,这不仅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做到及时、有效的把握。

(l)建立教学网站并及时更新有关课程资料能够丰富学生课下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扩展能力,教师也能够借助教学网站布置作业并进行验收,实时评估每位学生学习进度和成绩,组织线上考试,并合理设置考试时间,通过课堂纸质考试形式与线上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考查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

(2)通过网络系统将学生的平时成绩、考勤状况和最终成绩全部录入,并以最终加权平均成绩作为年终评价依据。在整个过程中应注意加大随堂测验和平时学习状态的比重,而缩小最终年终考试成绩的比重;加大实践环节学生表现所占的比重,而缩小理论掌握程度的比重。只有通过这种全面的成绩评价模式,才能将学生整个学年最真实的学习状况全面体现出来,同时根据最后全班同学的平均表现状况,也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教学状况.由此可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依据。

3 在“网络操作系统”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3.1第一阶段一课堂传授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现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成就感和竞争是吸引学生的两大点,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教学方法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l)通过在第一节课上向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竞赛风采,让学生产生一种竞争的心理:别人能够做到的事情自己同样能够做到,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学习中来。

(2)在课上给学生留出成果展示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报告的形式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进行展示,对于学生学习程度以及能力存在差异的状况,教师可以通过科学分组的方法将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同学搭配起来,使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进步。

(3)在实践课中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实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的课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序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实验项目,通过小组内部分工完成翻阅资料、设置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分析等步骤,并通过答辩的方式进行实验效果审核和评比,使学生在思考、探索、合作和竞争中提高對这门课的学习兴趣[5]。

3.2第二阶段—一利用网络微课,弥补课上不足

有些学习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在课上期间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而若因照顾这类学生降低教学进度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量,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线上网络课程资源,提供给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反复观看。为防止学生在课下通过“刷学时”的方式应付教师的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随堂检测,通过检测的形式督促学生课下认真学习线上课程。而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难度较高、对课上内容进行延伸的网络微课给这类学生,这样就能在课下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延伸和丰富。

3.3第三阶段—一课上线上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养

(1)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项目,在课外挑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2)及时通知学生参加校内、省内或全国各项计算机竞赛的比赛时间、规则和内容,使学生不再一听到计算机竞赛就避而远之,并积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这类竞赛中来,对获奖的同学进行鼓励,以激励其他同学也参与进来。

4结语

“网络操作系统”这门课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本领,要完成这门课的教学目标还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探索。本文主要对在这门课中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点和具体改进措施展开研究,并希望能通过这种课上讲授和网络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恒辉.职业院校《网络操作系统》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15):277-278.

[2]刘庆,费雄伟,黄楚秦.项目驱动教学法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 (1):135-137

[3]吴来美.职业学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才智,2015 (7):34.

[4]李英杰.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 (1):128-129

[5]龚毅,曹晓洁.浅析混合式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7 (37):274-275

猜你喜欢
网络操作系统研究与实践混合式教学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几种网络操作系统的浅析
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