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脂肪分层对肥胖2型糖尿病抵抗素、内脂素水平影响

2018-06-22 13:23徐滨华李征寒王立平李姗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1期
关键词:抵抗素内脂腰围

徐滨华 李征寒 王立平 李姗姗

目前研究表明,肥胖和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来自中国的调查显示,超重与肥胖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8%和18.5%[1];与白种人相比,中国人肥胖程度较轻,而体脂更易于在腹腔内积聚,更易形成腹型肥胖[2]。研究表明,内脏脂肪的代谢活性高于皮下脂肪,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更密切,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我国调查显示,男性腰围(WC)达到或超过85 cm,女性WC达到或超过80 cm,其患糖尿病的风险是WC正常者的2.0倍和2.7倍[3],目前WC是公认的预测胰岛素抵抗的比较敏感指标。近年来,脂肪组织不仅可以储存脂质为机体提供能量,还作为一种内分泌器官[4],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激素,如内脂素﹑抵抗素等,目前研究发现,脂肪因子在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肥胖程度不同的2型糖尿病患者抵抗素及内脏脂肪素水平,以进一步揭示抵抗素﹑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之间的关系。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伴有中心性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中心性肥胖符合国际糖尿病联盟推荐的判断标准(男腰围≥90 cm,女腰围≥80 cm为中心性肥胖)。女性86例,男114例,年龄20~65岁,病程0.5~20.0年。另选取同期住院的体重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为对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肝肾疾病及严重高脂血症;(2)严重胃肠道疾病及急慢性胰腺炎者;(3)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4)妊娠及哺乳期患者;(5)甲状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1.2 研究方法

按腰围指数将肥胖分为腰围正常组(A组)﹑腰围轻度增高组(B组,WC:男性90~94 cm,女性:80~84 cm)﹑腰围中度增高组(C组,WC:男性95~99 cm,女性85~90 cm)﹑腰围重度增高组(D组,WC:男性≥100 cm,女性≥90 cm)。比较各组FPG﹑2 h PG﹑HA1C﹑TG﹑TC﹑HMOA-IR,另留标本检测血清抵抗素﹑内脂素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资料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抵抗素﹑内脂素与其他各项观察指标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观察指标比较

四组患者在病例数﹑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间BMI﹑WC﹑FPG﹑2 h PG﹑HbA1C﹑TG﹑TC﹑HMOA-IR比较,见表1。

表1 各组观察指标比较

表1 (续)各组观察指标比较

2.2 各组血清抵抗素﹑内脂素水平比较

抵抗素:随着腰围的增加,抵抗素水平有所增加,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脂素:随着腰围的增加,内脂素水平亦有所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抵抗素﹑内脂素与其他观察指标相关性分析

抵抗素:四组抵抗素水平均仅与TC相关。

内脂素:四组内脂素与WC﹑BMI﹑FPG﹑2 h PG﹑HOMAIR﹑HbA1c﹑TG﹑TC均具有相关关系(P<0.05或P<0.01)。

3 讨论

目前抵抗素﹑内脂素的研究结论尚不一致。现阶段,对于抵抗素还缺少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动物实验表明,抵抗素在肥胖鼠脂肪组织内高度表达,血清抵抗素水平亦增高[5],但有研究认为人与啮齿类动物的抵抗素存在差异[6],其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目前,对于抵抗素在糖尿病患者中表达的研究尚存争议,研究结果不甚一致[7-8]。本研究中,随着患者腰围的增加,其抵抗素水平有增加趋势,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中,未见抵抗素水平与腰围﹑体质量﹑胰岛素敏感性等具有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9],近期研究发现[10],抵抗素在单核细胞的表达强于在脂肪细胞的表达,从而可能提示在以亚临床炎症反应为基础的2型糖尿病以及肥胖的发病过程中,抵抗素可能借此参与胰岛素抵抗,进而诱导发病,而其与肥胖的直接关联似乎并不重要。本研究的所有分组中,抵抗素水平均与TC水平呈正相关,提示抵抗素可能参与了胆固醇代谢,该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9]。

内脂素是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脂肪因子,与2型糖尿病关系密切。研究发现,其与内脏脂肪数量呈正相关,而与皮下脂肪无关。多数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内脂素水平高于非糖尿病患者[11],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脂素的水平高于正常体质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12]。本研究中,各组内脂素水平随着腰围指数的增加而增高,其中D组为最高,该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一致[12],提示内脂素与内脏脂肪之间关系密切,内脏脂肪越多其内脂素水平越高,但也有少数研究显示[13]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内脂素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初步分析此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人种有关,亦可能与基因多态性有关。有研究证实[12],内脂素水平与腰臀比(WHR)﹑2 h PG﹑HbA1c﹑TG﹑TC以及HOMA-IR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2]。

目前抵抗素及内脂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研究方法﹑检测技术﹑样本量以及研究对象病程等有关,另外,血清中生物肽的水平与其作用也不一定是线性关系,为明确抵抗素﹑内脂素的作用及意义需要对其受体系统﹑信号传导系统作进一步的研究方能明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综合管理专家共识 [J]. 药品评价,2016,13(17):11-12.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22(7):447-498.

[3] 贺媛,曾强,赵小兰. 中国成人肥胖、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10):803-808.

[4] 王健. 脂肪组织内分泌功能研究进展[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5(6):62-64.

[5] 陈信,张琼方,何颂华,等. 抵抗素与胰岛素抵抗及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9):1241-1246.

[6] 修良昌,任寒,杨杰,等. 抵抗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关联性分析 [J]. 中国公共卫生,2015,31(3):369-372.

[7] 李伟芳,王鹏,李华,等. 抵抗素水平和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9):4797-4800.

[8] 杨静,黎明,吴从愿,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降低[J].中华医学杂志,2003,89(9):1471-1474.

[9] 梁梅花,李强,张巾超,等. 抵抗素与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7):418-420.

[10] 段雨函,李宗清.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血糖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 标记免疫与临床,2016,23(9):1045-1048.

[11] 刘蓉,张丹,杨玲,等.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6):3984-3985.

[12] 王静,谭擎缨,阮勇,等.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含量及分布与血清内脂素水平的相关研究[J]. 东南国防医药,2014,29(5):465-468.

[13] 武艳丽,杨永歆. 内脂素与临床相关疾病[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0):1293-1295.

猜你喜欢
抵抗素内脂腰围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血和脐带血清内脂素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内脏脂肪素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抵抗素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HBV相关肝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及其与肝病进展的关系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贝那普利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与内脂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