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2018-06-19 02:06陈华演
就业与保障 2018年9期
关键词:河流导图高中生

陈华演

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课堂?笔者认为: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自主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而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素养最核心的部分,借助思维导图,将隐性思维显性可视化,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形象及其联系,使知识得以内化,思维得以提升,最终达到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价值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科学方法和能力之一,是学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与规律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利用思维导图,对于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1.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将关键信息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通过分层管理,使信息系统化、思维过程可视化。学生通过思维的发散,绘制灵活多样的线条,将思维条理化,而且随着思维过程的“涂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思维导图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思维导图需要学生每节课坚持绘制,每周课后坚持补漏改错,每月坚持反思总结,使用思维导图逐渐潜移默化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

2.利用思维导图,展开课堂讨论、合作,可以促进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的形成。当师生围绕某一关键中心词展开积极讨论探究,必将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搭建的思维导图的层级框架更为立体;而且在讨论中师生分享思维过程,可以激发更多的思维“火花”,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拥有更加优化的解决某一类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3.利用思维导图,利于改变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记笔记是学生学习时最常使用的学习策略,不仅便于记忆和提取知识,还能影响知识的建构过程。传统的课堂笔记,学生大多罗列知识框架,缺乏知识间的联系,掌握的是“碎片化”知识,而且不形象直观,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而思维导图是学生自己思考后整理的,可以间接反映其综合思维。高中生如果能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地理笔记中,不仅能快速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还能克服传统笔记的不足,充分发挥思维导图“条理化、可视化、结构化”优势,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同时在思维导图的启发下,学生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上的漏洞,能够及时进行检查和更新,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和学业成绩。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教学实践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需要高中生具备地理综合思维。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过程,可以利用思维导图,遵循“知识构建——思维建模——形成综合思维”的模式:抓出关键中心词展开联想,尝试建立知识结构,并转化为思维模型关联图,把握内在联系,逐步形成综合看待地理环境、综合考虑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即从碎片知识到思维网络、从抽象化思维到可视化知识、从低结构到高结构。

(一)梳理知识,构建基础

课前,笔者先布置学生完成填写本节内容的相应表格,梳理知识,构建基本概念和双基。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比较

河谷发展阶段侵蚀类型 地貌形态堆积位置 地貌形态初期(A)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侵蚀为主出山口处山麓洪(冲)积扇侵蚀地貌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 ”型侵中期(B)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连续河湾,、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堆积地貌河流中下游成熟期(C)以向河谷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入海口(河口)

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①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②方便对外联系和 。③提供丰富的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大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①平原低地:聚落一般沿河 分布②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 的地方

(二)重组知识,思维建模

根据课前完成的表格信息,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如图1和图2,由两位同学将小组交流后的思维导图上台讲解展示。

两位学生绘制的“河流地貌”思维导图如下:

图1 学生甲绘制的思维导图

两位学生均提取中心词“河流地貌”,或直接用凝练的文字或使用直观图片构建层级关系思维导图,脉络清晰,简明扼要,并且都补充丰富了课前预习内容,思维在不断地发散和延伸,课堂展现出积极的思维,不甘落后的气氛。

(三)典例探析,生成策略

探究《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卷》第5题,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快速进行知识迁移,绘制解题思维导图,生成解题策略。

【高考真题】图3为某河流景观素描图,图4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5 题。

5.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2016年9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工作视频会议” 指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较去年同期增长30.6%。显示出随着生育政策调整,高龄产妇比例增加,产科合并症增多,危重孕产妇增加。如何有效实施高龄二孩孕妇妊娠风险评估、干预及保障母儿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5]。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图3

图4

学生绘制的解题思维导图路径为:

上图从河流的侵蚀地貌入手,综合考虑流速、土地利用等要素,解题的思路清晰,学生的综合思维得到了锻炼。

(四)拓展延伸,反思总结

课后,笔者再以《2011年福建高考文综卷》第37题为例,要求进一步通过试题拓展延伸,对本课思维导图进一步反思完善。

【高考真题】37.图5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m。R河中下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是100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问: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要求:如何应用图中地理信息构建解题思维导图?

图5

图6为学生课后反馈构建的解题思维导图路径,从该图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解题综合思维。首先,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某一因素变化,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区域地理综合性特征;其次,与平时的架构的知识性思维导图不同,已经能够架构解题思维导图(解题链)为:水文条件变化(河流径流量减少)→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水文本身、气候、植被(湿地景观)、生态环境影响。建立起从案例思维导图(有限学习)到高考新情景试题(本质性学习)的学习链,实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迁移。

图6

三、利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思考

1.关于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与手绘思维导图问题。对于学习自觉性高的高中生,不妨利用计算机mindmaster软件,它具有简洁易上手的操作界面,而且稳定性高、自定义功能强大等特点,能够快速创建思维导图。使用时,可以跟随思维的发散过程逐层展开,效果较好;而自控力差的高中生建议还是使用手绘的思维导图,边思考边绘制,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无论选择使用哪种方式,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才是最主要,切不可为了装饰“门面”,花里胡哨,本末倒置。

2.关于综合思维导图与传统知识结构图的问题。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解决教师重知识结构,轻思维结构的弊端,避免学生知识掌握很多,但遇到问题仍束手无策的困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不少教师、学生乐于构建解题知识模板,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没有真正经历综合思维培养,这样构建起来的模板经不起高考的检验。

综上所述,利用思维导图帮助高中生从知识结构建构到有效地利用有效信息进行思维导图建构,对于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地理思维”素养,对于构建高质量的地理课堂,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融合了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学习方式必将潜移默化成我们综合思考问题的方式,让我们受用一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第七中学)

[1] 王建芹.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5).

[2] 翟逸宁.“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物理笔记中的应用[J].湖南中学物理,2015(9).

[3] 魏观红.谈高中地理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中学时代,2014(10).

猜你喜欢
河流导图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河流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