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8-06-19 00:53林朝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

林朝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中速稳定增长的新常态。为了解决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国家大力鼓励和推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受到多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政府等外界扶持力度不够,使得创新创业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必须着力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难题,构建成熟的评价体系、增强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这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3001003

引言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速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开始不断优化升级。而由于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传统行业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较少,也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需要广泛地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创业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来促进创新创业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有关调查显示,2014年我国院校的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随着教育的不断升级与发展,院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在求职难的大环境中激烈地竞争,企业的岗位有限,很多的毕业生都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现状。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聚集一切有效资源与创新教育模式的主阵地,因此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革新纳入到各院校的教学体系改革中,使其成为驱动人才培养的根本助力。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多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不具备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导致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培养力度,从而实现创新创业事业的高速发展。

各院校应全面贯彻并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职责,要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革新视为促进教育有效性及质量提升的革新突破口。创新创业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加大创业教育的发展力度,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创业教育的优势,转变产业结构,一方面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众多新兴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刺激我國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提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学生能够培养专业能力和拼搏创新精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已经从快速增长转变为了中速稳定增长,需要通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刺激经济继续快速增长。很多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创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并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渐探索出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途径,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实体创业学院。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为学生积累一部分社会经验,使学生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学生能够对创新创业充满热情。

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社会认同创新创业的程度低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政府等外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直接影响着创新创业的质量以及结果,使得创新创业活动缺少良好的发展环境。学生所面对的创业环境十分恶劣。首先是社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相比于创业,人们较为接受的还是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工作,部分人认为创业无论在稳定性还是收益上都不如传统的“铁饭碗”职业,不支持学生创业。社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人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这种落后的想法对于那些积极的创业者是一种极大的打击,使得创业氛围不浓厚。部分人认为创业相比传统的“铁饭碗”并不稳定,或是认为创业仅仅是解决就业的手段,并不支持学生创业。社会人士对学生缺乏信心,认为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创业,这样的想法造成社会对学生创业的错误定位。学校对学生的创新活动支持的力度也比较小,校园和社会对于创业人才的鼓励程度不明显,使得学生创业活动处在艰难的环境中。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师资力量的不完善,也是限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因素。目前仍有许多院校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加入到院校教学规划中,只是将其包含于经济学等学科之中,学科定位模糊。仅有的创新创业教育只侧重理论知识,没有实践因素,教学内容凌乱、分散,缺乏各行业针对性的讲解,也缺乏创新创业教育行业的教师队伍[1]。

2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

各大院校均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在校内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但很多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多为选修课,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却无法从深层次理解创业活动的内涵。院校的创新创业体系尚在摸索阶段,因此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意识较低,往往学生只注重书本教育,将书本上的知识作为学习中的重点,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院校普遍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没有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之间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推动机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学生很少能够进行相应的实践,并不能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应用在实际中。其次,很多院校的课程缺乏针对性,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目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涉及的层面很少,大部分实践活动都流于形式,仅仅局限于创业比赛之类的项目,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对于创新创业缺乏有效的系统科学的培训,加大了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事先没有掌握实践方法,影响到了学生创业的激情。

3政府等外界扶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由于毕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我国已经逐渐调整战略目标,开始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院校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创新创业鼓励政策的建设,学生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开展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活动,国家和院校也逐渐对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扶持等,国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从长远角度看,这些相关的政策只能解决眼前的一部分就业难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问题。从宏观的视野来看,这些创新创业鼓励政策缺乏统筹规划,互相独立,没有形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事业的合力。例如,在税收、财政投入、创新创业融资渠道等方面,扶持工作还不够深入,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相当高的成本,政府和有关部门仅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并没有从资金方面解决实际的问题,导致一部分学校在具体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并不能获得很好的效果。

三、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创新创业教育策略

1构建成熟的评价体系

从宏观角度看,创新创业教育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进的作用,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素质,解决找工作难的社会问题。但是我国很多学校都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模式,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不完善,其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很多院校都忽略了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致于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是激励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创新创业活动有着较高的实践性,在评价体系的构建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难,使得很多院校都忽略了这一点,使得创新创业的完整性和针对性大大降低,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众多的问题,在学校内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无法形成完整的系统,只注重教学形式,忽略了教学的本质,而这样的教育形式对创新创业的发展是有极大阻碍的,当前在社会认同和接受程度都很低的大背景下,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使教育模式更加成熟。当前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式的缺失,使得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缓慢,学生的创业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增强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感

想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需要在社会和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社会各界需要改变传统观念,从对少数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直到将创新创业教育推向全体学生。政府和社会要大力支持和鼓励、理解学生创新创业,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就院校转型发展中创新创业问题特别做出了说明,提出了“要建立促进创业的新机制”[2]。從经济转型的角度看,建立促进创业的新机制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毕业生,培养学生的开创精神和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获得和具备创新创业的认知,推动社会经济的加速变革[3],从而实现院校人才培养机制转型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鼓励和支持创业,院校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宣传作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将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内容,树立正面典型,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改革人才评价标准,对敢于创新创业的学生进行表彰,最终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我国创新创业活动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发展的时间较晚,缺乏比较深入的研究理论成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也有利于将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转化为实践。首先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政策对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法律保证。此外,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要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制定相关课程和教学计划,提供专业有效的师资力量,增加教师对外进修和培训机会,对有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因此,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需要能够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讲课内容,创新创业教育的讲课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潮流,而当前教材的更新速度缓慢,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高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在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同步加强教师素质的提升。也可以适当地请企业的相关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或宣讲,比如可以邀请相关市场营销方面的专家或教师或是企业在职人员为学生上公开课,让学生提早了解市场的经营法则或经营策略,以及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技能,让学生对日后的市场经营与销售有基本的了解。

4加强实践活动

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积极地寻求与政府等机构的合作,建立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分配创新创业实训项目,从而让学生在实训中获得工作能力的提升,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工作水平,又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创新创业各方面工作的基本流程,避免学生在上岗后不知所措的情况出现。同时,构建创业型教师队伍,逐渐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只有构筑好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才能将创新创业的思维和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转化为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4]。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校企合作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方向,是一条快速实现创业教育的便捷路径。校企联合指的是学校与企业有着合作平台,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条件共同建立真实或者模拟的生产工作环境,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将所学的知识理论应用到实际操作中,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院校可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与市场接触,了解市场中的运营法则与经营理念,最终实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升级。

结束语

目前,我国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着社会认同创新创业程度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政府等外界扶持力度不够、课程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同时,受到多种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创新创业的环境比较恶劣,相关的鼓励政策还不够完善,无法对创新创业活动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构建成熟的评价体系、增强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同感、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參考文献:

[1]易毅,陈秋媚.高职“两创”教育: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纪实[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8):42—47.

[2]吴颖哲,梁榕.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五化战略”——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视角[J].职教通讯,2013(14):10—12.

[3]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郝杰.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4]黄兆信,赵国靖,唐闻捷.众创时代院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5,36(7):34—39.

Research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LIN Chaoyang

(Minjiang Normal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Chinas economy has entered a new normal state of steady growth. In order to 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the state strongly encourages and promotes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u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subjective or objective factors, the social identification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low,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supporting efforts are not enough, greatly hamper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we must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uild a mature evaluation system, strengthen the recogni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practical activities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qua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hich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mportance; the current status; strategies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