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诊断, 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器

2018-06-26 06:37彭霞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我园园本教研

彭霞晴

我园在十二五省级课题“百草园园本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诊断的研究”引领下,进一步推进园本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诊断课题的实施,聚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将“教学”与“研究”一体化。

一、教学诊断的提出

我园将教学诊断作为园本教研的重点之一来实施,帮助教师进行角色的转变,从原本的知识传播者变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诊断的方法就是将教学过程中的现象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观察与记录、整理与反思,再深入探究其现象背后的成因。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教师理性剖析了自己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随着园本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让教学诊断真正“对症下药”“因人制宜”,才可以发挥其最大作用。我园在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中,尝试将教学诊断作为重要载体,采用各种诊断手段和策略,使教师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找寻解决之道,真正意义上达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二、教学诊断的策略及特点

(一)课堂诊断

课堂诊断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诊断手法。它通过推门听课、预约观摩等形式,直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执教者的行为举止、幼儿反馈等尽收眼底。因此在诊断中,能够将问题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使得诊断的结果更客观、更具针对性。由于每位教师的风格、教学智慧、经验等都不尽相同,因此采取的诊断策略也应有所调整。因此,我们采用了教师分层培养策略,根据教师教龄和教学水平,分为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

1.跟踪式诊断

对于新教师的诊断在于让其“接轨”,通过定期的随堂听课,跟踪式观察记录执教时的言行,诊断其在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帮其梳理教学框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知基本的教学技能。同时也在这一点一滴的跟踪式记录与诊断中清晰地发现自身的进步。

2.聚焦式诊断

我园大多数教师均为青年教师,其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常常是一致的。因此,采用聚焦式诊断可以从执教者的活动实录中提取关键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诊断。比如,我园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目标含糊、教学环节没有递进性等等,我们将这些问题作为近阶段的探究焦点,并聚集全体教师进行研讨。

3.特色式诊断

骨干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但往往教学特色不突出,也难以持久地进行深入探究。因此诊断的重点在于对其个人专业能力进行深层次挖掘和提升。首先,确定骨干教师们的主攻领域,充分给予其足够的培训机会及公开课任务。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定期进行系统诊断,将个体的闪光点和长处凸显,及时提出意见进行调整。在教学特色锤炼的同时,给予理论上的帮助,使其将实践经验上升为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引领示范的作用。

(二)案例诊断

在教学诊断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相较于纯理论知识的培训,教师们更偏向于生动的教学实例。所以,我们捕捉教师们平时教育实践中有价值的案例作为典型,进行研讨反思。首先,通过收集全园教师的“我的问题”,初步了解教师们的困惑,并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采集相应的教学片段,或文字记录,或真实的教学实录,等。这种诊断方式的优点在于:聚焦的问题虽小,却是最需要去攻克的。所以,遇到热点、难点问题时,教师们能够在案例诊断的过程中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发挥园本教研实施的作用。

三、教学诊断实施中的注意点

教学诊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现在实施过程中易受到管理者、教师个体、教师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诊断的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管理者

作为教师专业素养成长的领路人,应坚持观摩教师们的随堂课,抓教学过程中一些关键的细节进行深入谈话。过去,管理者点评时更多的是关注问题本身而较少了解教师感受,教师对于教学诊断的印象会与“检查、挑刺”联系起来。因此,管理者应树立尊重与支持教师的新观念,让教师知晓诊断不是为了评判教师能力好坏,而是为了激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审视教育行为、发现长处弥补不足。、(二)教师个体

教学诊断受到教师自我学习方式的影响。在实施的初期,教师进行学习的起点源于“要我做”的任务意识,外在的监督推动学习进展,教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随着对教学诊断价值的深入认识、对诊断方式的认可和診断经验的累积,学习动力逐渐变为对教育的责任感和自我专业素养成长的需要,即“我要做”的学习态度。

教师在自我诊断的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教学活动前,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思考,根据本班幼儿实际的能力水平,将教材上的目标进行适当的更改,合理地调整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预设好幼儿可能的回答,面对意料之外的问题又该如何回应。当幼儿的兴趣点偏离了原本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又该怎样调整,等等。在教学活动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活动环节设计是否科学、教师的问题是否均为有效提问等等。

(三)教师群体

教师群体在教学诊断实施中,既是被诊者,同时也是诊断者。在遇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或是难以解决的“疑难杂症”时,就需要借助教师群体的智慧来进行集体研究。比如,在评课活动和案例诊断等中,往往就是采用教师群体诊断的形式来进行。为了避免教师在诊断中泛泛而谈,我们通过对教师群体的教龄或所在年级组进行分组诊断,要求各个教师能从不同角度和内容对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进行分组诊断。真正挖掘教学中的亮点,指出不足,展开质疑研讨,给出建议。这样的做法更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深度研究,也使执教者能理清思路、调整策略。

四、结语

教学诊断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和途径,要求教师在过程中能够慢慢转变自己的学习意识,以客观的角度来审视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微小的问题,并加以记录。重中之重是能够在教学诊断后积极反思、内化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诊断,帮助教师有目的、有方向地提升在教学方面的能力,我园也会始终坚持将其作为园本教研的重点之一,来助推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蠡口中心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我园园本教研
户外厨房诞生记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幼儿园乡土环境系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