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教给方法 善用鼓励

2018-06-26 06:37肖慧艳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诗诗人孩子

肖慧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字凝练,意境深远,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古诗呢?文章从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和善用鼓励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论述。

古诗是世界文化财富中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是古人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意境深远,加上人物与我们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古诗的学习难度显然高于其他文体,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如何让他们扫除心理障碍,让他们快乐地学习古诗,让他们和古诗做朋友呢?笔者根据自己的语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浅见。

一、激发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阐明了“愉快教育”的优越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直接推动着人们去探求新知识。许多学生认为学习古诗是语文学习中较为枯燥、困难的内容之一,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一切条件,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才能调动学生心中想学的心,使他们主动而又快乐地学习古诗。

1.激趣导入

记得有一位著名特级教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之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是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设悬念等方法,把学生引入古诗的大门。比如,《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我在教学古诗《乞巧》时,上课一开始,我问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我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孩子们认真地听着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们的目光悄悄地告诉我,他们已经深深地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我对孩子们说:“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同牛郎和织女一样期盼着七月初七的到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隆重的节日,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接着,教师板书课题。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

2.创设情境

我国古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诗中有画”,而儿童的情感具有情境性和易受感染性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无形的古诗形象变为有形的视觉形象,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理解诗意,并从中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比如,《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田园诗,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父母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要让现在的孩子体会乡村田间劳动的场面,生活经验匮乏的孩子们很难体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大人和小孩子忙碌的画面,让学生置身其中,说说人们在忙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感受到了繁忙的劳动场面了。此时教师加以小结:“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他们是快乐的,孩子们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展现意境,使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印象更为丰满,更为灵动,更为深刻,让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二、教给方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还不如把获得知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古诗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古诗所体现的社会环境、生活特点和语言习惯等方面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对于阅历很浅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但是学生如果掌握了方法,就会事半功倍。

1.多动手

古诗语言精练,行文短小,却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容。教师课前可以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或查工具书搜集相关的资料,如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人的生平和文学风格等。通过查找资料,阅读资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为他们学习古诗做好充分的准备,而且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比如,《泊船瓜洲》写了诗人王安石在瓜洲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却不知何时能归的惆怅。这首七绝借景抒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次上京赴任的无奈和想要急切回到家乡的愿望。教学《泊船瓜洲》一诗,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学古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让他们感受到分享和成功的快乐。

2.多动口

《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分诗,七分读”。诵读在古诗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古诗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学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悟其情,会其意,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多动脑

一首短小精悍的古诗留给我们许多的 “空白地带”,这就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学习古诗离不开想象,只有边读边想象,才能领悟文字的内涵,体会意境的高妙。比如,《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写了江南水乡人民采莲的情景。本诗共七行两句,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特别适合儿童阅读。我在教学第一句时,出示一湖莲叶的图画,引导学生看图并问道:“现在,我们就站在湖边,看到这么多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莲叶真多呀!”有的学生说:“莲叶真美呀!”我接着引导:“我们和这些采莲姑娘们一起坐上小船去采莲,你们来到池塘里,看到了什么呀?”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漂亮的荷叶。”有的学生说:“荷花下面还躲着小鱼儿呢!”我引导他们继续想象:“它们在干什么?”于是我设计了“如果你是小鱼,你会干什么?”的环节,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说话,感受小鱼儿的机灵可爱。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儿,争着用自己的语言、动作来表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孩子的思维。

三、善用鼓励

每一个学生都想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不要吝啬表扬,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要多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自信心,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一首古诗时,我示范读了这首古诗后,想请一位学生来读读,看看他是否读得流利有节奏。许多学生纷纷举手示意,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水平。突然,我发现一位平时学习不太好,很少举手发言的学生举手了。我马上请他读一读。虽然他读得不是很好,但我仍然对他竖起大拇指,夸他:“你真了不起,这是你第一次站起来读这首诗!”没想到,这一句简单不过的言语却使他对自己树立了信心。从那以后他对学习有了兴趣,开始喜欢学习了,举手发言的次数也日益增多了。

总之,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时,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要适时表扬,善用鼓励。我们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古诗,兴趣盎然地进入瑰丽的古诗天地,倍感学诗的愉悦和成就感。

【作者单位:沙县城关第三小学 福建】

猜你喜欢
古诗诗人孩子
晒娃还要看诗人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诗人猫
诗人与花