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从“输血”到“造血”

2018-06-20 08:34
看历史 2018年5期
关键词:输血慈善事业汶川

讲述者:廖文武成都慈善总会常务副秘书长

整理者:成豫

讲述时间:2018年5月8日

我个人认为,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经历,至少把我国的慈善事业向前推进了10年,已经从无意识的输血式慈善向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式慈善转变了。

2007年,我从部队回到地方,进入成都慈善总会任副秘书长。那个时候,成都慈善总会一共只有5个人。

在部队的时候,我经历过地震,去过小金县、松潘县救灾,虽然震级不大,但是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5.12地震袭来的时候,我们在一楼上班,脚下像有蜈蚣虫在拱一样。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地震了!快跑!”

我的同事们几乎都不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负责财务工作的小姑娘还打开柜子,把票据锁进去以后才出门。看到大街上惊慌的人群,听到手机里传来的盲音和车载广播发出来的地震消息,再看到办公室墙壁上的裂痕,大家心里一紧:事儿大了!

第二天继续上班。我记得很清楚,早上六七点钟的样子,成都本土一家企业送来了第一笔“巨额”爱心捐款一张1000万元的支票。为什么说是“巨额”,因为在此之前,成都慈善总会一年收到的爱心捐款仅在500万元左右。那个时候,不只成都,全国的慈善事业都才刚刚起步。

我们最欠缺的其实是经验。那一天,我们5个同事被分为了3拨,我去成都市成立的联合指挥部,负责接收爱心人士、企业送到指挥部的捐款;两位同事负责搬家,我们原来的办公室成了危房,新的办公地点临时安置在机投镇的一个物资仓库里;还有两位同事将桌子摆到院落里,留守老办公地点,接待前来捐助的爱心人士。好在,成都市民政局抽调了工作人员,又协调了几位大学生志愿者来帮忙,要不然我们连热线电话都不敢多开。

一天下来,我们在现场收到捐款现金80多万元。让人着急的是,钱收了,我们的开户银行没有上班,负责财务的同事就不敢回家,在办公室抱着现金睡了一晚上。

再后来,越来越多爱心捐款、爱心物资、志愿者涌到成都,社会组织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地冒了出来。如何合理安排物资,如何发挥志愿者、社会组织的作用,帮忙不添乱,这些都是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一边摸索、一边工作、一边改进,慢慢地,接受捐赠的工作理顺了,不管是现金,还是物资,不管是志愿者,还是社会组织,都能比较好地安排了。在后来的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等时候,我们应对起来就轻松多了,志愿者、社会组织不再一窝蜂地涌到灾区去,而是根据灾区需要再去;送去的物资也更有针对性,不再是随便买一堆送去。这些都源自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积累的经验。

汶川地震以后几年,成都慈善总会陆续收到地震捐赠2.5亿元。这些钱要用到什么地方,政府有统筹安排;这些錢要如何正确地用,就由成都慈善总会来负责监管了。前前后后,有75个项目用到了捐助款,比如新建都江堰中医院,我全程跟踪的项目,每一个阶段都严格进行审计,审计通过一个阶段,就拨一阶段的款。

还有,我们熟知的应急救援机制的建立、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立、应急救援演练,其实都源自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积累的经验。

这10年,我是汶川地震的亲历者、见证者,亲眼见证社会对于慈善观念的转变。大家了解了什么是慈善,知道为什么要捐赠,捐赠的钱可以用来做什么。我曾经接待过一位捐助者,他财务自由,“天天打麻将,一晚上的输赢都是几十万”,但是经历过汶川地震以后,他戒了麻将,“不打麻将了,有输的钱不如来捐了”。

不仅成都如此,经历过汶川地震以后,全国的慈善事业都得到了促进和发展。国务院的两个动作就是明证: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016年,《慈善法》正式实施。目前,成都慈善总会每年接受的捐款都在2亿元左右,我们则是“依法行善”。

我个人认为,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经历,至少把我国的慈善事业向前推进了10年,已经从无意识的输血式慈善向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式慈善转变了。

猜你喜欢
输血慈善事业汶川
云上远眺新汶川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おにのめにもなみ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