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以蝶变之势 崛起之态奔向新时代新征程

2018-06-25 06:08肖桂华
中国科技产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市北区示范片孵化器

◎ 本刊记者 肖桂华

青岛市市北区是青岛市内三区之一,位于青岛市中部偏南,西部濒临胶州湾,东部与崂山区为邻,北部与李沧区接壤,南部与市南区毗连,东西最大距离1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9.9公里,海岸线长17.83公里,总面积65.4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全区常住人口108.37万人,辖19个街道。

作为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青岛市北区集聚了啤酒、纺织等现代民族工业,为青岛市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区,是青岛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革命运动的摇篮,截至2017年,市北区境内存留全国和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5家。2017年,市北区实现生产总值740亿元。

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区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对区内重点产业、优势资源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地理信息产业园、生物创新基地、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橡胶材料与装备科技创新基地、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基地、大健康产业园等“六大创新载体”,以及邮轮母港、纺织谷、区块链湾等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优势产业引领,青岛市市北区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明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举办首届台柳路1907文化节

青岛市市北区作为青岛市主城区的核心区,是青岛市工商业的发祥地。区内集聚了啤酒、纺织等现代民族工业,拥有全国知名的青岛港,孕育了海尔、青啤、四方机厂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同时,市北区也是青岛市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区,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消费市场。

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区高度重视创新发展,全区上下形成共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谁自主创新,谁就在发展中占据主动,谁就拥有话语权,谁就掌控未来。青岛市市北区对区内重点产业、优势资源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地理信息产业园、生物创新基地、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园、橡胶材料与装备科技创新基地、轨道交通技术创新基地、大健康产业园等“六大创新载体”,以及邮轮母港、纺织谷、区块链湾等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优势产业引领,青岛市市北区创新资源集聚效应明显,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创新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整合、推介、共享全区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资源汇聚和产业集聚,促进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中心,推进中心城区新旧动能转换。2017年,青岛市市北区成立了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管理委员会,划定17平方公里的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专门推进机构和主要承载区域。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第二十六届山东省产学研展洽会召开期间,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又为青岛市市北区添了一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正式成为国家级产学研合作平台。

“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当你的企业从研发到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人才、技术、产品乃至高端实验室设备,都能在这个城市找到资源,从而低成本共享并产生收益,你会愿意来这个城市投资注册吗?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的!” 青岛市市北区人大副主任、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党工委书记陈玉峰自信地说,“我们就是因为可以做到这一点,才能赢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这块国字号的金字招牌。”

区位优势吸引集聚“高精尖”

新都心是创新资源聚集示范片区的核心区域。时光一瞬,从2012年大项目签约开工到现在,彼时的旧村乘着城市更新的东风,破茧成蝶,繁华涌现。保利地产、万科地产、中海地产、海尔地产、海信地产等项目相继入驻,凯德MALL、佳世客、居然之家等顶尖商业资源在此集聚,地铁3号线穿行域内,让新都心华丽转身为一个集住宅区、写字楼群、购物商场、家居商城等多种光环加身的新城。

地铁3号线带来的如织人流,演绎着新都心的繁盛与兴旺,但如今的她不仅是市北区高点定位、高标打造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商贸中心和居住中心,更是高端创新要素、商务要素和人才要素加速汇聚的创新资源集聚片区中心区。在这里,高新技术产业成主要培育对象。“我们通过加大政策宣传、企业走访、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等举措,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带动和支撑作用。”陈玉峰说。

通过片区的引领和政策扶持,促进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青岛市市北区全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00余家,主要涉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橡胶化工、智能电网及新材料、节能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有1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05%。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中,职工总人数超过2.06万人,其中研发人员约5200人,占职工总数的25.1%。

万科中心

创新科研为产业上游“蓄水”

要想“高精尖”产业在示范片区集聚,就要充分利用好产学研资源。目前,青岛市市北区已与青岛科技大学联合完成了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争创工作,并在“十二五”期间新认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所、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3所、市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8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家、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1家。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将充分发挥区内省属高校、驻青国家科研院所以及重点服务的200多家科技型企业的资源优势,在培育引进国家级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持续发力。

据该片区管委会称,片区将通过做实一个基地(国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搞活一个平台(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提升两个商圈(新都心和浮山后商圈),壮大四个联合组织(商圈联合党委、商圈联合工会、商圈联合商会、商圈物业协会)的“一一二四”工作思路,进一步整合市北区乃至全市的优势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加快与相关领域创新资源形成互动集聚,大力促进产学研融合,力求做强优势产业,寻机培育新兴产业,不断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铺路”

为扶持科技产业发展,青岛市市北区先后出台了《2012-2016年孵化器发展规划》《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及孵化器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等孵化器建设扶持政策。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把握机遇,大力推进孵化器建设。截至目前,区内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个,具备科技企业孵化器资质的2家,新增在孵企业224家,组织创新创业活动500余场,服务创客超过9000余人次。

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将把握机遇,大力推进孵化器建设,在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同时,也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引进、新建和政府投资等多条渠道,积极打造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立了国家专利技术青岛展示交易中心和国家化工橡胶专利数据库,引进知识产权代理机构8家,其中3家是具有资质的专利代理机构。

陈玉峰介绍,整个市北区的科技资源目前呈现“洼地效应”,除了新都心区域,辽宁路科技街也是新发明的诞生地。青岛电子科技街被认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青岛电子信息城内两家专业化市场被认定为青岛市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从全区看,发明专利年均申请量达2400件,发明专利年平均授权量达到300件,PCT国际专利年平均申请量达到40件。“这些全区性的资源也可以引入到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形成产学研的对接。企业落户片区,并承接片区创新资源的输出。”

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将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作用,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进行广泛合作,利用促进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优势和集聚的众多资源,通过组织开展区域创新合作峰会、主题论坛等形式,对片区优势产业、创新成果进行宣传推介;帮助片区内优秀企业申请国家级成果奖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和品牌,实现政、产、学、研、用的有效结合;加强片区影响力和知名度,加速创新资源集聚。

随着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创建成功,片区由此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企业、人才等创新要素迅速集聚,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正以不可阻挡的蝶变之势、崛起之态,载着青岛市市北区奔向自主创新的新时代。

新都心商圈夜景

猜你喜欢
市北区示范片孵化器
记不住的乡愁,更与何人说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城市“互联社区”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山西将创建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倾力打造资本市场孵化器
再见,“筒子楼”
“丹霞彩虹”成为新农村名片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中国首家孵化器如何保鲜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