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运用二十四字诀

2018-06-26 07:31张国峰释延皎
少林与太极 2018年7期
关键词:歌诀动静

文/张国峰(释延皎)

1.扳唤搅撂法

扳者,反手打去也。唤者,叫也。叫之动而观其可以来也,叫之不动而即动,则将迎风转变其术以取之可也。叫之动彼不动,即便失人一着,紧人一步,遂使日月无光,而盲乎莫睹也。

搅者,阻也,见其来而阻之使不得前进也。撂者,搂也,乘其势而撂之,使不得不退也。

扳唤使于未动之先,搅撂使于已动之后。必须观其头先来、手先来、脚先来,或高或低或左或右,随势打势,得门飞入,最忌思悟。手起撩阴,脚打膝分,足起望膝,膝起望怀,肘起护心。

诗曰:未用扳唤先秀身,眼位身法要定真。迎风使去方为妙,接来送去始知神。

2.移身闪站法

移身者,将身移于一旁也。闪者,闪其猛来之势也。站者,我必存尽,我步以站立住,而不致于倾跌也。

盖交手之际,彼来若缓,接法易见;彼来若猛,来势将直冲撞,以恍惚难以提防,故见其扑身而来,即将我身移于一旁,闪其势、懈其力,而乘机以取之也。

昔人云:移闪之法最为出奇,战斗中之妙技,计谋中之妙着也。然亦贵乎善用焉,彼未来而先移则失于早,早则见我移而不来,或变势而来。彼已动而移,移则失于晚,晚则我欲移而不得,必要身受其毒。用此术者,须将眼位审明,身法辨明,步法分明,手法说明,提赘术熟,呼吸气练,迎其风而闪之,乘其间而取之,一存一尽,一动一静,而功捷矣,所谓捶打人不防也。

诗曰:捶把妙术在移闪,动静呼吸一气连。来来去去需随便,玄妙尽在接取间。通背名移闪,心意号腾挪。近移接取便,远挪找不着。一气通天地,两气隔山河。密云蔽日月,总为妙术多。

3.有无虚实法

有,力至也。无,力抽也。虚势中有实而若虚也。实势中有虚而若实也。

盖人已交手之际,将势踏定,看着动而势虚,却又有力而势实,以为势实而有力,却又无力而势虚,时有时无,忽虚忽实,运用之玄妙施于一身,而抖擞之威灵存于一心,即所谓不滞于有,不沦于无,运实变虚,以虚为实。

如与人相交不可妄动轻进,要将我身秀住,上提下赘,手不离口,前领后追,足紧随身,退存进尽。眼为见性时常循环,耳为灵性时常报应,心为勇性时常惊省,蓄吾势以养神灵之精,则见可进而进,接取必得。不然,恃其强壮而无门可进,有不为人所败者,寡矣。

诗曰:拳把莫轻言交人,滞气不化最可怕。若能会透变化理,妙术不落他人下。

4.筋擎懈绽法

筋者,接其来而筋之也。擎者,执其肱而轻扶之,以忖其来力劫也。懈者,散也,散其来力而使不得来前也。绽者,过硬挡,即反手转进也。

然皆懈之也,绽之以闪懈之也,推之或者点退,或斩截,或移身转身,以及搅撂搂劈、挑压钩挂、拨摆托架、冲握括胯等,凡接取之妙无非懈也,其法要贵善用焉。

诗曰:上提下要赘,身进脚手随。接取合呼吸,定送暴客回。莫忘撩阴手,勤走十字路。拳把玄妙理,尽在此中伏。人言捶打十分力,一遇懈手不敢出。验过四两拨千斤,方知他力助我力。

5.呼吸动静法

呼吸者气也;动静者心也。

心一动而气一吸,则无力而势虚矣;心一动而气一呼,则有力而势实矣。

然静要专一,动要精神;吸必紧急,呼必怒发;心为元帅,气为先行,目为旌旗。

目若恍惚,指示不明,则动静失宜,呼吸倒置,阵必失矣。习此艺者,先要讲明眼位,视之不至恍惚,则目之所注,志必至之,志之所到,气必随之。

心一动,而百体从令,振其精神,扬其武威,动静呼吸之间而接法取法尽纳于气中矣。所谓捶把尚一气,两气不打人者,此之谓也。身之起落,步之进退,手之出入,法活而气练,来速而去疾,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矣。

诗曰:拳把若不知练气,纵有仙着不足持。头束肩提步存尽,一动一静一呼吸。

6.迎风转换法

迎者,向前接也。风者,彼来所带之风也。转换者,即是改换也。

眼见彼之来,接其风而改其术,则再取之。如初用扳进,见其来接,即换绽进,或改搂劈,或带搅撂,接取之术变化无穷,不可执一而论也。

诗曰:上法须知先上身,脚手齐到斯为真。接来送去得妙法,艺到变化斯知神。

歌诀一:眼前用拨摆,扳搅带回采。搂劈与勾挂,挑拥走搓摩。上顾冲天炮,下着拳砍砸。前后用梢拳,左右用边括。上括下需挎,前扫后带括。前来宜进踩,后来宜回跺。架掤向高起,按捺向下落。下打用劈山,上起使挑攉。单鞭与斜行,有开又有合。横顺两相制,贵在身法活。

歌诀二:上法需知先上身,脚手齐到方见真。接来送去得妙法,艺到变化妙如神。

猜你喜欢
歌诀动静
初探雨林
勇气
微·视界
千万别碰我
动静之间
小九九的由来
激发学生汉语拼音学习兴趣之我见
阅读理解·助学歌诀
一年级上册认、写字总歌诀
编歌诀识记认写字表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