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里的“重口味”吃货

2018-06-20 11:16GoingDown
科学Fans 2018年4期
关键词:蜣螂热液蜘蛛

Going Down

“又要吃土了!”这句每个月都要被大家高呼的口号,对动物而言可不只是说说而已。鸟类吃土是为了消化食物,猩猩吃土是为了补充微量元素,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由此可见在生物界,“吃”是生物的基础行为之一,而根据生物的分类不同,食性与食谱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在自然界里,那些超出我们想象的“重口味”吃货,可不要太多哦!

蜣螂

连屎都敢吃,就问你怕不怕

如果你不认识蜣螂,报上它的江湖称号“屎壳郎”,你一定会恍然大悟。除了少数画风清奇的蜣螂以树汁为食外,大多数蜣螂都以动物粪便为食。尽管听起来让人没食欲,但对蜣螂而言,动物粪便中包含有机物、植物纤维、微量元素等多种可供吸收的营养物质,是不可替代的食材。因此在发现粪堆之后,蜣螂会使用招牌技能“滚粪球”实现资源转移。但即便如此,也常常会出现半路劫持、家门失窃的惨痛情况。

别小瞧了蜣螂,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每日兢兢业业地工作,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从这一点而言,蜣螂虽然“重口”,却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喔。

热液区化能细菌

不靠别人,自己养活自己

科学家们在早期认为光合作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可是在阳光完全无法渗透的深海中,生物是如何存活的呢?随着越来越多的热液区被发现,科学家逐渐弄清了其中的奥秘,也彻底打开了对生命认知的新大门。

管状蠕虫是热液区的标志性物种,在管状蠕虫附近则聚集了大量的细菌群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管状蠕虫可固定热液区硫化物,而这些细菌群落通过氧化硫化物获得能量,随后将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产出的有机物又能够被管状蠕虫以及热液区附近的其余生物所利用,由此生机勃勃的热液区奇迹就此诞生,而化能自养细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更新了光合作用是一切生命基础的认知,还为生命起源、寻找地外生命等学说提供了新的思路。

沙漠穹蛛

延续生命,连母亲也下得了口

虽然听起来让人震惊,但沙漠穹蛛弑母的真相却让人有些泪目。由于雄性沙漠穹蛛在交配后会很快死去,雌性沙漠穹蛛不得不独自肩负起孵育后代的重任。在卵囊发育的同时,母亲的身体也开始了液化的过程——大量降解酶开始分解母蜘蛛的腹部组织。随着蜘蛛卵的孵化,母蜘蛛的大部分身体开始降解,包括内脏在内的各个部位都充滿了液体。母蛛通过肠管的剧烈反刍,将液体从嘴部分泌出来喂养给幼蛛。而在幼蛛孵育两周后,幼蛛会直接刺破母亲的皮肤吸食体内的液体,这一过程会持续几个小时,直至母蜘蛛死亡。

这种看似残忍的噬母行为其实是沙漠穹蛛为了种族延续而做出的牺牲。沙漠穹蛛生活在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幼蛛吃掉母蛛能够更快地成长,面对残酷的生存挑战。噬母行为让幼蛛能够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避免幼蛛之间的自相残杀。有时母蜘蛛甚至会通过振动蛛网刺激幼蛛吃掉自己,以此唤醒幼蛛的猎食本性。生命是一场艰难的考验,伟大的沙漠穹蛛母亲用一种近乎惨烈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的更迭。

七鳃鳗

血和腐尸,是我的最爱

穿着燕尾礼服,露出犬牙的吸血鬼让人浮想联翩,其实水中也有以血为食的吸血鬼。名字中有两个鱼的七鳃鳗就是这样一种古老的生物。目前已发现的化石表明,早在3.6亿年前,七鳃鳗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

七鳃鳗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它没有上下颌、圆筒状的嘴,嘴里布满了呈螺旋状分布的牙齿,数量可多达一百多颗,看着就让人头皮发麻。在它的嘴里还有舌状的肉质活塞,上面同样布满了尖利的牙齿。七鳃鳗是半寄生性生物,遇到猎物时,会用吸盘般的嘴吸附在其他鱼类的身体上,带有尖牙的肉质活塞则用来割开皮肤,以吸食宿主的血液为生。七鳃鳗还会分泌抗凝血成分,让宿主的伤口持续流血。被七鳃鳗吸附的鱼类很难将其甩开,只能活活被其蚕食到只剩骨架。除了寄生外,七鳃鳗在食物短缺时还有食腐行为,在尸体上咬开一个洞后便整个钻进尸体内进食。要是被它咬了一口,后果真是“细思极恐”!

和人类出于心理、口味等“重口”原因不同,生物们的“重口”其实都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物种。大自然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生物,也让它们在自然演化中找到了维持自己生命的独特方式。正所谓,食物是如此的“重口”,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

猜你喜欢
蜣螂热液蜘蛛
重读《昆虫记》系列一:勤劳的“铲屎官”——蜣螂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小蜘蛛冻僵了,它在哪儿呢?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
热液循环助采洗井装置的分析与应用
鹰与蜣螂
大蜘蛛
“大洋一号”环球科考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