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回规自然” 论坛成功举办

2018-06-26 01:13乔晓东
资源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规划院国土资源厅用地

文 l 乔晓东

(作者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李小建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

田志强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规划所副所长、研究员

夏保林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副院长

李中伟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

张世全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调研员

李保莲 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

毛永霞 长垣县国土资源局副主任科员

孙德华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主任

5月30日,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耕地保护处、直属机关党委和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联合举办的“回规自然”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

论坛以“规划引领 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找准自然资源工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来自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小建、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规划所副所长田志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副院长夏保林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规划处,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长垣县国土资源局、信阳市平桥区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以“规划引领 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处长刘大全主持论坛并作总结讲话,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书记吴荣涛致辞。

(作者单位:河南省国土资源厅)

从村落变化谈乡村振兴

李小建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会长

乡村聚落变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农户需求与环境综合供给的均衡结果,农户需求与聚落区位空间效用之间的差异是导致聚落区位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近40年来,乡村聚落的发展趋势是总体上逐渐变少,高等级聚落增大,分布体系向城镇引领型转变,内涵着人口居住与区位生产要素逐步协调的过程。当前农村聚落发展存在规模粮作村、专业化农业村、旅游专业村、居住型村落四种类型。

乡村聚落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和重要载体,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编好村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

田志强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规划所副所长、研究员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完善规划体系、建设美丽乡村、加强用途管制、促进“多规合一”的有效途径,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要以村民、村集体组织为主体,坚持瞄准建设美丽乡村、保护特色乡土风貌、紧凑布局挖潜增效、细化用途空间类型、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突出村域综合整治、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出发,内容上突出村域特色,成果要简便易懂、操作性强。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创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无人机大比例航拍影像、无人机三维建模等的技术优势,善于借助和吸引各方力量的关注与参与,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规划

夏保林 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院副院长

村庄规划要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为主要目的,以完善公共设施、治理村庄环境、提升村庄风貌主要任务,重点把握好以下问题。一是把握未来村庄发展趋势,以土地集中流转和保障农民再就业为前提,引导其向小城镇、中心村集聚,同时,严格控制一般村庄的建设用地。二是充分考虑当地农业发展态势,结合生产方式,研究农村生活方式,统筹农村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三是在尊重村庄现有布局和格局基础上,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和环境,方便村民生产,避免大拆大建和贪大求洋。四是保持乡村特色,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房建设的引导;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五是因地制宜部署环境整治。

以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

李中伟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

以土地综合整治助推乡村振兴,需要坚持依托土地综合整治平台统筹各方资源、政策集成的工作思路,以推进农村土地数量、质量、生态、文化、景观等“多位一体”保护和利用为目标,向耕地得保护、生态得改善、用地得集约、发展得空间、百姓得实惠的“算大账”模式转变。需要坚持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底盘,融合建设、产业等多个规划,合理布局农居建设、农工设施等各类项目;通过编制区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科学确定各类建设用地规模,分年度、分步骤统筹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综合整治。要实施政策激励,探索创新耕地保护新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加大整治力度、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土地综合整治模式。要推进耕地管理现代化,以国土资源大数据为基础,构建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智慧耕地”管理平台,实现永久基本农田管理、耕地占补平衡等各个管理环节的空间全覆盖、业务全流程、信息全要素涵盖。

乡村振兴要用好用活土地政策

张世全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调研员

用好用活土地政策助推乡村振兴,要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宏观统筹农村发展用地空间;落实宅基地使用制度,让资源变资产;支持乡村旅游用地,促进发展促增收;支持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促进乡村文明;支持设施农用地,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持光伏产业用地,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支持返乡创业创新项目用地,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要挖潜土地财源,解决“资金”问题。依法落实征地补偿,实施试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交易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贫困地区交易复垦券,利用好与国土有关的国家资助资金。要深化改革创新,解决“动力”问题。推动千村规划编制和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激活农村土地市场;改革完善宅基地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

因地制宜做好村土地规划编制

李保莲 河南省国土资源调查规划院总工程师

从规划编制原理和要求方面讲,做好村土地规划编制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村域的问题是村规划内生需求的根,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要对照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探寻村域发展的问题和短板,制定发展规划及支撑规划实施的土地利用战略。其次,开展实地调研,摸清基数家底。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村域现状和潜在的品质,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现状与实际需求,全面掌握规划区域的基本情况,明确村域的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第三,优化用地布局,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在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完善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构筑农村生产集约高效、农居生活特色传承、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空间格局。第四,合理安排各类用地,有效衔接其他规划,实现“多规合一”。

村级规划助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毛永霞 长垣县国土资源局副主任科员

目前,长垣县村级规划编制已全面启动,完成了80个村庄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工作,10个示范村的村级规划编制预成果已提交,正在修订中,并计划在2018年底实现501个村级规划全覆盖。

长垣县村级规划编制充分坚持了三大原则:一是科学实用、群众参与。统筹考虑各功能区的划分,重点考虑功能区的多样性,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和收入水平。二是坚持“多规合一”。通过编制“多规合一”的村级规划,将各专项规划信息进行整合。三是坚持宅基地“三权分置”。之前改革经验都可以积极采纳借鉴,包括地方自发开展的一些游走在制度边缘的改革成果,只要实践证明有效,都可以纳入合法化制度框架。同时,要坚持农民集体主体地位。

郝堂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和经验

孙德华 信阳市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办事处主任

郝堂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政策有6个方面,即动员群众参与,整治村庄环境;出台奖补政策,推动民居改造;整合资金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村庄活力;注重规划管理,确保有序发展;培育兴村产业,夯实发展基础。

郝堂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的经验不仅在于抓住了政策机遇,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而且坚持了正确的方向、科学的方法。在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尊重村庄机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依靠农民群众的主动力,保住乡土特色的吸引力,借重专家学者的指导力,发挥政策奖补的撬动力,增强项目投入的推动力,发挥支部、党员的带动力,壮大集体经济的内生力。

猜你喜欢
规划院国土资源厅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山西省投资咨询和发展规划院参加全省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服务温州经济,充当政府智囊——写在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成立30周年之际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张振关任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政务信息网上公开连续3年获国土资源部省级测评前5位
山西省投资咨询和发展规划院多幅摄影作品亮相2013年(13届)平遥国际摄影节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探矿许可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