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连栋双膜钢架蔬菜大棚集成建造技术

2018-06-23 08:11何智华张娟张飒马阿基莫
长江蔬菜 2018年9期
关键词:连栋棚膜天窗

何智华 张娟 张飒 马阿基莫

导读:结合四川凉山州的自然条件和设施蔬菜发展情况,近年来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初步研究出了适宜凉山州安宁河谷区域推广应用的集约化多连栋双膜钢架蔬菜大棚建造技术。

四川凉山州海拔1 500~1 800 m区域属中亚热带气候,因其独特的光热自然条件,成为四川省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特别是安宁河谷区域,年均气温14~18℃,年日照时数2 442 h,年降雨量1 079 mm,无霜期270~300天,热量充足,尤其是冬温高、日照好、春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是进行设施冬春菜早市生产的优势生态区域。但设施蔬菜在发展初期完全借用热区的单膜架式,保温抗寒性差,冬季连续出现低温和雨雪天气时,作物易出现冷害和冻害。据调查,每年最冷的时期为12月和翌年1月,1月平均温度13.5℃,日均温度低于15℃约有15天,夜间平均温度低于5℃约有18天,冬季长时间低温会造成冷害,导致主要茄果类喜温蔬菜不结果,或出现僵果。而开春后的3~5月,温度上升快,正午平均温度27℃,常规单层膜大棚的温度常达到35℃以上,不利于开春茄果类蔬菜产量的形成,且易早衰。

针对早期生产中的单层四连栋大棚开展增设内层棚膜、增开天窗、搭建集约化多连栋大棚(20连拱左右)等关键技术的创新改进摸索,以有效解决保温和散热问题。外层膜和二层膜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空气层,增加了大棚保温能力,使大棚相对恒温;在冬季低温天气,温度能较棚外高4~5℃,而春后干热季节,能较常规单层膜的蔬菜大棚温度降低3~5℃。天窗的增加,能让大棚的高温在0.5 h内迅速下降,排湿、降温效果明显,减少了病害和春季高温对作物的影响。初步研究出了适宜凉山州安宁河谷区域推广应用的集约化多连栋双膜钢架蔬菜大棚,详细介绍如下。

1 园区选址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便利、土质肥沃疏松、四周沟渠通畅、光照充足的园区为宜。

2 田形调整

建设前应对场地进行田形调整,通过土地整治形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布置格局,以有效增加使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3 棚群布局

为有利于功能分区及生产规划,常根据场地的地形和种植模式,采用单栋或多连栋棚(一般为20连拱)等若干个棚群。棚群之间应修建田间道路、沟渠系统,从而保证蔬菜产品的生产、运输及四周排灌水流的畅通。

4 棚群结构

多连栋大棚长度一般为50.4 m,单拱棚跨度为8 m,顶高为3.5 m,均采用带肩设计,肩高为2 m,风载能力一般按抗8级大风标准设计。

5 棚群方位

一般采用南北走向为长,东西走向为延伸的方位建造,这样有利于太阳光照均匀分布,采光性、通风性、避雨性较好,抗风能力较强。

6 棚群间距

棚间距为3~4 m,以便物资、产品运输。

7 扇架结构

多连栋单拱棚扇架设计为外拱杆弧弓长8.8 m,采用Φ32镀锌管;内拱杆弧弓长8.6 m,采用Φ20镀锌管;下弦支架长8.0 m,采用Φ20镀锌管;扇架内置几个三角形结构做扇面拉花架,采用Φ15镀锌管。外拱杆间距1.2 m,内拱杆间距3.6 m。

8 侧面花扇结构

多连栋大棚侧面设计共有14个花扇,侧面每个花扇间隔3.6 m安装1根承力柱,2根承力柱间安装2根Φ25镀锌管立柱,间距1.20 m,镀锌管与纵向梁条、卡槽焊接牢实;每个花扇中间设计压膜绳,紧压棚膜防风。在每隔3.6 m处的承力柱间的上面安装内、外拱杆、扇架及花架,花架采用Φ15镀锌管,用钢筋焊接;而在每个花扇间的2根立柱上面只安装外拱杆扇架,用于支撑覆盖整个大棚内外棚膜。多边栋单拱栋棚侧面设计共有26根承力柱,8根中间立柱。

9 端面结构

多连栋单拱棚端面设计有3根承力柱 (黑粗线)采用Φ50镀锌管,中间有4根立柱(黑细线),采用Φ25镀锌管;间隔距离从左到右每根分别为1.34、1.33、1.33、1.33、1.33、1.34 m。承力柱高 3.9 m,下端埋地面以下0.4 m,地面到顶高3.5 m;中间立柱高2.4 m,下端埋地面以下0.4 m,地面到顶高2.0 m。多边栋单拱栋棚端面设计共有6根承力柱,8根中间立柱。每根立柱下埋部分基部设水泥块,大小为40 cm×20 cm,填埋固定,以利于提高大棚整体防风性能。

10 棚门结构

大棚正门建造在多连栋大棚的东西方向处的中间开门。大棚侧门建造在多连栋大棚南北方向每间隔6~7个单拱棚处开门。棚门多为悬挂方式的双推拉门,利于棚门启闭平顺流畅。

11 内外棚膜安装

内外膜材料都使用长寿、流滴、消雾的PO高透光、高保温新型棚膜。外膜采用0.1 mm(10丝)厚度,内膜采用0.08 mm(8丝)厚度,可有效提高棚内温度1~2℃,有利于棚内蔬菜安全越冬,提早上市。

12 水槽安装

多连栋大棚的每个单拱中间都要用水槽连接,利于排水,一般下底宽10 cm,上底宽17.5 cm,高7.4 cm,周长33 cm。水槽安装时从中间往两侧需要有3°~5°的倾斜度,水槽上设有2个卡槽,用于卡住水槽两侧的外膜。为避免雨水溅入大棚,水槽需伸出棚端面30 cm以上。

13 裙边设计

裙边卡槽高度一般为60~80 cm,并在棚群周边基底设计水泥埂,用于防风,高25 cm,厚20 cm。

14 天窗设计

在多连栋大棚的中间每个单拱西面安装天窗,内外天窗大小一致,天窗开口宽度为0.8~1.0 m,可采用卷膜器开闭天窗,操作方便、省力,利于棚内的通风、排湿和控温。

15 肥水一体化设施

应根据场地因地制宜修建蓄水池,配套安装肥水一体化设施,比传统模式省肥水30%以上,大大节约人工,还能有效降低大棚内湿度,防止土壤盐碱化、土壤板结和减少病害发生。

猜你喜欢
连栋棚膜天窗
卷展式温室保温系统研究方案
湖北农机购置补贴增项
不同光谱条件对越冬型拱棚韭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自制新款天窗固定器
基于MoldFlow的汽车天窗注射模浇注系统分析
迈腾车天窗无法关闭
新建大棚覆盖棚膜防误区
供应 “顺科”连栋温室、卷帘机及配套设施
2012款科鲁兹车天窗渗水
连栋网棚在坝上绿色蔬菜生产中的优势及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