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无机氮肥减量效果的研究

2018-06-22 02:43徐培培
上海农业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投入量复混肥穗数

徐培培 黄 娟 陆 亮

(1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150;2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150)

有机无机复混肥是一种既含有机质又含适量化肥的复混肥料,其氮、磷、钾含量均衡,同时含有的大量有益菌能起到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从而能促进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还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减少化肥投入量,使水稻种植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要求。鉴于此,笔者选用氮-磷-钾养分含量为10-5-5的有机无机复混肥,在水稻上开展了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水稻无机氮肥的减量效果试验,旨在摸索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最适宜的无机氮肥投入量,以期为上海地区水稻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7年设在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长兴村进行,前茬作物为绿肥,供试田块土壤为黄夹砂,土壤肥力均匀。试验地土壤养分为:有机质含量17.8 g/kg、水解氮含量62.58 mg/kg、有效磷含量25.14 mg/kg、速效钾含量175.61 mg/kg,pH 7.27。供试水稻品种为“南粳46”,于6月4日播种,种植方式为机械穴播,株行距为16 cm×20 cm,每穴种植4~5株,平均每667 m2基本苗数在9.4万苗左右。

1.2 试验设计

试验依据每667 m2无机氮肥投入量不同设10、12、14、16、20 kg(常规施肥)5个处理,以下各处理分别简称10 kg、12 kg、14 kg、16 kg、常规。除常规处理外,其它处理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750 kg。

表1 各处理肥料运筹

各处理肥料运筹见表1。

1.3 调查测定项目

调查基本苗数,定期考查茎蘖动态。成熟期进行理论测产,调查有效穗数;同时每处理选取有代表性的植株10穴,考查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无机氮肥投入量的增加,各处理的株高呈递增趋势;穗长在处理10 kg~14 kg时与无机氮肥投入量呈正相关,无机氮肥投入量继续增加后穗长略有降低。由此说明,无机氮肥投入量的提高会增加水稻的个体生长量,有利于增加产量,每667 m2无机氮肥投入量以14~16 kg较为适宜。

图1 不同处理的水稻株高和穗长比较

2.2 不同处理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表2可知,常规处理的水稻分蘖发生速度最快,其次为处理16 kg>处理14 kg>处理12 kg>处理10 kg,高峰苗数随无机氮肥投入量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成穗率最高的是处理12 kg,其次为处理10 kg>处理16 kg>常规>处理14 kg。由此说明,适当增加无机氮肥投入量能加快水稻分蘖发生,确保有效穗数。在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750 kg的基础上,以每667 m2无机氮肥投入量为16 kg时,水稻有效穗数和成穗率接近常规施肥。

表2 不同处理的水稻茎蘖动态比较

2.3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3可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后处理14 kg、16 kg的理论产量均高于常规处理,主要增产原因为穗型增大、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常规处理的无机氮肥投入量最高,虽然有效穗数增加,但穗型、结实率和千粒重均低于处理12 kg、14 kg、16 kg;处理10 kg的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均为最低。由此可知,在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750 kg的基础上,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降低无机氮肥的投入量,以每667 m2无机氮肥投入量在14~16 kg时,水稻产量较高。

表3 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及其结构比较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750 kg的基础上,以每667 m2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50 kg作基肥,可将水稻全生育期的无机氮肥投入量每667 m2降低到14~16 kg,此时仍可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猜你喜欢
投入量复混肥穗数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增效复混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
词汇加工深度理论对二语课堂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小麦黄淮冬麦区北片国家区试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变异分析
有机无机复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有机无机复混肥(15-40S)在春花生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影响英语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学习者因素
高产小麦构成要素的解析与掌握
2015上半年LTPS TFT LCD玻璃基板投入量增长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